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明
繁体版

第十八章 阳谋。

    姑且不论杨廷和是真心还是假意,但他既然都出此下策让朱厚熜认可了……

    自己岂能不让他如愿?

    “朕准了!”

    当嘉靖一挥手同意此事时,杨廷和反而楞了一下,他以为这小皇帝会和如大礼议事件一样争论,然而他居然同意了?

    朱厚熜玩真的?

    这会朱厚熜在同意后并没有再说什么,反而叫住一直在门外侍卫的陆炳进门。

    “陛下。”

    看到陆炳进门后,朱厚熜笑着说了另一段话,“杨首辅既然如此明大义,那朕也不能负了他的心,去叫首辅之子,朕大明...恩,王尚书说杨慎是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吧?”

    王谅也在短时间内想到要点,这事和‘大礼议’也有关系啊。

    他马上行礼道:“陛下所言没错。”

    “好!”

    杨廷和脸色慢慢平静了,他就看着这皇帝和臣子的表演。

    朱厚熜假意思考后,在陆炳出门寻人时又看他杨廷和道:“杨首辅之子的官位看起来也是文官啊,但没想到杨首辅对自己儿子有这种崇贤认知,好,很好!朕便要看看他是何等水平,朕也绝不负你首辅之心意。”

    你既然敢这样搞,那我绝不能负你心。

    他这皇帝在杨廷和无奈点头后,又刻意笑道:“若是杨慎这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有这等军事大才,朕也好推举他坐他该坐的官位,你杨家人真是人才辈出!”

    杨廷和此时心情绝不是很喜悦的,他反而在心中焦虑了一些。

    他想过自己后代要往上爬,想过有一日这儿子也做到自己这地位,但绝不能是在这种时候,在以这种方式被这皇帝强行扶上来,这在以后可是容易出大事的。

    “臣。”他还不能直接否认皇帝的意思,只能恭敬的躬身道:“谢陛下之信任。”

    “呵呵,举手之劳。”

    你跟我玩虚的,我嘉靖就和你玩真的。

    不过到了这会,因为要等杨慎来殿内,这段时间朱厚熜也开始思考他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别看他只是顺了杨廷和的意,可这件事如果做成了,看起来杨慎因此立功做大官,短期内是杨家势力再次激增……

    然而长远来看,受益者可并非他杨家父子,反而是自己这个皇帝。

    因为这事若成,那就是我嘉靖让你有的这机会,你升官了也是由我同意、认可的。

    大礼议让我更换父母,那我现在也以‘礼’让你背负这名。

    未来你杨廷和的儿子就算也争什么权势,你也要估计这‘名’,你也想到你的权是我朱厚熜现在给的,你是我提拔上来的臣子!

    这就是最存粹的阳谋,也是杨廷和假意献言后的弄巧成拙。

    朱厚熜虽喜悦,但表面却比谁都冷静,他不过是静静的坐在椅子上手指敲着把手,目光在几个臣子身上扫视后,最后却定格在那王谅身上。

    最初自己确实心里想到他王谅不堪大用,但现在看来是人就有优点,王谅急功心切的性格反而适合做某些事。

    他太会见缝插针了。

    所以——

    “王尚书。”

    王谅之前看到嘉靖眼神就知道有事,此时丝毫不惊讶的回声道:“陛下可有事要说?”

    “恩。”朱厚熜点点头,思考几秒后才道:“今日没去叫那户部官员,倒是朕的欠考虑,不过今日也是朕符合年岁来的第一次亲政,在不麻烦他们赶来的情况下,朕现在有点想法。”

    “陛下请说。”

    杨、毛两人不由目光看来,他们倒是想知道嘉靖还要做什么。

    “国库空虚啊,这边境之战也要钱财支持,朕现在可真是知道当家的难了……”

    他说着让杨廷和几人陷入思绪的话,他最后才说:“这钱得要啊,这战事也要支持,朕日夜想高祖的所作所为,其治国可是真让朕这后代学习,关于这钱啊……朕也发现有时候与其想怎么用新法子赚钱,倒不如用先祖留下的路子。”

    朱元璋、朱棣最常做的攒钱法子是什么?

    杨廷和眼睛猛地一颤,他难以置信的看着嘉靖,他没想到对方此时在想这种东西...不过他还不确认对方是不是如自己猜的那样。

    朱厚熜慢条斯理的接着讲:“王尚书啊,朕是有点想法,不过不知道内阁大臣们怎么看...啧,现在朕想着这天下的百姓在朕心中是无比重要,前朝唐时,唐太宗就曾言的一句老话,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要讲的东西已经很明确了。

    杨廷和大致确认了这少年皇帝的想法。

    “朕也不是什么暴虐之君,只是认为百姓之苦往往来自官僚的贪墨,这钱嘛,高祖曾经也是那么的痛恨他们有那么多不义之财....”

    他这会也让王谅大致在心里有个底,转头才看向那杨廷和。

    “在说朕之思虑前,朕倒好奇说那锦衣卫除朕在登基时见过,为何时至今日都没有见过他们出现呢?杨首辅,他们难道不受我这皇帝管控,这是怎么回事?”

    杨廷和没有犹豫,他丝毫不惧这次的责问,立马理直气壮的对嘉靖解释道:“武宗虽已逝去,但其曾受江彬等边将蛊惑留下很多遗害……锦衣卫自然是陛下的人,可老臣在陛下未入宫登基前,就一举扫平了这些不忠不义之臣,锦衣卫现在尚且因为后续要务,全都在各地负责此事呢。”

    “此也是老臣疏忽忘记告知陛下了。”

    也就是说锦衣卫真是一直在听你杨廷和的话么?你在明示我这个事呀。

    可朱厚熜这次完全没生气,他的目的不是这个,反而认真的点头表示认可,“这样啊,不要紧,这毕竟也是好事,为防逆臣之乱么。”

    而后真正的目的在这一刻才彻底说出。

    “可朕就觉得杨首辅你做的有点不对了。”

    “?”杨廷和好像明白什么,但似乎还不确定,他拱手说:“若有不对也是臣的疏忽,陛下请直言告知于臣。”

    朱厚熜满意杨廷和这老狐狸的干脆,他认真摆手道:“不是说你抓江彬等人不对,而是朕认为首辅你做的还不够。”

    还不够!?

    杨廷和瞬间确认了他猜想到的嘉靖意思,他还真没敢确信这小皇帝真要玩大的?

    朱厚熜不等杨廷和表示,他就道:“大明中贪污、作恶的官员绝不是仅仅几个蛊惑朕长兄的边将,朕相信还有很多人是没有发现的,这既然朕已经登基,天下暂稳的情时候....朕是不是可以为百姓做些什么?”

    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杨廷和就没想到嘉靖这小皇帝第一把火是这样烧的。

    他假装不懂的深沉道:“陛下您的意思是?”

    还装不懂是吧,朱厚熜也不恼,他最后直言道:“朕想让王尚书做的就是这件事,现在想的就是认为百姓不应吃这种苦,朕大明就应给他们一片朗朗乾坤的环境,也出现朕心中希望的官民一家亲场面。”

    因此意思也很明白了。

    “杨首辅,朕希望你认可朕的想法,朕想王尚书去安排人行监察之权与锦衣卫全力彻查百官之品行,也是为这百姓、天下...不知可行否?”

    杨廷和心道果然,他也知道这对他们官员而言并不是好事,可他这个身份的人此刻可没有一点慌张。

    他是连争辩都没有,完完全全毫不犹豫的点头道:“陛下之意自然可行!无论是为百姓,还是为大明之财政....这乃利国利民的好事,臣当然全力支持。”

    “恩!”朱厚熜就知道杨廷和会这个反应,他直接拍手道:“好!好啊!如此大明的天下才能干干净净...那就这般吧。”

    这是小事,杨廷和肯定不会拒绝。

    而且此法也是朱厚熜为了国库考虑,为了他自己一个目的考虑。

    这个目的就是……

    当陆炳领着杨慎归来后,朱厚熜立马指向他笑道:“朕这侍卫也是有军籍身份,其父乃大明的锦衣卫....朕看他做这小小侍卫倒也屈才,杨首辅,朕要他跟着监察部门去做这事如何?”

    杨廷和这会才露出了然的眼神,上下了打量一下这一直被他不在乎的皇帝亲信。

    “臣自然谨遵皇意。”

    他心里:‘原来是打着这个算盘啊啊。’

    同时朱厚熜听完杨廷和的赞同后,他才看回王谅,“内阁既然已经认同此事,我想目前来看没有比你吏部尚书更懂百官的人了,你且安排人做此事,与锦衣卫,与朕这侍卫去……朕信任你,切莫让朕失望啊。”

    王谅可太兴奋了,他终于抓到能针对杨系政敌的机会了。

    这个没有亮点的大官,这会那是拿头就拜,“臣接旨!”

    杨廷和没有讶然,他最初就想到这个皇帝会安排何人了。

    阳谋啊,这真是连续的阳谋,怕不是这就是这小皇帝的真实目的了。

    陆炳从一开始就很懵,不过看到朱厚熜带着笑意的目光看来后,他也是想通了自己兄弟的真实意思,他赶忙行礼感谢。

    朱厚熜满意了,但他心里也在思索另一点。

    ‘要让他们明白这并非什么打压、清理杨廷和派系官员的手段,而是为了强行逼人站我的队呀。’

    这件事一开始朱厚熜就是打着借杨廷和的势,用皇帝之名让他必须同意这行大义的命令。

    如果王谅真的愚蠢的去清理政敌,那反而让自己和杨廷和关系恶化了。

    大礼议可还没结束呢,万不能因此出现更大变数。

    所以杨慎这人他还没有去在意,反而若有意味的和王谅说了最关键的一句话,“朕也是刚刚登基,这大明尚且没有彻底安定....可不能随意抓人,要尊明法,以常理断之。”

    坐回自己的椅子,朱厚熜最后严肃道:“若只是小错应好好询问,稍加惩罚即可,万不能最后导致群臣有异,致使大明江山不稳啊,朕可就拿你是问了。”

    殿内五人全楞了,明明是你说要抓所有贪污之辈,怎么还能说尊明法以常理断之后,还来句小错稍加惩罚?

    什么叫小错,什么叫稍加惩罚即可?

    王谅真是楞了许久,他似乎在揣摩嘉靖的意思。

    许久之后,他仿佛突然恍然大悟,然后低着头就一点也不敢表露自己现在的神情啦。

    陆炳几人也是思量好久……

    唯独杨廷和光明正大的对着朱厚熜一笑,他竟然也出乎意料的说:“陛下能这样做最好了,大明江山现在需要的就是安定。”

    明明他一定知晓嘉靖借此要的是什么,可他就是表现的丝毫不在乎,甚至还明摆着赞同嘉靖的小心思。

    其实也代表着这位首辅权臣满意了,他也表态了。

    你嘉靖要人,想人站你的队,你借老夫的势老夫也同意了……而你同样知道不能借此随意罢免、抄家老夫的人,这也证明你很明白事理,那就够了。

    这除贪官是为了国库,为了百姓的大事。

    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天大好事。

    他杨廷和怎么可能拒绝,他要的从不是和皇帝彻底的对立,他想要的一直都是为实现心中政治抱负的环境啊。

    朱厚熜也很满意到这今天这一步的结果,他成功了,他对亲信的陆炳有了安排,他让王谅也有了该为他做事的名头。

    很好,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