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繁体版

第774章 协商洽谈(第一更,求订阅)

    在九州航空公司从福冈飞往长安的班机上,靠窗口坐着的男人,看起来沉默寡言,一副不易接近的样子。

    在很多时候这副模样肯定会吸引别人的注意。

    在他旁边坐着的郑汉杰几次想同他攀谈,因为看到对方兴趣不大,便独自读起《健将》杂志来,这是一本体育杂志,封面上的人物不是别人,正在奥运会上独得两块金牌的奥运冠军杨武。

    别说是在南洋,就是在九州也知道他的大名,毕竟这位可是大名鼎鼎的双冠王。

    奥运会金牌人家一下子得到了两块!这样的人物又怎么可能不为人们所熟知呢?

    在郑汉杰津津有味的看着杂志时,他的邻座注视着窗外:班机正在向南飞着,离开了秋风瑟瑟的九州岛,飞越大海向着位于赤道的南洋前进。

    这架飞机上的乘客身份各异,他们之中有商人,有官员,甚至还有游客——过去的几年之中已经有不少南阳人开始到国外旅游了。

    到了冬天的时候,他们甚至会到九州来看雪。其实,北海道的雪更大,更好看,在那里甚至还可以滑雪。不过那里是北日本,在俄国人的控制下,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多少人感到那边去了。

    而九州嘛。

    说起来是外国,可是和南洋没有什么区别,毕竟,这里同样也说着华语,至于说日语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窗口的这位旅客无疑是唐人,虽然他的身高看起来并不怎么高,但是华语说的流利娴熟,甚至还带着些许苏南口音,所以郑汉杰丝毫也不怀疑坐在自己旁边的是一位同胞。

    几个小时之后,飞机飞抵了长安。在这架从福冈飞来的班机上,并不仅仅只有他们,还有几名来自东京的美国官员,他们过来是为了总统的访问做前站准备的。

    为了能够顺利的扩建工厂,常田四郎和不少日本商人一样,把目光投向了南洋,从南洋进口机器,其实,在九州也有一些生产纺织机械的工厂,不过他们自己都需要从南洋进口机械设备,自然不可能卖机械设备给他们了。

    其实前期的准备,大抵上就是通过沟通,商定对方的随行人员,以及接待工作,什么酒店的安排啦,什么安保措施啦。如此种种。

    在战争期间,尽管常田四郎也被征召入伍,但是凭借着父亲的关系,他并

    没有去前线,而是在沪海负责后勤,实际上,就是在自家的工厂里,在日本战败后,工厂作为敌产被没收时,靠着一嘴流利的华语,他在沪海等地躲了半年,然后乘船逃回了日本。

    尽管战前日本可以生产各种纺织机械,但是现在……日本基本上失去了生产机械设备的能力,不仅仅是因为大部分的设备被拆迁,还有一个原因是战争结束后,数以万计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被迫到南洋谋生,现在即便是日本重建了一些工厂,但是受限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水平,大多数机械设备都需要进口,纺织机械同样也是如此。

    在这几名美国的官员通过海关后,他们很快就坐上了美国驻长安大使馆的汽车离开了,而与时同时,外交部门也得知了他们的到来,次日上午,他们就在一起举行会议,商谈准备工作。

    常田四郎在心里这么盘算着的时候,飞机已经正在大海上飞行着,很快就飞到了菲律宾的上空。

    此后的几年,凭着多年经商的经验,他很快就重新办起了纱厂,在过去的两年间,得益于半岛战争带来的景气,他的工厂赢利越来越多,这次他来南洋,就是为了采购设备。

    “无论如何,都要把机器买到手,必须要抓住最后一波战争景气。”

    不过他的估计真是大错而特错了。他旁边的那个人,四十年前出生在沪海,名叫常田四郎,是一个日本商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是一家日本商社的职员,在他十岁那年,他的父亲投资了一家纱厂,后来纱厂越做越大。

    很快,双方商讨的结果,就由李国仁上报给了李毅安。

    “告诉他们,在杜鲁门总统的专机进入南洋领空后,南洋会派遣飞机伴随护航。”

    尽管嘴上说着不需要特别的准备,但是为了迎接杜鲁门的到来,李毅安那也是操碎了心,甚至还亲自检查国宴的菜谱。至于安全问题,当然也要特别关照了。

    这种派遣专机护航就是逼格的体现,在另一个世界,这种待遇绝对是大国待遇,通常情况下,五大流氓里也就只有上三常用才能享受得到。

    “阁下,还有,就是根据对方的提醒,这一次杜鲁门总统访问,可能会与您直接讨论日本问题。”

    “日本问题!”

    闻言李毅安的眉头就皱成了一团。

    在对日本媾和的问题上,南洋的态度是明确的,

    尽管南洋拉着东南亚各国一同以先赔偿作为前提,拒绝与日本签署和约,而且和印度、缅甸一同直接拒绝参会,但是美国仍然和日本单独媾和。

    现在杜鲁门想要和南洋谈什么?

    重新武装日本?

    这很有可能,毕竟,现在苏俄已经在北方重新武装了北日,南日的军队重建也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这也是无法阻挡的,毕竟,钱在美国人手里,枪也在美国人的手里,美国在日本还有驻军,只要他愿意,自然可以重新武装日本。

    在美国需要南日本阻挡北日本的前提下,没有谁能阻止美国武装日本的决定,哪怕就是老朋友,也绝对是美国利益至上。

    而且在李毅安看来,想要彻底的干废日本,并不在武装不武装的问题上。

    核心还是经济。

    就像另一个世界的东德一样,哪怕是在苏俄的操办下,东德建立起了华约第二强的军队,可然并卵,经济不行,最后浩浩荡荡的东德大军不还是和国家一起灰飞烟灭了。

    所以,必须要阻止日本的经济崛起,这样一来,即便是美国武装日本,那么留给美国的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在武装日本的问题上,就会引起美国国内反对,毕竟,花钱武装外国,在国内肯定会有反对派的。

    “日本的问题啊!”

    李毅安的眉头一扬,直接了当的说道。

    “告诉他们,首先,日本不赔款,南洋是绝对不会签署和约的,另外,和约不缔结,战俘也绝对不会释放的,而且我们正在对战俘进行甄别,并且会在未来时机合适时,对其罪行进行审判”

    所谓的恰当的时机。实际上李易安对那个时机,李毅安有着自己的认定,尽管在一开始的时候他想要在《旧金山合约》签订的时候进行审判,但是最终,理智还是告诉他,做出了另一个选择。

    在什么时候审判那些人呢?

    当然是在能够真正追究他们的犯罪罪行的时候,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战犯在西伯利亚。他们之中有很多人欠着唐山人的血债。

    如果现在对那些人进行审判的话,会有相当一部分人逃出法外。所以现在要等一等,等到俄国人把那些罪犯释放出来之后,再来个一网打尽!

    至于眼下嘛,装糊度就行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日本最好不要列入此次的议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