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月暖阳
繁体版

第十九章 追忆往事

    淑灵宫的箫声虽然不大,但却婉转悠扬,传得极远,毓灵宫内的人自然也能听到。

    侍女心言端着一份桂花糖糕从正殿进入至东暖阁,放在桌上,“公主,淑灵宫内又传出箫声了。”

    坐在一旁看书的钟清月没抬头,“嗯,已经吹了一阵儿了。”

    “公主,明日我们要去看看淑妃娘娘吗?”心言用干净的手绢包着一块糖糕递到钟清月面前,因为宫里的嫔妃和皇子公主几乎都取拜访了淑灵宫,她们公主是不是也该去一下。

    钟清月看见是桂花糖糕,眼色亮了一下,高兴地接过糖糕,“心言你也尝一些,这个可好吃了。”

    “这两天白日里淑灵宫门槛怕是给人给踏坏了,人太多,过段日子吧,叫上予洛一起去拜访。”钟清月边吃边说。

    “到时候多做一些桂花糖糕,再备一些杏仁酥和夏天留下的莲子做的莲子百合羹,我记得淑妃娘娘也爱吃甜食,到时候就说是予洛送的,想必她看到予洛面子上也会吃一些。”她又补充道。

    心言听了这话,心里嘀咕着抱不平,淑妃娘娘前两年因为三殿下离世的事情,一直对公主怀有戒备之心,极少与公主见面,见到了也是一副生人勿近的冷面。虽然没有当众给公主难堪,但心里怕是恨绝了公主,公主还惦记依着淑妃偏好给她送礼物。

    钟清月看到心言的表情,便猜到她心中所想,开口道,“淑妃可是因为我死了心爱的儿子,她的表现也很正常,况且她到现在还不知道三哥还好好地活着呢。再者说了,登门拜访哪有不送礼的?”说罢,没再理会心言丫头的小心思。

    皇帝这几日连宿淑灵宫,淑妃恩宠正盛,引得其他宫里不少的嫔妃接连到淑灵宫探望。

    这些嫔妃平日与淑妃关系并没多深,在淑妃所生三皇子宋廷澈假死前,更因为淑妃育有两位皇子,对淑妃便是嫉妒有加,不愿与其交往。自三皇子假死后,五皇子后又自请驻关,淑妃便一病不起,更是无人关心淑妃。

    现在见皇帝总是去淑灵宫里,这些嫔妃日日便带着吃食、饰物等进出淑灵宫赠与淑妃,摆出一种自己与淑妃关系颇好的假象,能让淑妃在皇帝面前美言自己几句。最好能让皇帝撞见自己与淑妃姐妹和睦的样子,让皇帝记起自己的好,多来自己宫里坐坐。

    想到父皇和各嫔妃的关系,其实也比较简单。皇帝因为沁贵妃养育着太子,表面上还是挺宠着她的,平时沁贵妃一些稍过分的举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她去了。

    反而在淑妃这里,皇帝因为感念淑妃为他生育了两子,一直对她爱护有加,淑妃也是很爱皇帝。但后来淑妃因为她儿子救出钟清月而自己葬身火海,后续皇帝也没有找到失火原因,顿时像变了一个人。

    淑妃对钟清月一直心存芥蒂,认为是她间接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多次叫皇帝将钟清月送出宫去,单独辟府居住,她害怕钟清月又会害了她二儿子。

    皇帝是极疼爱钟清月的,没同意淑妃的建议,淑妃见皇帝如此执拗,似乎对三儿子的死亡并不是太难过,就此跟皇帝离了心,终是大病一场,不愿再见皇帝。

    以上这些,钟清月这两年一直都清楚。并且她得知淑妃求皇帝让自己出宫,正好可以借此外出查找当年母亲被杀真相。既然宫内一直查不到线索,或许宫外可以呢,可以先从镇北大将军燕巍身上查起。

    还有母亲临死前留下的玉制霞帔坠,这枚坠子的玉料在宫内很是稀奇,这些年她在宫内一直留意着,从未见谁佩戴过式样类似或玉料相似的饰物,所以她猜想或许这枚坠子来源于宫外,出宫辟府正好可以查一查这枚坠子的来历。

    所以她也找了皇帝两次请求出宫辟府,可皇帝担忧她出宫后更不安全,坚决不同意她的请求。

    钟清月眉头紧蹙,书也看不进去了。

    她闭上眼睛,斜靠在软枕上,会想起近几日经常做梦,梦见年少时母亲教她念书识字的画面。

    那时候钟清月才三岁,而且因为是女孩,并且宫里的皇子公主本来就多,所以当时她的皇帝父亲,并不关心在深宫里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主的教育和成长。

    但钟清月的母亲宸妃玉巧徽却很看重她的教育,一有空就把她抱在腿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习。

    从三字经、百家姓,到千字文、四书五经,她母亲全都一一地交给她。

    宸妃认为女孩子应该识文知理,且不应该局限于当时女性只能学习的女德和纲常礼教。

    因为钟清月是女儿身,无法和前朝皇子们一起在国子监读书,只能由女官教导女德知识以及琴棋书画等技艺。

    其他时间,只要宸妃有空,她就会教导钟清月学习其他的内容。

    宸妃会的知识,都是由宸妃父亲,前朝文阁大学士玉齐安所教授。

    玉学士认为无论男女皆可学习四书五经,修身养性,有能力的更可齐家治国。

    他的思想在当时颇受同僚非议,提出男女皆可读书识文的倡议更是被打压,便只好将一身所得交给了女儿。

    但好景不长,待女儿玉巧徽选秀进入皇宫后,玉学士因一场重病急急撒手人寰。

    宸妃自诞下女儿,便秉承父志,非常重视她的教育,同时也极力给她创造一个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

    钟清月记得有一次,母亲带着她一起学习论语,读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时,母亲的声音有些颤抖,眼眶中也蓄满了泪花。

    当时因为年纪尚小,她并不太懂此话含义,还以为刚刚贪吃,学得心不在焉让母亲生气了。所以她伸出白白嫩嫩的小手,踮起脚尖轻轻摸了摸母亲的脸颊,安慰道,“母妃别哭,月儿这就好好学,不想着吃广云糕了,等学完了我再和心言去小厨房吃。”

    宸妃这才破涕为笑,欣慰地摸了摸钟清月的头,“嗯,月儿乖,一会儿母妃再给你做个新的吃食......”

    直到母亲在她十三岁那年突然遇害,生活天翻地覆,一向最疼爱她的母亲惨死在她面前,天人永隔。

    她才恍然大悟,亲身体会了什么叫作“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钻心蚀骨的伤痛让她窒息,就如堕入无尽的幽暗深渊一般,再怎么挣扎都于事无补,只能不断向幽暗深处落去,最终溺毙而亡。

    她缓缓睁开眼,想到再过十日就是自己的生辰,到时候母亲的母族可进宫来探望她。依照惯例,大概率依旧是外祖母和小舅以及小舅娘进宫,到时候看有没有机会再问出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