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被梁山好汉绑票
繁体版

第71章 義字号上

    时云飞跟着宋江,来到合蔡镇的五丈河码头。

    只见不远处停着两艘漂亮的双层帆船,船上都高高挂着一面黑色的旗帜,上书一个红色的“義”字楷书。

    義,就是义的繁体字。

    这是梁山自己的船,由孟康监造。

    如今梁山上除了蜂窝煤也没别的产品往外卖,运力有些过剩,所以宋江打通了济州市舶司的关系,在五丈河上经营起了船运生意,称为“義”字号,既拉人也拉货,由阮小七负责。

    进入船舱,宋江掀开一个舱板:“小相公请看,这是你要的二十坛‘仙酿’。”

    只见船舱夹层里齐齐码放着两排酒坛子,胶泥油纸封口,红纸上写着个仙字,贴在坛肚子上。

    因为是私酒,所以藏在船腹的夹层里面。

    这二十坛酒,便是朱富用天锅法酿制的第一批“仙酿”,一共酿了三百坛,已经在地窖储藏了数月之久。

    “公明哥哥,时兄弟,要不咱开一坛,尝尝啥味儿?”一旁的鲁智深已经馋的快流出口水来了。

    宋江摆了摆手道:“不行不行,朱富兄弟特意嘱托我,还得再放至少一个月才行,千万别提前打开,那叫做暴殄天物。等下个月酒酿成了,鲁兄弟你想怎么喝就怎么喝,再没人管你了。”

    好酒都需要长时间陈放才够味,鲁智深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怎奈腹中馋虫实在勾人魂魄,心痒难耐啊。

    “明白,明白。”

    鲁智深嘴里念叨着,眼神就没有离开过那个酒坛子。

    其实,要不是这次想在东京给这酒打打名气,拓展一下销路,时云飞也不至于这么急就把它搬出来。

    “这里是那龙骨片。”

    宋江又指着角落里的一破麻袋道。

    宋江不清楚时云飞非要带这些龙骨片去东京干什么,毕竟是生辰纲里的东西,面世是有很大风险的。

    于是嘱托道:“小相公千万要小心啊,别忘了这龙骨片是怎么来的。”

    “放心吧,我知道分寸。”时云飞笑道。

    看时云飞笑得如此轻浮,宋江不由得白了他一眼,心里骂道:“就属你胆大包天,知道个屁的分寸。”

    时云飞这次是真有分寸。

    这个世界上,任何人拿了这龙骨片去东京,被蔡京的人逮着了,都会遭殃。

    唯独他时云飞不会。

    因为梁世杰知道,时云飞的爷爷时彦是这甲骨文发现者。时彦的孙子拿出写甲骨文的龙骨片来,再正常不过,绝不会被怀疑和生辰纲有什么关系。

    所以,时云飞才有恃无恐。

    见自己要的两样东西都已经备齐,时云飞终于可以放心出发了。

    又叮嘱宋江道:“我不在的时候,每月的头领大会,便由宋押司主持。”

    “明白。”宋江道。

    时云飞又看向一众梁山头领,拱手道:“兄弟们,我这一走,至少得到明年三月份才能回来,兄弟们如果还有什么事要跟我说的,不妨现在就讲。”

    鲁智深哈哈大笑道:“兄弟且放心去吧,梁山有我等照料,绝对一天比一天兴旺,等你回来,肯定又是一番天地了!”

    杨志笑道:“祝贤弟此次金榜题名,考个状元郎回来,兄弟们也跟着沾光!”

    其他头领跟着杨志,也都说了些祝福的话。

    唯有晁盖好像有些心事,站出来道:“时兄弟,我有一事,必须在你走之前说清楚。”

    时云飞道:“晁兄不要急,有什么事但讲无妨。”

    晁盖自从负责管理农渔厂,一直干的都很不错,赶在入冬之前,便在梁山上陆续开垦出二十余顷的土地来。

    再辅以阮小二负责养鱼和种莲,二人水陆并济,预计来年秋收之后,梁山七百人的口粮问题就可以自给自足,不再需要时云飞自掏腰包买粮吃了。

    所以晁盖现在说起话来,比刚上山的时候底气要足不少,颇有原著之中晁天王的风范。

    只听晁盖道:“我从岭南弄来一些罂粟种子,想明年开春之后在山上种植,但裴孔目却不许。”

    一听罂粟,时云飞来了兴趣。

    罂粟就是鸦片的原材料,清末的时候把中国人害得老惨了。

    没想到在宋朝,就有人种这玩意儿了。

    时云飞正要仔细问一问,却见杨志走上前两步,黑着脸道:“山上粮食还不够吃,之前头领大会已经说好,田里暂时只种粮食,不种其他东西。”

    晁盖道:“罂粟之花乳,可治痢疾,我梁山现在有七百人之众,时常便会有人患上痢疾,我想上山又没有医生,便可用此物来治疗……”

    “听我说。”

    时云飞制止了二人的争论,说道:

    “这罂粟是个好东西,比粮食可值钱多了,用来治痢疾,着实也是有点浪费。

    “我打算用它另有大用,所以不仅要种,而且要多种。晁兄弟,你现在有多少罂粟花种?”

    “不多,只三十多斤,是个商贩从岭南运回来,跑到我庄上售卖,我看价格不贵,就买了下来。”

    “我梁山的水土,种这东西合适吗?”

    “没啥不合适的,关键需要人悉心照料。具体照料之法,那商贩已经都传授给我了。”

    “那就种,都种上,不要怕麻烦。粮食不够,我可以到外面想办法买,但这罂粟可属实不容易得到。晁兄弟,这个如果能种好了,我会在头领大会提议,升你的交椅座次。”

    “好!”

    晁盖一听种罂粟还能升职,大喜过望,恨不得马上就拎着锄头上山去。

    时云飞又询问了孟康造出海大船的进度,这是他最关心的事。

    孟康答,一切都在计划之内,只要资金能够到位,预计明年夏天第一艘大船可以下水。

    资金,是孟康提到的唯一关键词。

    造这大船,简直是花钱如流水,远比梁山任何一项业务都昂贵。

    按照宋朝的生产力水平,大约只有朝廷才有这个财力,梁山搞这个还真有点勉强。

    但此事涉及到梁山未来发展的大战略,所以就算砸锅卖铁也要硬上,绝不能有丝毫妥协。

    十万贯生辰纲,看着是很大一笔钱,但是一旦要做这些大工程大项目,根本就就不经花。

    “愁啊。”

    时云飞心想:“梁中书,求求你行行好,明年再送一趟生辰纲吧。”

    开船的时间到了。

    除了随行的吴用和掌船的阮小七之外,宋江等一众梁山头领下了船,在岸上向时云飞挥手告别。

    船只沿着五丈河一路西下,前往东京城。

    时云飞嫌弃吴用废话太多,怕一冲动出手打人,便把他打发到阮小七的房间去住了。

    自己一个人,可以在船舱里面安安静静看会儿书。

    看得累了,就躺下睡会儿。

    突然,时云飞睁开了眼睛。

    前一秒他还在微微打着鼾,第二秒却已经瞪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

    “出来吧,我知道你来了。”时云飞微微一笑道。

    一道倩丽的身影从角落里现身,拍着手笑道:“我这徒弟本事大了,师父想藏都藏不住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