白糜小菜
繁体版

第7章 丰粱日中祷告授徒

    晚起的林康顺双眼红肿,慢悠悠的走出房门,未察觉茶几正在看书的中年男人。男人挪开书本露出冷峻的眼眸,正盯着林康顺走进卫生间洗漱。

    林康顺刷了牙,稍微醒了醒神,将头放到盛满冷水的盆里清洗。突然头被死死按到盆中,察觉不对林康顺奋力的将头往上抬,双手朝后脑摸去想挣脱那股怪力。

    奈何双手不着势,无法摆脱只得向四周挥舞。骤然想起,双手扶着盆沿,抬腿往后踹去。踹出两脚后,终于挣脱束缚将水盆打翻,大口喘着气……

    抹去脸上的水,只模糊的看到一个浑厚的后背,抄起毛巾擦去大部分水,边喘匀气息边追跑出来。

    “你是不是有病啊!你哥刚把我爷爷送进监狱,你是准备呛死我,让我全家都死绝是吧。”

    “我就知道,你们兄弟两个都不是啥好东西……”

    林康顺追跑出来,朝着坐在红木沙发上擦拭裤子的林丰粱一顿输出,边大声咆哮质问,边不自觉的流下眼泪。

    林丰粱拿起茶几下的本子和铅笔,在本上写起字来。原本应当出现的老人阿福也不见踪影,只见茶几前,一人在咆哮,另一人安静的写字。

    林丰粱写完将本子递给林康顺,林康顺终是想起眼前人是不会讲话,接着递过来的本子看。只见第一行便写着“是的,我有病”,很严谨、很令人无语的回答,满腔怒火噎住喉咙。

    “观你的挣扎行为,可见内心是没有要去死的觉悟,只是不愿意接受现在的生活!

    收起你那死人脸和廉价的眼泪,没有人需要看你脸色,去理解、去迁就你。

    你影响到我的心情了。

    这是我的地盘,如果你还板着那副死人脸,请你离开。”

    简洁直白的文字犹如冰冷的箭矢直扎人心,将林康顺满腔怒火搅得稀碎。

    自觉受到委屈的林康顺好想大声再质问一声:“为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要如此对待他?连自己的喜怒哀乐表情都不能表现出来。

    可惜纸上的文字,堵住了自己想问出口的话语。是啊!这是他的地盘,没人需要看他的脸色过活。而自己哀伤的表现影响到主人家,别人可以不客气的把他赶出去。

    林康顺呆愣原地,犹如初次见面时,思绪无法回转。丝毫未注意到厝主拿着书回楼上,回过神发现大橘正蹭着他的裤脚,开口向他讨要零食。

    林康顺擦去脸上那不知是刚才的洗脸水,亦或是泪水,抬脚将大橘无情踢开,回房换衣服……

    临近中午,厨房传来声响,林康顺跑过去寻求安慰。看见上午没看到人的老人阿福,凑过去帮忙顺便把早上的遭遇告诉老人,希望得到庇护。

    老人边干着家务活,边聆听着前来告状的年轻后生的述说。等到林康顺终于将他遭受的不公待遇倾述完,老人终于开口应答。

    “后生,你只不停说着他对你不公,有没有想过是你打扰到他了?

    从你进这小院来,每天耷拉着脸,满脸写着不高兴。我们知道你为什么不高兴,但一天两天还过得去,但你天天板着那脸色真的没人需要迁就你。

    他今年56岁了,一个人窝在阁楼几十年,是你闯进他的生活里。我也是暂住在这里十多年,之前还有两位兄长,后来去世了是他和他兄长给送的终。”

    说这话的时候,老人眼里闪着光,思虑着自己以后大抵也该是如此。

    林康顺脑中正思想风暴着,从小衣食无缺,向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管其他洪水滔天。后来家人横遭祸事,变得愈加自闭,性子更加刁钻,哪懂得什么推己及人的变通。

    老人拍了拍愣神的林康顺,道:“你应该庆幸他愿意管你了!以后收起你那性子,不要在人前摆出我很悲伤的神情。待人要谦逊有礼,言语方面加带敬语。”

    林康顺听到老人的教诲,小声嘟囔一声;“哦!知道啦!”

    刚说完就被敲了脑袋,老人摇头说:“刚刚怎么教你就忘了。跟人说话时你要看向对方以示尊重,回答长辈时要尊称长辈,再行应答时要如钟声浑厚有力,不要嘟囔和大声吼叫。”

    厨房里年轻后生的告状,最终以老人阿福点拨开解结束……

    中午时分,村道两旁摆满了祭品和冥材,妇人们点燃香烛朝四方跪拜。随后将香烛插满祭品,将剩下的香沿路插向村道外,如此敬香反复三次,才将插在祭品的香烛和贡献的冥材拉到村道旁焚烧。

    有些地方的习俗,拜完将祭品放置村内晒谷场,让一些家境不好的和行乞之人带走……

    村道烟雾缭绕,屋内也开始祭祀。

    大门屏风后的案台上,放了碗白米饭和酒茶各一杯。祭品三盘分别是水果盘、粿品盘、三牲盘。

    厝主林丰粱很正式的换上一身玄色长袍,将屏风上的帘子拉开,露出“留与后来人”的木牌,中间还挂了把戒尺。随后恭谨点燃三支大香,朝牌位三拜。

    老人将一捆韭菜递了过去,随后示意后面的林康顺将百合莲子枸杞羹和芹菜炒腊肉奉上。

    林康顺献上祭品后,手中的菜托被老人拿走,肩膀被林丰粱用力下压,让他行叩拜礼。

    林康顺懵懂的照做,随后便见林丰粱从怀中掏出一份表放在案台上,再恭敬叩拜。焚纸之时,林康顺又被安排拿着青翠的竹枝在旁守着……

    那时的林康顺还不知道,这些莫名其妙的行为是在向先人祷告授徒,正式被收为学生!

    吃完午饭,林丰粱递给林康顺一张便签,林康顺接住看着上面的文字:每日做完杂事,在巳时、未时和酉戌时来书房抄书。

    老人阿福连忙推了推不解其意的林康顺,跟他说明了林丰粱正式收你为学生,准备教授你学业。

    林康顺满脸不情愿,待老人提醒当他学生以后有困难可以求助他,才眼神不由亮了起来……

    下午三点,午休起来的林丰粱拿了一本《九成宫醴泉铭》,放置在另外准备好的书案上,示意林康顺抄写。

    林康顺看着准备好的罐装墨水和毛笔,以及带框粗糙的毛边纸,再看看林丰粱,仿佛在询问我需要用这些东西来写?

    林丰粱点点头,在便签上写:先看再动手,慢慢写不着急,今天先写好一页给我。

    林康顺挠了挠头,只得坐下拿起字帖假模假式看起来,看着字帖上拆解的笔法和注解,头皮发麻。

    看了一会儿发现根本没办法集中注意力看进去,偷瞄了几眼在茶几旁喝茶看书的中年胖子。

    看清了手中的书本并无书名,也观察了胖子先生的表情时而凝重,时而又变得哀伤。

    注意力并无半分在抄写字帖之上,忽然听到楼下传来音乐声,猛然将书遮住脸躲避先生的眼神。

    林丰粱起身来到书案前,敲了敲字帖,指了指未开封的墨水,示意其继续专心写,随后下楼而去。

    被抓包走神的林康顺,收了收心思,眼神又回转到字帖上,耳朵却出奇的聆听着楼下的动静……

    这歌声似乎是卓依婷的,灵动甜美的声线配合着悠扬的乡村小调。

    90年代不止有四大天王的流行歌曲,东南亚还流行着一些女童星演唱的歌谣,简单的歌曲和普华无实填词,俘获了一大批民众。

    金蝶豹公司旗下的三大童星:四千金、卓依婷和王雪晶,在90年代红遍东南亚,进入00年还有一些地方在过年的时候会播放她们的歌曲。

    楼下的歌声被关小声,二楼书房内独处的林康顺,心思也渐渐平静下来,开始认真研读字帖。

    一个多小时后来客离去,厝主林丰粱回到二楼茶桌,林丰粱将描摹好第一页递给脸色不佳的先生。林丰粱拿起铅笔圈出错误的地方,并予以解释矫正,最后写上评语——重写。

    林康顺不知道他枯燥乏味的生活将被此二字所笼罩。练字如磨性,犹以楷书极为难写,要达到字正锋利、笔意托显需下苦工,毫无捷径可走。

    房间的大本钟在林康顺进入书房的时候,就被重新拧上发条,每隔半小时都会报时,宁静的小院又多了些许活力。

    第一天六个小时,林康顺对着字帖第一页的21个字,描摹了17次,那21字犹如刀刻斧凿般在脑海留住。

    林丰粱手捧书籍斜眼看着,在年轻后生每每坚持不下时,出手打断。或叫去帮老人干活,或是叫去喝茶解渴,终使其熬过第一天的时光。

    在去帮忙老人干活的空闲,又开始控诉对于那中年胖子的暴行。老人只淡淡的回了一句:“在书案前抄书写字这件事,他一个人窝在房里做了42年。”

    林康顺被震惊到了,42年,也就是他从14岁就一直在抄写。怎么会有人在少年跳脱的青春期,甘于蜗居在房间里读书抄写42年?

    在听到老人的话语之后,林康顺第一次对林丰粱产生些许兴趣,开始好奇的打量起这位教授自己的先生。

    晚课的时候,林康顺心思流转老是观察着上位的林丰粱,致使写的字帖歪七扭八,被笔敲了两下脑袋。

    在其近距离的窥视下,林康顺发现这位先生枯燥无趣的日常,就是看书、写字以及按时吃饭睡觉四件事。

    晚上惊奇的看到,这位大肚便便的中年男人又在他面前秀了一把,其书法造诣有多高。

    但见林丰粱在书案前,左手扶住砚台,右手拿着带有墨香的墨条研磨出墨汁。待磨出适当的墨汁,左手拿起笔架的一只狼毫,放到洗笔缸开锋。

    刚开始是林康顺觉察到什么,待林丰粱提笔蘸墨在宣纸上写字时,才猛然惊觉——他使用的是左手持笔。

    林康顺起身朝林丰粱的书案走去,林丰粱也不搭理,聚精会神的写字。

    但见宣纸上开头书写“祭侄文稿”,字体是楷书,但又不与先生给的那书帖相同,但给其感觉很有劲。

    《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却是楷书大家颜真卿在悲愤交加下写成,用以祭奠被叛军所杀的亲人。

    楷书中有“颜筋柳骨”之谈,颜真卿的楷书筋肉丰满,而柳公权的楷书刚劲有力,而林康顺写的就是柳体。

    柳公权学颜真卿的笔法后,在以架构中又取隶书的架构,形成独特的柳体,其技法比颜体较为难学。正常人用左手写毛笔字已经很难,更何况林丰粱用左手写柳体。

    这位先生每天在书房看书、写字,从未将书带出书房。在每一次看书前都会清洗干净手掌,就是翻书时也是小心翼翼地从书角处掀起。

    不过时常翻阅的,却是一本封面没有书名的书,时而看得出神还会眼含热泪。

    林康顺严重怀疑那书是他自己装订的日记本,亦或是从哪淘换回来的不知名话本,时常拿出来翻翻……

    人的好奇的天性往往推动了人类的前进……

    林康顺很好奇拿着的那卷无名的书卷,里面究竟写了些什么,能惹得那先生日日拿起来观看。过了两日,林丰粱感冒卧床,终于有了窥视那书卷的时机。

    林康顺想从中找寻能拿捏林丰粱的方法,以谋求解救自家爷爷。很幼稚天真的想法,办案机关既然出了逮捕令,自然是掌握了犯罪事实和定罪的证据,哪能由个人意志而发生改变。

    翻开扉页,便见上面写着:

    当人类现代文明的双生子

    高举着自由与公平的旗帜

    相互攀比争魁产生碰撞时

    两杆大旗外的人夹缝求生

    寻求独立自主的自救方法

    看着莫名其妙的文案,林康顺随手便翻过了扉页。殊不知那轻飘飘的一页,是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