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繁体版

第775章 贫穷的秘方(第二更,求订阅)

    有些话题为了双方的友谊,还是不谈为好。

    其实,现在的日本已经很难像另一个时空崛起了,最后一个冬天的饥荒与九州的“玉碎”,让日本损失了差不多2000万人口,而战后的南北日本的分治,又让1300万多人口被划入北方,再加上过去几年的人口外流——300多万研修生下南洋。按官方统计,现在日本的人口仅仅只有3470余万人,这其中还包括九州特区的420万妇孺。

    当前日本人口顶破天了也就只有三千万,凭借着这些人口是难以像另一个世界那样崛起的。

    毕竟,在另一个世界,日本可是有着七千多万人口,充足的劳动力才得日本崛起的根本,但是现在呢?只剩下一半的人口,再加上工业基础被拆除了7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崛起……肯定是非常困难的。

    也正因为如此,日本才希望把南洋关押的俘虏要回去——那可是200万劳动力,不对,现在只有剩下150万了。

    150万劳动力,会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什么样的人促进作用?

    现在日本的劳动人口也不过只有一千多万,这等于平添了百分之十几的劳动力。所以,眼下肯定不能让他们回去去建设日本。

    毕竟,南洋也需要这些劳动力。所以无论是出于南洋的自身的建设需要,还是阻止日本的崛起,归还战俘都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问题当然是能不谈就不谈。

    在亚洲,美国肯定是需要一个盟友的。

    从冷战的角度来看,美国肯定更倾向于选择日本,毕竟,美国在日本有驻军,美国等于南日本的太上皇,日本也更容易控制,而且那里还是冷战对抗的最前沿。

    在这种情况下,华盛顿的政客们,肯定更倾向于以日本作为盟友,就像美国在欧洲铁杆是英国,盟友是德国一样。因为德国更好控制,而且作为冷战的最前沿,德国对美国也有安全需求,在这一前提下,德国自然也就成美国的优先选择。

    但总得来说,美国需要的盟友是具备自我造血功能,能够撑得起场面的盟友,而不是一群只会拖后腿的小卡拉。

    站在办公室的窗边,凝视着窗外的草坪,李毅安自语道。

    “所以,对于南洋来说,目前的最优选,就是打断日本的经济腾飞的脚步,至少拖延八零年代后……这样一来,南洋就是美国在亚洲的唯一选择了。”

    不仅不需要输血,甚至还能造血的盟友,才是最好的盟友啊!

    事实上,美国在二战后对外援助的核心,扶持帮助西欧、日本等国家,先让它们恢复生产能力,继而强化其国防实力,最后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同盟。这样一来,就可

    以进一步壮大美国的实力,帮助美国赢得与苏俄之间的对抗。而美国扶持帮助的对象并不局限于西欧和日本,只不过有很多国家是属于烂泥扶不上墙的。

    这个盟友,美国会选择谁呢?

    当然了,像墨西哥、智利、秘鲁以及巴西等南美国家,也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阻止日本崛起,就变得非常有必要。

    这两件事本质上是一件事——南洋不完全在美国的控制之下。

    相比之下,南洋呢?

    只要美国二选一,美国是必然会选择日本的,但凭什么让美国二选一?

    只要日本不是美国的备胎,那么美国自然也就没有选择的机会了。

    独立性更强一点——南洋不仅没有美国驻军,而且还在扩大自己的地区影响力。

    就像韩国一样,半岛战争结束之后,尽管那里是对抗的最前沿,但是因为经济不行,一直被视为“累赘”,直到八零年代伴随着韩国的经济上的全面腾飞,才被美国所重视,在此之前,日本才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盟友,因为日本的经济不需要美国输血。

    “能不能不让美国二选一呢?”

    这种唯一选择是可以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就像现在,排除韩国因为战争原因获得的军事援助之外,南洋绝对是美国在亚洲的第一大受援国。

    一时白嫖一时爽,一直白嫖一直爽。

    但凡是可以白嫖的话,肯定要抓住机会,好好的白嫖了。

    至于将来,将来再说吧,南洋的未来还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这个不确定来源多样,一方面是南洋的经济崛起与国家实力的上升,会导致美国的警惕,另一方面来说,从地缘政治上来说,未来南洋的地缘政治很微妙,既要防着苏俄也要防着美国,还有大国。

    总之,将来的风云变幻,那是将来,就眼下来说,抱紧美国的大腿,在美国的市场上挣钱,白嫖美国的援助,充分发展南洋的经济,慢慢的积攒实力,才是的最好的选择。

    “看来,这一次杜鲁门过来,要和他好好的谈谈了,可以不谈日本问题,但是一定要好好谈谈怎么把日本阻拦在国际大市场之外的问题。”其实,在阻止日本崛起的步骤上,李毅安早就有一个成型的想法,而且一直在默默的实践着。

    南洋在马来亚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让美国人感受一下便宜货的冲击,虽然马来亚只有几百万人口,远无法与另一个世界的日本相比,但冲击一个行业——比如服装行业,还是可以做到的。

    只需要借助马来亚给美国一定的冲击,然后诱使美国拒绝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或者说按照李毅安的构想,修改一下加入关贸总协定的章程,那么,拒绝日本上车,还是非常简

    单的。

    对于已经加入关贸总协定的国家,现在既然已经上车了,那么剩下的当然是把车门焊死了。

    只要日本上不了关贸总协定那辆车,那么他们想要崛起……哼哼!

    “日本啊,总归还是要拦一拦的?”

    点了一根烟,吐了一口烟圈,李毅安轻声说道,

    “要是能够让日本一直贫困化,甚至保持下去,那就再好不过了。”

    可是这么干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才能让日本一直穷下去。

    毕竟,日本人可是一直非常努力的,在唐山成为了卷王之前,日本那也是名声在外的卷王啊,也就是到后来,唐山人成了“卷中卷”,卷死了别人,又死命卷自己的时候,才让日本“卷王”桂冠名落种花家啊。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日本保持贫困化,肯定是非常困难的。

    “一直贫困化,贫困化……”

    在烟雾缭绕中的李毅安,想着这个“贫困化”的时候,眉头越皱越紧。

    如何让“卷王”贫困化呢?

    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甚至有点痴人说梦。

    但实际上,也不怎么复杂,毕竟,在另一个世界上,就有一个例子可以借鉴——比如墨西哥。

    不得不说,虽然在生产领域,唐山是卷中卷的,但是在吃苦耐劳上,老墨也不差啊,事实上,在非法移民中最卷的就是老墨,老墨的勤劳在北美也是有名的。甚至就连同美国在墨西哥投资的工厂里,那些墨西哥工人也是任劳任怨的。

    而且早在五六十年代,墨西哥也和日本、德国一样,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甚至因为地理上的优势,导致当时美国企业家的首选是墨西哥,而不是日本或者德国。按道理来说,墨西哥应该说早就发展起来了才对啊!

    事实上,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承接了大量美国产业转移的墨西哥,经济也是非常繁荣的,当年的墨西哥城,甚至繁华不逊于欧美。而很多乐观的墨西哥人包括各国经济学家,都认为墨西哥最迟会在九十年代成为发达国家。

    可然并卵,直到二十一世纪,还没迈过那道门。

    问题是老墨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呢?

    而这当然也正是李毅安好奇的地方。

    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墨西哥没有发展起来?他们是靠是什么样的秘密,能够一直维持贫困化?

    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啊!

    看着窗外的,想着另一个世界的墨西哥,什么毒品战争之类的事情暂且不提,但是每年几千亿美元的对美出口,都带不起墨西哥的发展,让其始终徘徊在中等收入国家的行业之中。

    李毅安不禁有些疑惑了,说道。

    “为什么墨西哥会一直那么穷呢?难道有什么永远保持贫穷的秘方或者法宝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