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红尘客,人间觅仙缘
繁体版

第23章 一念花开

    乌鹊是一种黑顶尾白素衣的鸟类,寻常乌鹊并不能长成苍鹰般大小。

    眼前这一只明显是有些道行的,虽然双眼空洞无神死寂,却仍倒映着满山的狼藉。

    黑色的树木已经烧成木炭,在刺目的阳光下散发着诡异的光芒,如星星点点,像是随时能再燃起来。

    楚修缘带着九月已经来到了乌鹊的身边,乌鹊自然能够注意到,扭头看了一眼,便又神游,眼中却不再空洞,流露出悲戚之色。

    九月好奇的看着乌鹊,似是能够感受到乌鹊的悲痛,变得安静。

    楚修缘也不在意,随便找了个山石坐下,和乌鹊一样,望着眼前的狼藉。

    “天宫雷部诸神所为?”

    乌鹊看了楚修缘一眼,点了点头。

    “是我害死了它们。”

    声音苍老沙哑,竟是一位老乌鹊,听不出任何感情。

    似乎也没有了任何情绪,只是在发声。

    “可愿说给在下这个陌生人听?”

    乌鹊似乎有些精神,回头啄了啄羽下,而后惨笑一声。

    “区区鹊山,却来了三位雷公,何德何能。”

    “可有怨恨?”

    “有恨无怨。”

    “为什么?”

    乌鹊看了看刺目的太阳,热浪已经在蒸腾一片狼藉的鹊山。

    “我年幼得造化,开了灵智,今已有五百岁,五百年来,我观鹊山越发灵韵,想法设法的帮族人们开启灵智……”

    乌鹊从树上跃下,化作一位老人,形容枯痩,双目浑浊,浑浑噩噩,像是油尽灯枯。

    坐在楚修缘身边,溅起一阵飞灰。

    “百年来,族人开启灵智者越来越多,欣欣向荣,你知道的,鸟鹊愚昧,只有本能,在这天地间也不过是苟延残喘,可开了灵智便不同,道长可知,鹊山已经很久没见到狐狸和蛇这类生灵了。”

    “为什么?”九月好奇的问道。

    乌鹊瞥了九月一眼。

    “因为我不允。”

    乌鹊张开双臂,站起身来。

    “乌鹊一族越发强大,我总能见到繁荣昌盛的强横妖国在我手中成型。”

    “后来呢?”楚修缘问。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妖国迟早会出现。

    乌鹊没有立刻回答楚修缘的话,而是向后侧目看了看。

    楚修缘开口道:“一老一小,都是普通人。”

    “无妨,我记得那个说书人,他年轻时来过,这件事过后,我会抹去他的记忆。”

    说着,乌鹊也不管胆战心惊尝试着凑过来的老人和童儿,自顾自的接着讲述。

    “只有妖国足够强大,乌鹊一族才能够,永远的生存下去,这是我一直以来最大的梦想,不受天敌的威胁,甚至可以达到人类国度那样的繁荣和强大,可是我错了。”

    “错哪了?”

    乌鹊自嘲一笑:“总归是妖物,又怎能妄想成为人类那样的国度,直到道长来到鹊山的那一刻,我才猛然间明白过来,我们所缺的,并不是团结和强大,也不是开启灵智的乌鹊越来越多,而是道理,仁义礼智信,这些曾经被我嗤之以鼻的东西,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说书人听到仁义礼智信,微微一愣,终是大着胆子在一旁坐了下来。

    “我去过很多人类聚居之地,所见大多愚昧,却也知道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万万不可做什么,每每觉得可笑,身为人类,灵长天眷,却和活在笼中之鸟没什么不同,很多时候,我甚至觉得不如我乌鹊一族活的自在潇洒,可从未想过,肆意妄为的后果不止害了别人,更害了自己,最后甚至引来灭族之祸。”

    说书人骇然,神色仓惶,悲苦一声。

    “原来是真的,竟然是真的,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楚修缘愣了一下,问道:“发生了什么?”

    “鹊妖害人,几已成灾,原本我只是觉得太过荒唐,如今看来……可惜……可恨……可悲!”

    “当我意识到不对时,族人已经太过肆无忌惮,甚至想要将我杀死取而代之,我困顿良久,也不知为什么会走到如今这步田地,道长,先生,可愿教我?”

    老说书人急忙摆手,说道:“先生不敢当,不敢当啊,我说了一辈子书,看了一辈子人,也没看出几分道理来,又如何敢误人子弟?”

    楚修缘也摇了摇头。

    “在下也只不过是一个游方的道士,便是要看尽人生百态,走遍山河大野,希望能悟出几分道理,哪里能教得了阁下?”

    人的智慧,不是一个人的智慧。

    几千百年来,人类从蒙昧无知到形成一套独立又复杂的社会体系,知识传承,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功劳。

    没有人能够生而知之,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学完所有的知识和道理。

    融入社会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将自己身边要用的道理都学会,便已经难能可贵了。

    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从来都在。

    楚修缘沉默下来,想到更多。

    这个世界是有天宫和地府的,而且不止一个。

    可一路所见所闻,天宫和地府对于人间的事情,似乎干涉的并不多。

    如三阳亭的南关娘娘,也是楚修缘恰逢其会,解决了三阳亭阴气久居不散的事情,孟婆汤的事情不知道能不能成,即便是成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在地府推行下去。

    如果楚修缘没有游历到三阳亭。

    南关娘娘和那些阴魂的下场,不见得比鹊山要好多少。

    时间久了,三阳亭的百姓,也是会丢了性命的。

    如老乌鹊只是一味的帮助族人开启灵智,却忽略了教导为人为鸟的道理。

    结果便是超出了控制,危害了人类,引来天宫雷部的镇压和毁灭。

    其实此时,楚修缘心中有个疑惑。

    天宫和地府,是因为凡间百姓死伤太多,才降下惩罚,还是因为南关娘娘和鹊山妖众所做之事达到了某种规模,才触犯了天规天条?

    为什么不在错误刚刚犯下甚至还没犯下的时候,便出面解决或者引导呢?

    是因为太忙了?

    还是因为根本不在乎?

    横竖也不过是几道天雷劈下来罢了。

    第一次,楚修缘对天宫和地府产生了兴趣和好奇。

    心中一动。

    楚修缘转向老乌鹊。

    “阁下今后意欲何为?”

    “不知,或许就此孤老。”

    “可甘心?”

    “不甘又能怎样?”

    “或许有法可解。”

    “请先生教我。”

    老乌鹊颤颤巍巍站起来,躬身到底。

    老说书人也一脸惊奇的看着楚修缘。

    “在下知道一个有教无类的道理,可道理太多,没有人能学的完,教的整,不过有一去处,却能学一些基本的为人之道,或许对阁下有所帮助。”

    “何处?”

    “人间私塾。”

    老说书人浑身一震,眼中精光乍现。

    老乌鹊却皱了皱眉,说道:“我曾去过。”

    “不是你去,是鹊儿们去。”

    老乌鹊的眼睛陡然瞪得圆了。

    开智,未必是坏事。

    至于楚修缘这一举动是福是祸,谁又说的清呢?

    总好过让它们自己去瞎捉摸。

    老乌鹊瞪圆的眼睛越来越神采,忽然哈哈大笑,恭恭敬敬一拜到底。

    “先生大恩,不敢忘。”

    “求知是一枚种子,开什么花结什么果,便看能学到什么,这是永远都不会变的道理。”

    楚修缘说完,站起身来,招呼了一声九月,转身离开。

    老乌鹊呆呆怔怔,脚下山风吹开灰烬,一枚种子钻出地面,啵的一声分开两瓣。

    老说书人揉了揉眼睛,再看时,已是红花一朵,迎风招展。

    “一念花开,一念花……道……先生?”

    却哪里还有楚修缘的影子。

    连老乌鹊都不见了踪影。

    “师父,你总算醒了,吓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