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下的尘星
繁体版

第12章 《无脑人传说》南极乌云(上篇)①

    当斯科特看到那顶黑色的帐篷时他就知道已经阿蒙森比他更早抵达了南极点,他的队员们站在原地,什么话也没说,似乎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斯科特不相信,他双手挖了一大把雪恨不得搓成一个铁球,雪球砸向前方一米处的帐篷,帐篷凹陷了一部分,他确信了,这不是海市蜃楼。

    冰雪覆盖下的冻土留下了斯科特等人沉重的脚印,他在南极点的中心插上了那面代表祖国的米字旗,他们绝没有失败,斯科特始终确信这一点。

    远距离的人力拖行早已耗尽了队员们的气力,到了休息时间帐篷才搭建了一半,没有办法,尽管心里有万般不愿,斯科特和他的队员还是住在了阿蒙森遗留的帐篷里。

    暖炉的热气缓解了队员们脸上的青色,但他们都只是坐在那里不发一言,压抑的气氛已经在护目镜上结了一层霜,没有人脱下装备,队员们都认为自己的大发现旅程还能继续。

    斯科特帮所有队员整理好了睡袋,可队员们仍然围在暖炉旁。

    “是我规划的错误,我不该选择用马匹来拉行李。”斯科特说。

    从改用人力拖行行李时他们就清楚要在预定时间内抵达已经不可能了,当马匹的脚掌被冻烂时他们曾考虑过直接返航,但如此做,数年的努力就白费了,那只剩下一个选择:轮流拖行行李。背日前进的道路上斯科特不止一次痛骂自己的愚蠢,“没有人会在满是冰凌和细雪的路面上选择驰骋。”人力拖行是缓慢的,错误的,食物的消耗也超出了预估,但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他们依然到达了目的地。

    “够了!你别想一人承担,这也是我们的错,谁也没想到南极的气候这么恶劣。”一位队员回应道。

    “至少我们走到这儿了。”另一位队员也安慰道。

    “还可以采集南极点附近的冰层样本,也总算不是白来。”

    “先行者们也留下了这么多补给,归途已不是问题。”

    队员们互相打气,斯科特也被说服放平了心态,世界上还有很多无人踏足的地方在等着自己,大发现的旅程对于他们来说还远没有结束。

    休息了一天后,斯科特是最早醒的人,他生怕吵醒队员,花了半个小时才穿戴好装备。太阳仍然挂在空中,整个南极大陆都洒满了辉光,这次极昼还剩下一个多月,足够他们进行一次科学考察。

    他不停地看着手表,走了一个半小时却只行进了六百米,脚下的积雪很厚,每走一步都更加费力。他爬到一个地势稍高的地方眺望着,前方仍是白茫茫的一片,雪地反射而来的灼目白光让他不得不一直背日而行,只有湛蓝的天空能稍微舒缓视觉疲劳。斯科特两只手蜷缩成筒状,放在望远镜的末端遮挡阳光,他转过头,看到不远处黑色的营地才放下心来,随即往脚下插上了一幅艳丽的旗帜作为取样标记,可没想到两米长的旗杆只没入了一尺便触碰到下方的永冻土,可来的路上需要抬着腿走,有点奇怪,但他也没在意,碰到岩石很正常。因为这个位置的积雪太浅,旗帜会被大风刮倒,他得继续向外围走,找一个更好的采样点。

    这一路的积雪都很薄,他只花了半小时就走到了两公里外另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回头一看才发现两个所谓的高地势却几乎在同一平面,基本没有高低差,积雪层也只有三十厘米左右,没有办法他不能距离营地太远,只得爬上不远处那座山坡顶部。

    坡角逐渐趋向水平,斯科特已经可以半蹲着行进,他发现这个冻土堆的雪层大都在一英尺左右,等他站立在最高处时却发现了更怪的事,因为南极点周围十公里范围他都能看清楚,四周多是凹凸不平形状各异的丘陵,而他脚下的丘陵却呈现出完美的梭形,并且之前走过的两处地势平行的凸点正好是梭形的腰部两边。

    居然是一个规整的梭形几何体!

    正下方的冻土层极有研究价值,他很快想到这一点并立即返回营地通知队员们拿上采样器。

    “你说那里的雪层只有一英尺薄?”队员问,当他听到斯科特的说法时很诧异,因为在几个月前南极洲曾下过一场大范围的暴风雪,积雪厚度在两米左右,耽误了他们不少时间。

    “我还去了另外两个丘陵勘探,积雪厚度都不到半米,这意味着梭形丘陵下方更接近地热源,冰盖也更薄,这个地方对以后的南极考察队来说意义非凡。”斯科特激动地说道。

    几人稍作休息,补充食物后赶到了梭形丘陵。

    简易的钻探机缓慢地运行着,钻头与冰的碰撞只持续了两分钟就被一声清脆的叮铛响打断了,斯科特取出钝化的钻头左右看了看。

    “不能用了,这多少万年的冻土还真结实,我们用镐子试试。”队员把携带的镐子分给了其他人。

    钻机刚刚钻的洞很浅,斯科特拿镐子用力挥了几下便砸穿了这一层冻土,又是一声叮铛响,他的手掌被震的生疼,连镐子都拿不稳了。

    斯科特双手捂在腹部表情痛苦地说:

    “我砸到了一块无比坚硬的铁疙瘩。”

    几人联手把手臂粗细的探洞凿开,轻轻用手拨开冻土的碎渣,墨水晶般剔透的矿石表层呈现在众人眼前,这在茫茫一片的白色世界中尤其惹人注目,他们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难以置信。

    斯科特仔细抚摸着之前钻头钻过的地方,平如镜面,没有一点凹痕。

    “再凿。”

    脸盆大小的探洞已经扩展到窗户那么大了,眼前还是那一片墨色。

    “再凿!”

    几人轮番砸了一个下午,探洞的洞口已经是篮球场的大小,但墨水晶的全貌仍没有完全展示出来。

    “停下吧。”斯科特说,他指了指脚下的梭形丘陵,被他们砸开的表面还远不到十分之一,挖到这里队员们都明白怎么回事了,整座丘陵就是一整块的墨水晶!

    斯科特弯下腰,摘下手套轻抚着脚下的墨水晶。

    “你疯了!”一名队员见状想去阻止,可是根本来不及。

    “嗯,比美人的肌肤还要光滑数千倍,性格也像女神那般冷淡,对我完全没有丝毫热情。”斯科特陶醉于墨水晶无可比拟的手感中,只十几秒的时间手掌就已被极寒严重冻伤。

    队员急忙给他戴上了手套,又呵斥了他十几句。

    “我们没有专业设备无法测定它是什么。”斯科特并没有感到手掌有多疼。

    “它像女神那般冷淡是什么意思?”

    斯科特瞧了他一眼,好像在嘲笑他似的。

    “听说来之前你仍然不敢追求她,有了这个重大发现,回去的时候你就能体会到了,哈哈。”

    “下面不是地热源。”这名队员恍然大悟。

    “绝对不是,手套刚摘下的几秒内手指的感官非常灵敏,这块墨水晶的温度和环境相同,我没有感受到一点暖意。”斯科特说。

    “冻土和积雪不是地热融化的,那是先行者们弄的?”

    “应该不可能,他们没那么多时间,当然,这也说明我们才是第一个发现这块水晶的人。”

    “它是南极特有的矿石?”

    “不知道,在这里瞎猜没有任何意义,得让祖国的考察队立刻赶来这里,决不能再让这一步落后于其他国家,通知其他队员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上午采集完标本后就回家。”

    极昼是见不到月亮的,斯科特却做了一个美梦。他们团队的南极点大发现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时代,当他想窥探梦中的人们究竟在欢呼什么时,画面却是一片朦胧,所有颜色都浑浊在一起,无数人形的剪影朝着一个方向眺望,他很努力地试图擦拭这片迷雾,最后只看到上空飘荡着一个巨大无比的建筑。

    太阳停留在南极足有三个多月了,插在南极点的两面旗帜仍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斯科特等人朝米字旗敬礼之后便踏上了归程。

    即便远在数公里之外,斯科特等人还能看清梭形丘陵最上方的那一片墨色,它是点在白纸上的黑点,是这一方世界最醒目的东西,红白蓝相间的米字旗也是,它们都被烙印在这些先行者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