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83:我靠种地发家致富
繁体版

第40章 干活的人选

    直到有一日,人们突然发现,在栖凤山的半坡上,搭建起了简易的工棚。

    有人说,亲眼看到他们的大队支书赵明泰,领着几个衣着光鲜的外村人在山坡上转悠。

    也有人言之凿凿的说,大队找了个有钱人,来赵营投资建砖厂,等选好了位置,就要进入动工的阶段。

    人们立时将注意力从赵卫国那里转到了砖厂的身上,心思涌动的人们,通过各种渠道打听,盼着能在砖厂找个活计,好补贴一下家用。

    这几天赵卫国蜡烛两头烧,根本无暇顾及外界的猜测,自然也没想到人们的心思。

    他抽了时间,将承包的荒地画了一副草图。

    这一片月牙状的土地,东边紧挨着龙潭河,西边毗邻着栖凤山,如一道月牙,正好将栖凤山拥在了当中。

    因依靠着栖凤山,地势也随着栖凤山的走向西高东低。

    据赵长兴所言,在古时候这里是一片林地,将地里的肥力吸的差不多,后来改成了梯田,也不见得增加多少收入,最多就是种些高粱,勉强顾得住种子和人力的成本。

    再后来随着洪水的冲刷,地里料浆石太多,留不住肥力,也保不了墒,这才被村民们嫌弃,荒废至今。

    赵卫国的初步打算是,先紧着东北角取土,挖上几个方塘。

    这个位置离砖厂的位置不远,离龙潭河也近,日后不论是引水,还是换水清洗鱼塘,都非常方便。

    靠着山坡的西面,离水源有些远,但胜在地势高,地面上不轻易受潮。

    回头有钱了,可以建上一排房子,既能当做饲养室用,也能用来储存东西。

    至于南边的那个尖角,离村子着实有些远,不论是养殖还是种植,地上一旦有了东西,免不了被人惦记,不如暂时撒上草籽,先空在那里。

    趁着午后的时间,他抽空去陈岗大队找了黄志强,将自己画的草图交给了他。

    问起了砖厂的进度,这才知道,黄志强请的烧砖师父已经住在了土坡上,已经开始准备挖烧砖用的砖窑。

    而烧砖机也已经向厂家下了订单,不出半个月就能送到,眼下就缺几个干活的人,等着赵卫国来张罗。

    赵卫国这才想起,砖窑的用人,也是他当时提的条件之一。

    他心里早有了人选,族里的大哥赵卫山有力气,又仗义,在同族里颇有威望。

    若是赵卫山愿意去砖窑上帮忙,其他的人,完全可以交由这位大哥来选。

    只是他要赶着去上夜校,许多事情一时没法完全对接,就想着等到明天从城里回来,先去赵卫山家里问问再说。

    见赵卫国心里有了主意,黄志强也放下心来,笑道:“老弟,这砖厂是你弄过来的,我可是赖上你了,你别想着拍拍屁股潇洒快活去了,这一摊子事儿就撒手不管。”

    赵卫国嘻嘻笑了两声,顺着他的话说道:“哪能呢,我还指着从你这里分红,总要看着砖厂红红火火才放心。”

    “眼下砖厂那边有俩人,一个是我们同村的三哥,他以前在砖窑上干过,会挖砖窑;一个是我从别的地方挖过来的烧砖师傅,能操作机器。你啥时候得空了,领着干活的人去一趟山上,让他们见个面混个脸熟,以后你就放心去夜校,那边的活儿让我三哥来安排就成。”

    黄志强点到即止,提了他的要求,看样子,并不是真想把赵卫国和砖厂绑在一起。

    赵卫国当即放下了心,承诺这两日之内,把人带到山上。

    他心里记挂着这事儿,第二日一大早从城里回来,顺路去赵卫山家里说了此事。

    去的时候,赵卫山正坐在自家的门口晒太阳,面前放着一副象棋,和对门的二叔赵长林激斗正酣。

    见赵卫国上门,赵卫山颇有些意外,请人进屋之后,又听说帮自己找了个活儿,不禁喜出望外。

    这刚过了惊蛰,麦子刚刚返青,地里根本没什么他看得上的大活儿,无非就是施肥锄草而已。

    作为一个男人,赵卫山看不上锄草捉虫这类小活儿。

    可这个时候,又没啥值得他出手的重活,是以天天闲在家中,忍受着家里媳妇的唠叨。

    听赵卫国说起砖窑上的活计,赵卫山如同遇到救星一般,只觉这位小兄弟平日话不多,人却很是仗义,有这样的好事,第一个就想到了自己。

    “大哥,砖窑上刚刚起步,钱可能会少一些,眼下是一个月十二块,等以后效益好了,肯定得涨。”

    赵卫山只顾咧着嘴笑,他每年在地里刨食,还顾不住一家的开销,更顾不住他的酒钱。

    一个月十二块可不是小数目,足够买六七十斤麦子,他自觉占了很大的便宜。

    没想到,赵卫国下面的话更是让他乐开了花。

    “眼下那边一共需要三个人,黄老板的意思是,还用咱们庄的人。我和兄弟们都不算熟,大哥,你能不能帮忙找两个?”

    这是个送人情的好差事,可惜只有两个名额。

    赵卫国知道,他在庄上没太多威望,这样的好事,同族里选谁不选谁,都要得罪不少的人。

    但这两个人选放在赵卫山的手中,就不一样。

    这位大哥处事一向公道,又待人亲厚,让他出面找人,别人也不敢有什么怨言。

    赵卫山自是一口答应了下来,当场推荐了两人,一个是他们同族近门的老七赵卫锁,另一个则是同村远宗的赵明臣。

    “兄弟你信得过我,我不能让你难为,在黄老板那边落不是。你尽管放心,老七和明臣都是干活的好手,决不会耽误事儿。”

    赵卫国也听庄上的人屡屡提过这两人,都是踏实肯干的汉子,当即和赵卫山约好,等后天中午,领着他们一起去山上,和黄志强的人照个面儿,算是去报个到。

    当晚在夜校里上完了课,隔天就是周末,第一周的夜校生活就这样结束。

    第二日早上,赵卫国没急着回家,趁着中午,将同宿舍的人拉到了校外的饭馆里吃喝了一顿。

    都是差不多岁数的年轻人,一来二去混熟之后,相处的很是融洽。倒是王红专和路清河两人,时不时为了几句话,争吵的面红耳赤。

    酒足饭饱之后,赵卫国告别了这一行人,先是去小吃店里买了一只烧鸡,又到供销社买了两瓶酒,一盒软糯的绿豆糕。

    结完账正要走的时候,他身边的那对母女也选好了头饰。

    小女孩刚挑了一个蝴蝶结,忙不迭地戴在头上,在母亲和旁人面前显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

    赵卫国的心莫名一紧,记忆一下子就跳到了穿越之前。

    他的父母在他十几岁离婚时,他的妹妹也这般岁数,大概就和大哥家的玉琳一般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