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风云记
繁体版

第16章

    安文煜和司马泰来到福浴,早有一群人等候服侍安文煜等人,福浴全场除了安文煜一行人外,无其他外客,安文煜还特意将王庄等人叫人好生安排一下。司马泰来到兖州半年多,还从未享受过如此待遇,今天,现在赈灾、购粮之事基本都已安妥,后面都是锦上添花,心情格外舒畅。

    在汤池内,司马泰本来不想和安文煜同浴,想着自己身份哪敢和京城来的世子一同泡浴,不过安文煜却说一同共浴方便说话,司马泰才安心和安文煜一起。

    进入福汤后,司马泰便凑前询问下一步打算,安文煜一边笑着,一边让司马泰再靠近低声说:“张员外们已经准备如此充分,自然相关情况已经打听好了,和徐州一样,按照40文一担包干给大人,购粮款项、车马、人力都算在内,大人自行安排就好。”

    司马泰自然明白,兖州虽不及南境,但是也属于粮食丰产之地,多有粮食大户在此地经商囤粮。商贾之道,聚而利多,购粮、车马等都可因为量大而平摊支出,安文煜这一安排,不但现在为兖州省下一笔钱粮,明年朝廷按照40文一担少交赋税,又一笔节省,节省就是进项,安文煜虽然未曾明说,但是言下之意已经了然于胸。

    安文煜看见司马泰舒展的脸颊:“不过,这生意之道,在乎就是互为得利,相信他们已经多方打听到了徐州购粮之资,咱们是代表朝廷办事,既要遵循生意之道,更要明白平衡之理,不患寡而患不均,大人还是要从中平衡。”

    司马泰马上一拱手:“谨听世子大人教诲。”

    安文煜立马扶起司马泰手臂:“大人在此不必拘礼,主管一方,必然要筹握各方利益,大人这次如能不计前嫌公平对待粮商,粮商今后必然心存感激,是一个与之交往联络的好时机,毕竟这次我们险些过关,难不成还有下一次,还是依靠这些人等的。”

    安文煜几句话,句句说到司马泰心坎上,本来还担心之前这些粮商对安文煜多有傲慢,安文煜会借此要他狠狠刮上这些粮商一笔,想不到安文煜如此心胸开阔,思虑周到,在汤池里面一边又表示听从安文煜教诲一边又感谢不已。

    安文煜又赶快招呼司马泰不要在浴池里面拜谢了,指了指浴池门帘,又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又放在嘴上比了比。

    司马泰心领神会,想了解的也都了解了,抻了抻胳膊,扭头一甩,扑通一头扎进浴池里面,游憩起来。安文煜看到哈哈笑起来。

    泡完福汤,穿戴好衣装,安文煜和司马泰乘车来到酒楼,兖州所有粮商大户都已经等候多时,看见安文煜来了连忙热情招呼不下,一时交杯换盏,相谈甚欢,却没有公开提过一句购粮之事。

    中间,张员外端着酒杯恭敬来到司马泰身边,请司马泰旁边说话:“司马大人自灾情以来为兖州奔走不停,在下看在眼里,真是敬重不已,之前还多有得罪,请勿见怪,今后司马大人如有用着在下的,一定在所不惜。”

    司马泰连忙止住张员外话头:“往事不必再提,在商言商,在下也是商贾出身,明白员外也是事出为难,不必介怀。况且员外是兖州钱粮股肱,今后兖州钱粮税赋还多有员外支持,咱们共同为朝廷为百姓效力。”

    张员外手持酒杯,握着司马泰的手腕不住的点头:“那是自然,我等受朝廷福泽,必然听从大人的召唤,随时驱遣。”接着说道:“听说大人到了兖州,还未安排自己的住所,在下有一空置的别院,可借大人和家眷一住,不知大人可否赏脸。”

    两人对了一个眼神,交心甚笃之样,举杯共饮了一杯。

    张员外看见司马泰喝完杯中酒,轻声淡淡的问道:“不知大人这次去徐州公干,公事办得如何?”

    司马泰会然一笑,心想我这从来没说过去徐州,你怎么知道的:“承蒙朝廷恩泽,一切顺利,不过只是完成个基本,上面有要求,还是越多越好啊,改日再找员外商谈啊!”

    张员外一听立马明白,不再多说,两人相视一笑,员外立马叫人斟酒与司马泰继续共饮。

    酒席散过,张员外一行人将安文煜和司马泰送上车,临上车前拉着司马泰的说:“大人所说之事,可不要忘了,在下随时听候大人差遣。”

    司马泰拍着张员外的手,让他一切放心。

    回府衙的路上,安文煜看着司马泰说道:“大人此行可有收获?”

    司马泰知道瞒不住安文煜:“只是图个安稳之所,不过请大人放心,在下绝不会做有损朝廷之事。”

    安文煜会心一笑,司马泰和安文煜一段时间也看出来,只要不是伤及朝廷和民本之举,安文煜是不会多加干涉的。而且,朝廷官员地方任职,征讨民宅作为宅邸本来也是惯例,只不过司马大人刚刚来任,一直秉承谨慎小心,从不敢张扬。

    转天安文煜和司马泰向御史报告这几天事宜,御史虽然对突然通过徐州购粮有所微词,但是毕竟事情办得好,又没有被粮商讹诈,御史大人还是对安文煜表示赞赏的。司马泰也更加放心,后面安心办理兖州购粮事宜。

    后面几天,司马泰每天都来和安文煜报告购粮情况。这天,安文煜将回京后给皇上报告赈灾前后事宜文书给司马泰看了,司马泰受宠若惊,想不到安文煜居然推心置腹如此,文书里面没有提一句司马泰的不当之举,反而夸他如何劳心费力,不辞辛苦,让此次赈灾、购粮更加顺利,而将自己付出隐藏其后。司马泰看完,马上就要跪下,安文煜赶忙扶起:“大人不必在意,大人连日来为朝廷竭尽心力尽在眼中,在下只是如实陈述。”

    司马泰连连拜谢,直说如果这次没有世子大人,早就丢官去职,兴许性命不保,还怎敢揽其大功。

    安文煜话锋一转:“大人不必介怀,你我同在朝为官,大人也是多有安民之才,朝廷和地方本来就是互为扶持,才能保我大盛朝上下通畅,四方安平啊。我和大人,一个在下上,一个在下,以后更需在皇上庇佑下,上下齐心,共同效力。”

    这话中之意已经不言自明,司马泰本来就没有什么靠山,全靠自己苦读和家长一些家资才有今天,朝廷上的储位之争,司马泰也有所耳闻,当前这位东境世子,做人办事如此缜密周全,不由得心生敬佩,人择明君而臣,司马泰本意也心向往,想不到今天安文煜也愿意招揽,司马泰自然更加欣喜不已,连连应允,只道:“今后世子有任何需要,必竭尽全力以效犬马。”

    安文煜看见司马泰如此欣然:“今后,如有我和东境前来求取大人,还请大人不甚心力。”司马泰表示请安文煜今后有事只要在其能力内一定竭心尽力,尽可放心。

    几天后,购粮事宜司马泰都已经安排妥当,收购来的粮食,运粮的船只,人力都已经安排好。这天天气分外晴朗,阵风习习,河面微波荡荡,是一个航船启航好时机。一艘大船停在码头边,兖州大小商户都来河边,人头攒动,旗帜飘飘。离船最近的码头边,7,8个衙吏围出一片空地,安文煜、御史大人、司马泰兖州府衙上下各人围在空地当中,御史大人和安文煜坐在中间,其他人有的围坐一旁,有的站在一边,大家兴高采烈,交谈甚欢。一会儿,司马泰坐在安文煜旁边说吉时已到,安文煜转头跟御史大人说了一下。御史大人站起身,走到前面的河神神龛前,点三炷香拜了三拜,又拿起酒杯,一杯面向京城谢皇恩,一杯洒河中敬河神,三杯敬行船在座各位来宾,三杯敬完,御史大人中气十足,大喊一声“开船!”船工立马起锚,张开风帆,众人一片喝彩和笑谈中,目送粮船离开。粮船远离后,御史大人带领众人离开。

    今天,粮船顺利启航,朝廷使命可以说圆满完成,御史大人也是心情格外舒畅,居然一边走一边和旁边的张员外一众攀谈起来,张员外趁机邀请御史大人一众人前往酒楼欢聚,御史大人居然同意欣然前往,一众人乘车高兴前往酒楼。

    途中,安文煜问司马泰,徐州10万担粮食是否已经安排好,司马泰告知已经安排好船只在徐州停靠,已经提前通知徐州刺史欧阳康在码头接应,自会安排人员接收粮食,安文煜终于放下心来,嘱咐粮食到了后,将消息和借据一并给他送来,司马泰让安文煜一切放心。

    酒席上,司马泰才知道,御史大人见事情已经完成,急于回京向圣上禀告,定下后日启程回京,今日之宴既是庆祝赈灾、义仓之事圆满完结,也是一次践行之宴,后面不必再劳废各位。司马泰和在座各位客套挽留几句,不再过分强求,力求今日之欢喜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