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忠良:我真没想当皇帝啊
繁体版

第四章 山寨要完

    松门山朝天寨,四位当家加上二十余位大小头领,难得的全员到齐,都在为官军剿匪一事商量对策。

    二当家李仲先不断的唉声叹气,他一会站起一会坐下,很是焦急。

    从各个渠道传来的情报已经充分印证,凤州的宋军的确在整军备战,目标直指朝天寨。

    据可靠线报,本次宋军的剿匪行动,是由川陕最高军事长官,镇西军节度使,检校少师兼利州西路安抚使,吴璘,亲自下达的指示。

    命令中表示,在凤州拟实施的清缴匪患行动,旨在保土为民,扫清寰宇,还百姓们一个朗朗青天,顺便锻炼军队作战能力,同时招抚流民补充军力,一举多得。

    另有小道消息,说朝廷打算晋升吴璘为都统制,为了有点提拔的理由,便授意他搞点政绩工程,刷些功劳出来。

    小道消息的真假如今完全不重要了,驻扎在凤州的整装待发的三千屯驻大兵,才是要命的大事。

    “山寨要完,山寨要完!”

    官军讨伐在即,巨大危机下李仲先逐渐魔怔,开始发出失败主义谋士的声音。

    赵佐观察了一下在座众人的神情,大部分人和李仲先一样忧心忡忡,少部分面带不忿,看起来想抗争一番。

    唯有朝天寨寨主罗兴,大马金刀的坐在首位,脸上毫无波澜,在这种危机时刻满满的安全感。

    罗兴身长八尺,身躯魁梧,仿佛钢桩铁柱一般。近两年他甚少参加山寨的会议,大小事务基本都丢给了赵佐,只因这次事关重大,方才出来坐镇。

    不过只靠寨主一个人,显然无法打消众人的担忧。

    李仲先猛地起身:“诸位,此战我们绝不是对手!”

    “官军来势汹汹,坚甲利兵,都是和金人打过仗的老手。”

    “我们寨里能拉出来的青壮,最多不超过千人,更别说装备匮乏。”

    “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简直是螳臂当车!”

    李仲先颓唐的分析着当前的局势,消极情绪逐渐在众人心中蔓延,引来几声附和。

    赵佐不得不承认,李仲先所说的确实有几分实情。

    然而朝天寨上下最不缺的就是头铁的莽夫,二当家这番话未必能说服这些人。

    赵佐扭头张望,差不多该有人站出来反驳李仲先了。

    至少他正看着的这位肯定是忍不住的。

    “各位兄弟!区区官军能奈我何,二哥未免把我等都小瞧了!”

    朝天寨三当家孟成,噌的一下站起来,大声反驳着李仲先的失败主义言论。

    “不是俺自夸,官军不来倒也罢了,要是真敢来犯,哼,定叫他有来无回!”

    赵佐暗自点头。

    孟成的话其实也不全是自吹自擂。

    事实上,松门山地处梁泉县东北约三十余里,掩藏在秦岭山脉之中,地势险要,山路难行,本就是易守难攻之处。

    要真那么好打,官军早干嘛去了,朝天寨怎么可能活到今天。

    更何况,松门山再向北十余里,就是代表着宋金分界线的大散关。

    有这层关系在,官军必须得顾忌金人的影响,很难投入大规模兵力,以防对方生事。

    再说了,凤州所谓的三千精兵,难道真有三千人?扣掉老弱和空饷,能剩一半就不错。

    基于以上原因,朝天寨想要杀翻官军虽然有些困难,但凭借地利自保还是颇有胜算的。

    这道理,不仅赵佐清楚,大殿里有不少人都明白。

    李仲先如此慌乱,只因他本是个学究先生,没做惯贼,被官军讨伐的消息吓慌了手脚而已。

    眼见二当家与三当家争论不下,众人都如往常一样,将目光放在了赵佐身上。

    赵佐却看向了寨主罗兴。

    顺便腹诽一句:多好的大当家,可惜没有脑子。

    感应到他的视线,罗兴转过头来,不怒自威。

    赵佐再次感慨,就罗兴这一身渊渟岳峙的气质,当不说话的时候,谁分得清他是老谋深算还是老年痴呆。

    完全不知道对方心理活动的罗兴,按照固定程序说出了他的固定台词。

    “赵佐,你怎么看?”

    走完固定流程的赵佐施施然起立:“诸位头领,我有一计,可化解眼下的困局。”

    见到赵四当家说话,李仲先和孟成停止了争吵,等待山寨共享中央处理器的指导意见。

    “咱们去找朝廷讨个出路,寻个招安,如何?”

    此言一出,众人齐齐后仰。

    最先反应过来的李仲先眨了眨眼睛,有些难以置信。

    自己作为失败主义已经很悲观了,没想到四弟直接快进到了投降主义?

    他略作思索一番,又觉得这似乎也是个办法,立刻附和道:

    “招安,招安!招得好安!只要能保全咱们山寨众兄弟,投了朝廷也未尝不可。”

    一旁的孟成终于回过神来,连忙问道:“四弟,区区三千官军,又不是不能应付,怎么就要投了朝廷?”

    赵佐解释道:“这点官军自然不难对付,但是他们身后却有个安抚使吴璘。”

    一旁的罗兴难得开口道:“我记得你曾说过,吴璘本事寻常。”

    “不错。”赵佐点头:“在建炎年间的诸将里,吴璘是典型的名气大于实力。虽然没有多少名气,但还是大于实力。”

    孟成不解:“既然如此,我们为何就要降了?”

    赵佐叹道:“但他毕竟是川陕最高长官。”

    “朝廷如今要提拔吴璘,他升迁在即,最需要功劳。”

    “若是被打了脸,一怒之下尽起川陕十万大军,我们又该如何?”

    众人默然。

    眼见大伙情绪低落,赵佐开口宽慰道:“诸位兄弟,这些年在山寨里虽说快活,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次借着官军出兵的机会,咱们从良做个官人,也非坏事。”

    说实话,这番言论确实是出自赵佐的真心。

    自他在朝天寨入伙以来,就一直想着洗白上岸的事。

    想他堂堂一个穿越者,岂能在一个小小的山寨里窝一辈子?

    只不过之前的日子太过舒坦,一时走不出舒适区而已。

    如今有朝廷征讨这个机会在,赵佐正好借机实施自己的谋划,为山寨寻个长久之计。

    众人尽管心中仍有不愿,但这些年来听四当家的命令习惯了,只好作罢。

    连性如烈火的孟成都无话可说,只能暗自消沉。

    唯有老学究李仲先是真心拥护招安,他开口问道:“四弟,既如此那我就修书一封,派人去梁泉县交涉?”

    赵佐摇摇头:“不可。”

    招安是门技术活,岂能如此随意。

    赵佐的打算,可没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