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妃握天下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急报

    这雨来的又急又快,淋下来时戚兰薇还在廊檐底下跪着。

    林蔓蔓心疼女儿,又被老太太当着林倾妍的面责骂,此刻女儿被雨浇淋,脸面都已经丢尽了,再如何害怕也要开口了。

    “我知母亲厌烦我与姐姐,可我们也是侯府的女儿,也是母亲的女儿啊!”林蔓蔓抽抽噎噎的,手中帕子不断拭泪,哭成了个泪人,“我们也是侯府女儿,母亲何时正眼看过我们!就连择婿,给我和姐姐择的那是什么样的人家!您的嫡出女儿又是嫁的什么人家!”

    “可怜我的女儿,不过是不知事女童随口的一句人尽皆知的话,竟要被母亲这般责罚!”

    “那廊檐地面冷硬,又有骤雨泼头浇下,可怜我的薇儿年幼啊!二小姐——”她话头一转,看向林倾妍,眸中泪水仍在,却已带了怒火,“二小姐本该唤我姑母,平素见面草草行礼便罢了,我是个庶出,当不起你嫡出脸面大身份高,你行了礼我也受不得!可你不该!”

    “你不该!让你的妹妹浇临骤雨!你对姐妹手足毫无怜爱之情,对长辈毫无尊敬之意,如此冷心冷肺之人,何以成为皇子妃!”

    林倾妍眼风已经冷了下来,但老太太动作更快,“林嬷嬷,掌嘴!”

    林嬷嬷是老太太陪嫁过来的家生子,在林家辅助了老太太一辈子,于林家积威甚重,连侯爷林政南也要给林嬷嬷面子,以晚辈自称。一个出嫁庶女,何以见怕!

    巴掌声清脆响亮,来来回回十几下,林嬷嬷停了手,垂眸看向林蔓蔓,“姑奶奶,您是侯府的女儿不错,但你的生母当初是意图谋害老夫人,老侯爷才将你生母赐死。老侯爷老夫人未曾迁怒于你,让你在府中尽享荣华已是开恩。何况当初择婿老夫人挑的也是同进士出身人品贵重,纵然一时苦寒,日后也是前途无量。”

    “是您自己,吵嚷着老夫人要害您,自己嫁了戚家子,眼下您却来怪罪老夫人,殊不知老夫人未将你们一家子赶出去已是念在血脉亲情!”

    “姑奶奶,人心不足蛇吞象,您可别太过分了。”

    林嬷嬷连敲带打,说话毫不留情。因为她知道,若是林蔓蔓只攀扯老太太自己,老太太懒得和她计较,顶多教训下责骂几句就让她回自己院子。可她攀咬了二小姐。

    二小姐是嫡出,名声闺誉何等重要,不友爱姐妹手足这样的话若是传了出去,别说皇家了,平民百姓也容不下二小姐!轻则剃度出家青灯古佛,重了可是要命的!

    老太太被气得胸膛起伏不定,一双眼紧紧盯住林蔓蔓,“滚回你的院子里!”

    林蔓蔓还想说什么,可面颊肿胀,火辣辣地疼,她不看都知道,这下子她可是接连一个月都别想出门了。

    恨意已极。

    撵走了林蔓蔓母女俩,林倾妍亲自奉上一盏清茶,“祖母消消火,莫要和她们一般见识,伤了自个儿身子不合算。”

    老太太余怒未消,看着孙女儿却又忍不住叹气悲伤。若是儿媳还在,偌大侯府中,谁敢这般指责她的妍儿?也就欺负这孩子没有亲娘罢了!

    但林蔓蔓母女有一句话说的不错,玉如意之事京都人人皆知,宫中未下圣旨一事亦是人人皆知。若皇家真的有心定下,便该让钦天监择吉日让礼部前来走流程,这才是娶妻嫁女的诚意。

    但皇家至今没有动静,老太太不得不多想。

    “妍儿,若是……”

    “祖母。”林倾妍柔声打断了老太太还未出口的话,“祖母,我是林家女儿。”

    林倾妍目光中含着坚韧,“林家的女儿自有林家风骨,不坠先祖威名方才可称林家女。”

    若是皇家不愿,她自然不会强求,权当二人此生有缘无分,从此后各走各路。婚丧嫁聚,各不相干。过往纠缠,就当从未有过罢!她之前到底在想不开些什么!

    老太太很是欣慰地拍拍林倾妍的手,“好孩子。”

    *

    顾修远这几日也在尽力说服帝后二人尽快颁下赐婚圣旨或者凤旨,也催钦天监尽快选定吉日走六礼程序。

    可武帝以政务繁忙推脱,皇后笑而不答,顾修远处处碰壁。

    晋陵公主不忍兄长一直做无用功,将那日情形稍稍透露,顾修远立刻明白差错出在了哪里。

    他太心急,也太大意了。

    晋陵公主劝道:“哥哥,你我身在皇家,明白皇家人皇家事该怎么做,你的软肋太明显,母后眼下摁着不发是给你机会,若是父皇知道,哥哥,你仔细想想……”

    一个皇子,还是一个最有可能登上大位的皇子,武帝绝不会容忍顾修远这般的儿女情长。

    他会选择掐灭继承人的一切软肋。而最直接简单的选择就是——杀!

    顾修远默然不语。

    他需要自己的力量,足够与皇家抗衡的力量。

    这一刻的顾修远,决心走上一条与前世截然不同的道路。

    而上天,给了他这次机会。

    时近农收,户部忙着估算人手下发各地州府统筹今年农收,忙的脚不沾地。

    但兵部竟然也跟着忙了起来。

    镇国公府,勇毅侯府,颖国公府,成国公府,洛大将军府,忠国侯府,皆是非一般的忙碌。

    这几日林倾妍每次给林政南送汤的时候,十次有八次遇不到人。不是还没回来就是刚走,要不就是干脆住在了兵部大院里没回来。

    就连林远峥都跟着忙了起来。

    林倾妍蹙眉,冥思苦想也没想出上辈子这个时间段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哪儿哪儿都没出事啊!

    但曾经的军中众人动了起来,那就只能是出事了。

    果不其然,西北边境一封急报入京,随着急报一起来的,是瓢泼大雨。

    雨水来的又急又快,去的却犹如抽丝。

    这已经是第三日了,雨却还在。

    林倾妍担忧地望向窗外,紫云陪在身边,问道:“小姐是在担心什么?”

    林倾妍不语。

    紫云道:“忠国侯与镇国公等大人皆是国之肱骨,纵然边关急报,想来也有法子解决。”

    林倾妍抿唇,终于开口,“紫云,我心中总觉得不好。”

    边境来报,必定已是危极,否则不至于这般急切。

    可上辈子玉家守西北,从未有见不妥。别说是武帝朝,哪怕是顾修远登基称帝后,西北也是固若金汤。

    朝堂上诸多朝臣争论不休,下了朝便挪到了承光殿。

    “皇上,不是户部不肯,而是实在没有多余的粮食可拨啊!”户部尚书贺延年急得都要哭出来了,“前年雍州、凉州受灾,粮食全没收起来,若非国库拨的及时,还不知要饿死多少百姓!去年兖州平州受灾,当地州府瞒而不报,也是下巡的督察使疲于奔命才回来叩开了京都大门,紧急从冀州并州掉粮。”

    “皇上,今年开春才往西北西南和东北拨了军中所需辎重,国库里实在是空虚了啊!”

    “屁话!”老国公被贺延年这番话气的火气遮掩不住,“去年司豫青幽等六州粮食丰收,仓廪充实,国库也因此再次填充,不过是负担三地所需,如何就能空虚?定是你户部查账不准,眼下推脱来了!”

    老国公脾气冲,火气大,说话更是不留情面,贺延年被劈头盖脸扔了一脸,眉头皱着,却仍是要算清这笔账,“老国公不知,咱们国库里留粮,是为应急。况且农收在即,农收过后即是播种,这些种子都是要从国库里头调的,现在西北要粮,咱们是真的拿不出那么多啊!”

    “能拿多少拿多少!”林政南眸风低沉,“突厥再次袭边,且这次来势汹汹,怕是短期内不会停战。户部拨的粮食,那是平常所需,玉将军若是要和突厥打持久战,那点粮食撑不了多久!况且……”

    “况且你也说了农收在即,边境一旦开打,玉门关和阳关内的农收都会受到影响,更别说军田,边境根本负担不起所需军用!”

    “皇上,这粮得拨!”林政南看向武帝,言辞恳切。

    武帝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实情——国库并不充实是实情,粮食必须拨也是实情。

    可他已经不是当年在沙场猛追猛打的将军了,他是一锤定音的帝王,那就容不得丝毫错处。

    “让青幽两州共同负担此次玉门关所需辎重,这就传旨下去。”武帝斟酌片刻,说道,“再由国库拨出一万石粮,不论如何,将士们不能饿着肚子打仗!”

    “皇上!”贺延年快急死了,“国库总共也就一万五千石啊!”

    他不能不急,这粮拨出去,今年京都百姓的农忙定然要受影响的,到时候出了事谁都不好交代!

    “让司州豫州再走水路送粮北上入京,一部分留下充入国库,另一部分……”

    武帝沉思,“另一部分同样送去西北玉门关!”

    在场众人算了算,边境一万大军,这样凑起来也有三万石粮食,加上开春送往玉门关和阳关的粮食,只要在八月前打退突厥人,这些粮食定然是足够的。

    林政南与镇国公、勇毅侯等人对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

    若突厥只是和往年一样来抢粮食过冬那还好,怕就怕今年与往年不同。毕竟农收还未开始,他们现在来了也抢不到什么,却突然发起进攻,这太反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