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24岁的散文集
繁体版

钝感力

    其实入了社会之后,我也确实拥有了钝感力,就是网络上盛传着每个人都需要拥有的那个钝感力,以前我也曾在心理学的书记上见过相同的描述,叫做:脱敏。

    对让你感到羞愧的事情脱敏,对别人的看法和说法还有眼光脱敏,不要那么敏感。

    从前我总是为许多事情感到羞愧又懊恼,源于自卑,对家境、外貌、性格、认知上的自卑。

    就拿生活中的很多例子来说,比如我带饭我会下意识觉得别人会看轻我,因为我贫穷,不能点外卖或者是去店里吃,所以要自己做饭吃,顿顿都是青菜都是土豆,看不见肉的影子,闻不到肉的香气,同事们会把自己外卖里的东西分给我,是因为觉得我可怜,可怜到饭菜看起来毫无食欲,他们同情我,他们是很好的人,可是我不是。

    会因为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情耿耿于怀,那时确实是手头不富裕,但那个年纪的人,大多都是如此,不仅是我而已。带饭是因为节约,节约是美德,并且并不丢脸。

    别人给我是因为我本身,不是因为我贫穷和可怜,只是单纯希望我可以多吃点菜色,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很好的人,才愿意帮助我,才愿意把饭菜分给我,还因为我也是很好的人,是值得被他们帮助的人。

    那时,我会因为很多事情闷闷不乐,对我的很多做法表示轻视,我看不起我自己,但是我别无他法。

    比如我带饭、骑自行车上下班、不去景点玩、不去吃大餐、买网上的便宜面包当早餐、我的毛巾吧、我的拖鞋、我的小皮鞋,都是便宜货。会让我觉得抬不起头了。

    还有一次是我离职了,和我坐一起的两个男孩子也是实习生,其中一个说请我吃饭吧。然后我们在四川成都吃的是重庆火锅,对于很少吃吃喝喝的我来说,点的那些东西我都没吃过,我一脸茫然,也不知道怎么做,其中一个平时高情商的男孩子也忍不住问我:难道你的对象都没带你吃过这些东西吗?我回答,是的。我不爱吃,所以我们很少吃。那一刻我是觉得有点难堪的。

    但如果是现在,有些场合我会拒绝,不是一个圈子我不会一起玩。

    如果再遇到谁问我:这个你都没吃过吗?我就会回答,小时候家里穷,哪知道还有这玩意,俺家现在才脱贫,日子还是紧巴巴的过呢。

    带饭时,有时他们问我:你天天带饭呀?我回答,我可是自律打工人,我爱工作,我爱干饭,我自律。

    有人问我,你这个才是不是绿油油的过了头,我回答,补充维生素呀老铁,现在在减肥呢。

    现在我不为贫穷羞愧,却为自己的无知和懒惰羞愧了,在分享会上的时候,会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粮不充足,会担心会被人提出,但其实分享会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要分享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并且在别人分享的时候我们学到东西,是一个进步和互相学习、互相指正的过程,这样它才有意义。

    很多事情不应该怕出丑,不应该怕被拆穿,这件事情本身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存在的,想明白了就不怕了。

    比如在自我介绍时,目的是为了大家相互认识,交换姓名、学校、爱好的一个方式而已。只需要表述清晰,表达自己想说的东西就好了。

    在客户催我的时候,第一时间也不是慌慌张张、畏手畏脚、担心出错了,而是时间不该影响我,解决问题才是最该考虑的,她说哪天,我觉得完不成,那就说明原因,如果她不接受,那我们只能尽力,还有组长和主管会去沟通,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一个团队。保证质量之后如果还是出了纰漏,那再继续解决就好了。

    在去医院看病,就是要问出自己的所有疑惑,不要害怕问的问题很蠢,就是因为我们不懂才需要去看医生的,我们作为病人,也作为消费者,请大胆的去,请抬头挺胸。

    和男朋友沟通时,也不是因为什么话或者是什么事情就猜想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了,而是就事论事,拿着你在意的事情直接问他,为什么你要怎么做,别猜,男女差异,脑回路也是不同的。

    和组长和同事沟通,被质疑的时候,不该立刻责怪自己,而是说出心里的疑惑,如果是个人能力不足,那就学习并记住,如果是他人情绪或者是个人偏见,那就别在意,只不过是他试图伤害你的方式,又或者是他无意伤害你,只是愤怒。

    工作只是工作,我用我的时间和技能换取报酬罢了,就算是天大的问题,实在是留不下去,换一份工作试试。

    人生,没必要拿着自己的过错和怯懦和自己死磕。凡事尽力,问心无愧就好了。要相信自己,都会好起来的,要相信自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的。

    还有那些和我一样的悲观主义者,请永远不要否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