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风云记
繁体版

第12章

    早上快到晌午,安文煜就拉着御史大人和司马泰,还特意邀请兖州各大粮商,齐齐聚集在码头。御史大人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这段时间看见安文煜行事作风,知道必然无事不会浪费大家时间,粮商们毕竟看在是朝廷命官,也都想知道究竟,自然都来了。

    一群群人在码头等了半个时辰,粮商开始议论纷纷,纷纷说这是安文煜这几天心里不痛快,在这里戏耍他们呢。连御史大人也有些担心,问安文煜还要等待几何。

    正在这时,河上传来鸣笛声,大家踮脚远眺,看见一艘货船顺流缓缓驶来,安文煜看见了大悦,马上跑到码头最前面张望,随着船越来越近,安文煜终于看见站在船头的长安和张庄,欣然一笑。恭敬对御史大人说:“御史大人,义仓的调来的粮食来了,这就是运粮货船。”御史大人一听,惊得站了起来,和安文煜一起张望,但依旧不敢相信看着安文煜,定要等到船近了再看。

    船一靠岸,长安和张庄立即打开船舱,粮袋整整齐齐满满当当码放在船舱里面,一时间码头粮食大惊失色。王庄还不过瘾,拿来一柄刀子,在两个粮袋上猛地一扎,白花花的粮食如流水般倾泻而出,声音如潺潺的溪流,分外悦耳。

    御史大人在一旁,高兴地一直说:“好!好”

    司马泰则一脸惊讶,说不出话来,看看粮食,又看看安文煜,那眼神就像看到了天降神仙一样。

    安文煜在一旁向御史大人行礼道:“大人,粮食已到,兖州之危难已解,请御史大人代表皇上发粮吧。”

    御史大人自然高兴不已,站在码头大声向人宣布这是朝廷为解兖州百姓之难而运来粮食,称颂皇恩浩荡不止。又紧接着命人赶快卸下粮食,运送至府衙。

    只有这些大户粮商,看到此情此景,虽然不知安文煜到底是从哪里搞来粮食,只能姑且听是朝廷运来,最关键是,这一下自己手里的粮食一下子摊在自己手里了。要知道粮食多一天,就要租用仓库,雇人看管,每天更有鼠害损失,再加上之前压粮的投入,这下如不及时出手,损失不可估量,想到这些一个个垂头丧气离开码头,一边离开一边埋怨大户张员外一直怂恿他们囤积不要贱卖,现在一下子都压在手中,不知从哪里出了。

    运送粮食的队伍排开几百米,浩浩荡荡回到兖州府衙,一路上人群无不欢欣雀跃,口口相传,直谢皇上万岁。安文煜、御史大人和司马泰一路说笑回到府衙,老百姓早就拿着斗笠准备拿粮了,御史大人一高兴,还亲自动手给百姓发放粮食。发完粮食后,安文煜三人还继续研究,明天如何按照百姓田地亩数开始发放粮种,这重新种植粮食越早越好。有了司马泰之前统计之数,这个事不在话下,商议一阵,转天即执行。

    赈灾之事算是告一段落,百姓有了粮,自然不会闹事,只盼来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继续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斗升小民无非就是无病无灾保平安即可,天下每家每户都能无病无灾,那大盛朝就能永保太平,连绵不绝。

    安文煜接下来几天,偶尔就去府衙门口看看发放粮食情况,但是每天必须御史大人交流,国事、家事,无所不说,但都不深说,只议论一些表面之事。这些天,安文煜又给自己增加一项事情,就是拉着司马泰,让他带着去地里看看农户粮食补种情况,看见农户收到种子,开始俺不就按进行种粮,安文煜越来越放松。司马泰更是每天高兴地带着安文煜这转转,那看看,只要安文煜想去哪里,想了解什么,都一一介绍,经常还会和安文煜一起向御史大人汇报兖州当前一些政务,看着御史大人越来越松的眉头,对他态度明显好转,偶尔还会夸他两句,司马泰更加轻松了,本来想着小命都保不住,现在看来这官帽也保得住了。

    但是,安文煜除了查看赈灾相关事宜外,也在考虑其他一些事情,想想这些日子,虽然没有和这些大户粮商正面冲突,但是赈灾之粮的圆满解决,已经无疑将这些粮商得罪了遍,毕竟在利益面前,就算是东境世子身份也不一定怎样,银子和面子,终究还是前者更实际,某种意义上说面子无非就是可能未来能够兑付的银子。另外,安文煜多日来也发现了,大盛朝只要涉及到钱粮,就必然与南境脱不开关系,一个大户能从南境收购到这么大的粮食,想必与南境必少不了利益上的勾连。想到这里,安文煜坐在案牍前,提笔写了一份奏章。

    转天,御史大人拿着昨天刚刚拟好的奏章,仔细阅读了一下,点头说道:“世子果然考虑周全,义仓空虚是涉及朝廷安危的大事,我大盛朝本来灾害频发,这次洪灾将义仓搬空,如后面再有旱灾,蝗灾其他灾情恐难支持,确实应该趁当前平安之时,及时补充粮库,以备赈济灾荒。”

    安文煜看到御史大人同意,便又试探说道:“既然御史大人同意我的看法,我想请朝廷拨一笔专项费用,用以购买义仓所需粮食所用,不知大人觉得可否。”

    御史大人一开始还心想这些事情完全可以等回京再说,何必现在就拟奏上报朝廷,毕竟赈灾之事已经基本完结,填补义仓亏空不属于他们此行任务。不过,后来一想,这安文煜世子毕竟现在是户部郎中,义仓事务确实属于其管辖之事,也没多想,就一一同意。

    安文煜一说完,就立即重新补充拟定了奏章,快马送往京城,上报朝廷。

    原本御史大人看到赈灾之事已经圆满完成,正要和安文煜商量回程向皇上报告,突然接到朝廷快马传来的旨意,要求御史大人和安文煜继续留在原地,就地开展义仓补粮之事,补仓之款项由当地州府垫付,免除兖州一年的朝廷贡税作为折免。

    御史大人接旨没说什么,这位御史大人从来都是一心报效朝廷,只要是皇上旨意必定竭尽全力,虽然心中也有疑惑,为何朝廷如此着急,不等回去,就地补仓呢?不过御史大人也没再深想,立即和安文煜、司马泰商议此事。

    司马泰很是高兴,一方面安文煜又可以留一段时间,毕竟虽然赈灾大事已经差不多,但是很多琐碎小事司马泰觉得有安文煜在他更放心些,同时给朝廷补充义仓,也是功劳一件,自然欣喜万分。

    “兖州粮食正在种植中,肯定不可能从农户中购买,当前最快速便捷的方法就是从粮商中购买,他们手中有现成的粮食,随时可供义仓所用。”安文煜不慌不忙说道。

    御史大人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当初让他们放粮他们不放,现在还要反过来再去求他们,御史大人一百个不愿意:“不行,这些唯利是图奸商,怎么还能与他们合作。”

    “御史大人莫要介怀,在官言官,在商言商,毕竟现在完成朝廷交给我们任务是第一的。”安文煜劝到。

    司马泰在一旁不敢说话,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如果是安文煜他还敢多说两句,可是这位御史大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性格一直让他怵头,不敢多说一句。

    御史大人也明白安文煜的意思,确实当前尽快能筹措到这么一大笔粮食,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但是御史大人也直说,绝不能让这些粮商觉得是朝廷有求于他们而漫天要价,御史大人一直坚持,如果这次粮商还不肯降价卖粮,他就要直接上奏朝廷,宁肯他本人承担一个办事不周的责任,也绝不受粮商要挟而高价买粮。

    看见御史大人已经松口,安文煜也向御史大人保障,绝对不会让朝廷受到粮商趁机盘剥。

    司马泰在一旁听着,隐隐感觉不安,毕竟是朝廷命令,一个是御史,一个是世子,都有安身立命的根本,他一个州府刺史,办不好如果上头需要个人受罚,他可是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