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忠良:我真没想当皇帝啊
繁体版

第五章 要做官,受诏安

    大宋自建炎后有句俚语: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可见招安在宋朝乃是一个很常见的入仕途径,体系十分成熟。

    在这样一个高度成熟的体系里,像李仲先设想的主动上门,自然是落了下乘。

    到时候等同于沦为案板上的鱼肉,有什么下场不用多说了吧。

    大概率是发配充军。

    这个形式的招安赵佐显然无法接受,贼配军什么的不要啊!

    他向李仲先解释道:“虽说是讨个招安,但咱们寨子兵强马壮,却也不能卖的贱了。”

    一旁的孟成神情一振,大声道:“正是,纵使招安也被看得如同草芥。须得先杀他个人亡马倒,那时再受招安,才显出俺们的手段!”

    孟成对于击败凤州官军很有信心。只因赵佐上山以后,对防御问题颇为看重,花了半年时间亲自带队打灰施工,将山寨修筑的固若金汤。

    李仲先同样反应了过来,既然决定要招安,自然得谋个好前程,不能太过轻贱,点头道:

    “三弟说的有理,我这就去整顿山寨上下。官军若敢来犯,必叫他大败而归。”

    二当家、三当家达成一致,两人一齐望向赵佐。

    赵四当家还是摇头:“不必。”

    众人皆犯迷糊,连罗兴都皱起眉头。

    既不降,也不战,这安该怎么招?

    赵佐不卖关子,向众位头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大宋,对于招安这样一个极为内卷的行业,寻常路线的收益都是比较低的。

    以他们朝天寨的势力,按现行的招安政策,较好的结果无非是当做流民处理,洗掉从贼的黑历史,至于做官就别想了。

    而孟成提出的方案又太过激进,虽然理想情况下确实回报不错,但损耗太高,且风险不小。

    所以,想要在这个传统领域里杀出一条血路,必须另辟蹊径。

    赵佐忽然发问:“二哥,利州路附近混绿林道的,大约有多少家?”

    “数得上的至少三四十个。”

    “用抗金救国的名义,广发英雄帖,都请到咱们朝天寨来。”

    赵佐的方案很简单。

    首先,利用朝天寨绿林群雄之首的身份,发动宣传攻势。以救国图存、江湖义气等理论为切入点,发帖邀请各路好汉。

    然后,按后世的路子,买热搜、雇水军、发软文、营销号,一切能搞热度的手段通通安排上,务必使此事霸占热搜榜。

    最后,在不断的炒作下,不仅要让绿林群雄们迫于舆论不得不来,更是要让官军们知道,朝天寨已变成了三四十路绿林联军。

    到那个时候,朝天寨便可趁机成立联盟。

    摇身一变,成为至少坐拥两三万人的庞然大物,对外号称十万,绝对吸睛。

    “此时打出旗号,表示我等会盟意图不小,朝廷不得不管。可吴璘不是岳飞,仓促间吃不下我们。”

    “这样规模的势力,处理好是大功一件,处理不好就是天大的祸事。”

    “如此一来,吴璘能用的手段就只剩下招安,而且为了防止我们投靠金人,必须得出高价招揽才行。”

    “我愿称之为:统战价值。”

    赵佐讲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大宋朝廷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

    譬如说,朝天寨主动从良,想寻求洗白,朝廷一定百般刁难。但如果朝天寨纠结十万之众,有意要造反,朝廷就来调和,愿意招安了。

    赵佐说完便坐了回去,给众人留了一些思考的时间。

    这个方案执行后,对于所有人都有好处,不担心会有哪方反对。

    朝廷解决了川陕边境地区的匪患,并获得几万人口作为补充。

    吴璘刷了一个巨大的政绩,可以风风光光的上任都统制。

    朝天寨作为联军之首,会得到妥善安置,众位头领大概率都能混身官服穿。

    就连参加联盟的其他绿林势力也能跟着喝口汤,纷纷洗白上岸。

    对此唯一不开心的大概就是金人,然而赵四当家并不在乎金人的感受。

    当然,也不是没有隐患。

    片刻后,李仲先提出疑虑:“咱们那些绿林同道的本事,说句乌合之众都算抬举了。官军到时候要是没被吓住,非得打一场,该如何是好?”

    这确实是个问题。十万联军听着唬人,实际上全是纸老虎,朝廷若发了狠来打,确实有可能一战而溃,那就万事皆休了。

    然而根本不需要赵佐来回答,一旁的孟成已经大声反驳了。

    “官军难道又是什么好玩意了?土鸡瓦狗的东西,敢来我就敢战!”

    对于利州路的山大王们来说,见到金人可能发怵,但是大宋禁军见得多了,根本不带怕的。

    至此,朝天寨上下达成统一意见,这个“做大做强,早日投降”的计划正式开始实施。

    赵佐则继续盘算后边的安排。

    等到其他绿林好汉们过来,务必要将大当家罗兴推上盟主的位置,自己则占个副盟主的身份。

    这样一来,招安的时候作为首脑之一,他也能混个不大不小的官做,估计是偏远下州的团练副使或兵马副都总管。

    话说为了安抚其他山寨,是不是得再设个副盟主出来,让谁来当呢?

    黑熊寨的马十三,这厮名号不小?

    还是白树岭的沈士良,他那边人数挺多?

    亦或者是…

    就在赵佐思索的时候,一直充当摆件的罗兴忽然开口:

    “既然结盟,是不是得选个领头的盟主出来?我干不来这些事,就不参与了。”

    “不过毕竟是朝天寨主持,盟主也不能让出去。你们三个谁想做,我到时候推介一下。”

    赵佐先是一愣,然后心思迅速活络了起来。

    寨主不愿意做盟主,那自己的机会岂不是来了?

    若是他赵四当家成为盟主,未来的团练副使、兵马副都总管,这个副字不就可以摘掉了!

    更何况,整个利州路的黑道,还有谁比他赵某人更合适?

    赵佐轻咳一声,道:“要想做这个盟主,必须得声名在外,且文武双全,按说大当家是最合适的人选。”

    “如今大当家既然不愿,那从剩下的人考虑,再加上为人处世、随机应变、顾全大局等等多方面综合估量。”

    “惭愧惭愧,如此说来,最适合来做这个盟主的人选竟然就是——”

    “不错!”孟成“啪”的一下站起来,极为笔直:“正是在下!”

    ……

    见到其他几人一脸呆滞,孟成心中有些困惑:“不是说大当家最适合做盟主吗,山寨里我最像大当家,岂不是我第二适合?话说四弟的表情怎么看着这么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