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明
繁体版

第十九章 杨廷和教子,放任嘉靖。

    杨廷和是一直在和小皇帝在进行斗争,可时至今日回头看,大抵不过是一些小手段,他的跪也好,他说的话也罢。

    终究只是还没认真而已。

    他拍了拍袖袍上不存在的灰尘,目光中是嘉靖和自己儿子的对话。

    “杨慎啊,你看起来果然一表人才,真是继承了朕爱卿杨首辅的英姿呢。”

    杨慎一直很懵,可他没有愣住,在哪里躬身道:“陛下言重了,臣不过是一介……”

    无论赞扬也好,无论是恭维也罢。

    杨廷和心里掀不起一点波澜。

    当最后朱厚熜和杨慎说完来自君主的嘱托后,历史上的屯门战役接下来也要迎来最大的变数了。

    所以五位臣子一同鞠躬,以礼作势告别天子时。

    朱厚熜唯独叫了王谅再等一等,杨廷和也没有什么神情变化,他拉着自己儿子几步就离开了这奉天后殿。

    “父亲。”

    “……”

    杨慎发现此时只有他们父子与毛澄三人,他也在刚刚才知道这新帝到底在搞什么鬼。

    他想不通一点。

    “陛下他和我们的关系并没有因为继承之事而恶劣,这....”

    杨廷和停下脚步,他冷漠的目光回头望来。

    杨慎心里有过惊愕,但嘴上还是说完了他的话。

    “关系在如此恶劣之下,他怎么还能在早朝结束和唤您和毛尚书而来,而且那个屯门被番夷占领的事,朝廷一早就在父亲您的安排下做了反应,他何至于因此来问罪父亲?”

    毛澄这时候看出杨慎不懂本质的样子,他笑着就要帮杨廷和教子。

    然而这位内阁首辅是一把扯住对方的袖子,转而看着儿子的眼睛出现了点点的失望神色!

    “用修,你是真不懂他君王的意思,还是在这里试图以‘提问’为父我来确认你的心思?”

    杨慎明显身体微颤了下,他似乎很惧怕他这个当了至少二十年权臣的父亲。

    “父亲,我只是....”

    三人的脚步又开始动,直至出了紫禁城正门后,他们才默契的听下脚步。

    毛澄这个人有心眼,但面对自己派系的首臣时,他是有点欠考虑的。

    他居然问杨廷和说:“为何非要到这里才说?首辅大人。”

    杨廷和又诧异的看他一眼,转而似乎意识到其二人和自己的差距...他无奈的摇摇头。

    “你们啊。”他又叹息一声,这会看出儿子可能真不理解皇帝的意思,他才肃然道:“这紫禁城终究是皇室的家,毛尚书...用修,你是为父的儿子,即使你还年轻,即使你仅仅为官十四载...可这都不懂吗?”

    “父亲?”

    十四年真的不少了,杨慎不明白他何异至被父亲这样说。

    杨廷和没给他提问的机会,直截了当的说:“这大礼议之事时,所有本官的所作所为皆是不予尔等商量,至此时,这嘉靖丝毫不在意此事还联系吾等....你们认为是为何?”

    也还是不等二人回答,杨廷和摸了摸他下巴的胡须。

    “屯门被番夷夺走,这就是大明诸臣的失策,也是我等臣子的过错,他这新帝的问责并没有做错。”

    杨廷和又领着两人向闹市走去,目标看起来是官邸方向。

    他边走边继续说:“本官曾经是那武宗的老师……本官是多么希望武宗他能做出一番事业,这大明也能在吾等手中光复永乐时期的盛世。”

    就宛若无比失望一样,杨廷和抬头看着天空,明明那太阳非常耀眼,但在他眼里却仿佛慢慢灰暗了。

    “可惜啊。”杨廷和想的其实和毛澄和他儿想的不一样,他们可能遗憾的是武宗身死,到头来胡闹的没有完成他们一众官臣的政治心愿。

    杨廷和却想到了更多。

    “有的人手伸的太长了,有的人...”他重点看向毛澄,这时候似是警告的说:“正德时期尚且无法以礼制君行,这新帝的心思,他的决心尔又能怎样干预?”

    大礼议重要吗?

    很重要,但又在某种程度来说不重要。

    他这会站立,直接冰冷目光的看着自己儿子。

    “用修,若一切都由为父教你,为父身死之时,你之后的路怎么办?”

    杨慎似乎感受到了什么,他不可思议的看着他这个爹。

    毛澄也将头低下去了,杨首辅的意思是指大礼议的本质,他该有一个清晰认知么?

    杨廷和不等他儿子表态,他这次却还是教了,而且说话很简单直接。

    “朱厚熜他明白政治上需要的是我们,我杨廷和也是这会他必须在意的臣子。”

    “这屯门战事,他贸然插手也并不过分...”杨廷和比他们清楚的也是这点,他认真的教育儿子,“一时的低头往往是最应该的,这战事无论是不是他嘉靖想借机得到什么,就如那什么抓大明奸臣的决策……这是我们‘臣子’必须去听命的。”

    杨慎是杨廷和亲儿子,他大致已经明白老爹的意思了,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而这屯门战事也是他要明白本质的,那毕竟是大明,是自己祖国此时面临的最大耻辱,异族夺了屯门领土啊!此时要的只有君臣一心的去面对问题!

    然而毛澄却比较直接,他纠结的是另一点,“可若陛下安排王谅去做那件事...”

    他是很烦这个武宗死时留下的政敌当吏部尚书,他干脆的咬牙骂道:“这种混账官员!当了半年吏部尚书,可曾展露一点该有的能力与作为?....他若是真尊那皇帝的旨意,肆意趁机去诬陷、抓捕我们的大明官员怎办?”

    杨廷和心里是有点看不上毛澄的,但实际来说,毛澄反而是大礼议事中最配合和值得信任的他亲信。

    他无奈的摇头,看着他道:“毛尚书,你与本官公事甚久,怎么你也能和本官长子一样不懂皇帝的真意呢?”

    毛澄似乎一愣,转而呆呆的看着这正德首辅。

    杨廷和三人慢慢走到道口,要与对方分别时,他才再度开口。

    “宪清啊。”他唤住要告别自己的毛澄,这是亲密的叫了他的字,对方也是有些受宠若惊。

    “杨首辅?”

    “皇帝是刚刚登基,他现在手里此时有什么?”是在告诉毛澄朱厚熜的孤家寡人现状,也干脆直接说——“我相信宪清你大概明白本官意思了,你是想要保住你的权势,你是想要大明官员在政治上保持此时的大方向。”

    说白了就是杨廷和知道皇帝到底在做什么,王谅是百分之百会趁机清理一些他们派系的官员。

    可!

    “还是那句话,一时低头不可耻,而且这是好事,这乃陛下想去揪出几个没有能力,真正在肆意贪污百姓之本的烂官决心!”

    好嘛,杨廷和说的斩钉截铁,也说的太好听了,就仿佛他真的在无比赞同嘉靖决策一样。

    可说到最后,他只道:“做官要向前看,我们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嘉靖和我们还没完呢。”

    可以说此时毛澄很惊讶,他惊讶杨廷和看的如此透彻,惊讶对方这最后一句。

    是不是...有点太敢说了?!

    杨首辅要一直抓着他手中的权势吗!

    毛澄思考几秒后,唯有拱手行礼,最终告别杨家父子。

    而杨慎在和父亲回家后,他想了想后还是假装不懂的说:“可父亲,陛下这样一搞,大礼议之事我们可不要面对更大的阻力么?”

    杨廷和没有出声,他只是瞪了儿子一眼。

    实际上杨慎能在死时被明熹宗时追谥“文宪”,其政治嗅觉和他爹基本无异。

    大礼议真的不重要,但他爹杨廷和为了给太后交代,为了他杨家的未来。

    这是必须要争的。

    小皇帝就算以此抓他派系的官员,也不可能让影响达到最大,最绝。

    他这首辅爹的意思很明白,嘉靖此举是可以放任的,因为就算其拉到很多站队他的官员,那也不过是一些没用的烂官。

    小人物改变不了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