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世之风
繁体版

第26章 大、显、家、邦

    王乐本不叫王乐。

    在怀文县清江镇王圩村的族谱上,王显声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王家昀。

    和华东华北很多村落一样,王圩村王姓也自述明初自洪桐县大槐树而来,到清初,王圩王氏出了一位杰出人物,高中进士,被皇帝点了翰林,最后六十多岁以内阁大学士的身份致仕告老还乡,为子孙定下了“明登志远,大显家邦”的字辈排行,传到王乐这一辈,轮到“家”字,在王乐出生前,爷爷王大省早早就给孙子辈都定了名字,给他的,就叫家昀。

    王家昀为什么变成了王乐?王乐曾经问过爸妈,爸爸什么都不说,妈妈有一次说是爸爸因为自己名字里这个“显”字受了委屈,不愿意把这种委屈和压力再传到他身上,只希望他能快乐成长,所以给他起名王乐。爸爸在旁听着,只是笑笑,不承认也不否认。

    王乐身份证上的名字就是“王乐”,上学、工作也都是王乐,除了家族里的长辈,再没别人以“家昀”称呼他。

    王乐自己当然也只接受“王乐”这个名字,村里老人所说的致仕阁老的传说有几成真假他一直有所怀疑,原因就是小时候在村口玩耍挖坑烧火时,在那座据传康熙御赐毁于长毛贼的石牌坊仅剩的基石边挖出了钢筋。

    另外小时候仅有的几次爷爷回乡祭祖,对他的冷脸和毫无温度的“家昀”称呼让他记忆尤深,反感至今。

    今天不是他第一次向长辈们纠正并宣告自己的名字,但却是最郑重的一次。

    …………

    “家暄、家旸在城里出生长大,都还遵照家里规矩,就你整西洋镜!”王大省收回拐杖,对身后低眉顺眼的王显声呵斥道。

    “爸,别说那些了,孩子们都健康长大就好,家……王乐这孩子也不错,显声养育得很好。”大伯王显群劝王大省。

    “哼,文不成武不就。”王大省又继续说了一句,转头走向客厅,算是暂时放过王显声父子。

    王乐背对客厅中人,面对走在最后的爸爸做了个鬼脸,王显声轻轻做苦笑表情,拍拍王乐肩膀,两人一起走过来。

    王显名、王家旸赶紧让出位置,王大省在转角沙发正中坐下,王显群坐在旁边,王显声坐在另一侧,与他俩九十度相对。王显名还想坐在王显声旁边沙发最外侧的一点空当,刚坐下感觉不太得体,又讪讪站起,和王乐、王家旸一起搬小板凳坐下。

    王大省环视一周,最后停在王显声脸上,拐杖敲两下地板,说道:“你这次是为你儿子来的吗?你这么多年宽纵他,今天才结出了恶果。”

    王显声低头不说话,王大省继续说道:“没考好,可以读专科,就像显名,高考没发挥好来建南上专科,现在不也当上记者,吃上公粮了么。”

    王乐转头看小叔王显名,他面上稍稍露得色。小叔年纪介于自己和爸爸正中,刚过三十。爸爸退伍回家时,他刚上初中,那时奶奶病重,爷爷大家长做派,不问俗务,爸爸照顾奶奶的同时还要顾起他的吃穿住用。后来奶奶故去,爸妈结婚,他基本住在王乐家,直到高中毕业,考去建南,之后一直在此学习、工作、生活,一次也没回过老家。

    “再不行,让他马上就业也行,你们在老家生活不易,让他尽早赚钱,也是好事。”

    “家暄、家旸有读书的天分,就让他们读,好光宗耀祖,你儿子在这方面不如他俩,务实一些也好。”

    王家暄现在建南大学开学读大四,王家旸今年考上了师大,这些都是前世王乐到建南上大学之后才了解到的。

    “家暄也不怎么样,一直在抱怨马上要毕业了是出国还是读研都不容易。家旸是这回发挥得好,按平时成绩考不上师大的。”大伯王显群在旁说道。

    “爸,高考才是我的正常水平。”王家旸反驳,被王显群瞪了一眼。

    王大省当没听见没看见,继续说道:“你非要他上什么三本吗?每年好几万的学费,你们出得起吗?”

    “你不要指望显群接济你,你大哥为官一任,清廉是本色,他也还有两个小子要养——还要照顾我这个老头子,哪还有钱给你们。”

    王大省说完又敲一下地板,当作结束。

    王显声听到结束音,抬头看向王乐,王乐古井无波,转头向王大省说:“爸,我跟王乐这次来就是单纯看望您和大哥,没有跟大哥要钱的想法。”

    “那你还想让你大哥给你儿子改成绩不成?不要胡思乱想了,高考是很严肃的事情,你常年在怀文,底下人爱传些没边的传闻,建南虎踞龙盘,还是踏实一点吧!”王大省又恢复呵斥语气。

    “我没——”

    “爸,显声只是来看望您的,别多想了。今天咱们全家难得聚齐,今天晚上到建康饭店吃一顿,明天带显声和王乐逛一逛建南他们就回去了。”王显群打断王显声要说的话,三两句话把王乐父子两天的行程安排得明明白白。

    “建康饭店璇宫餐厅不提前三四天订肯定是没位置的,我托了人,加塞到今晚,显声你不常来建南,晚上可以好好尝尝他们做的淮扬菜。”

    “我们昨晚吃过了。”王显声想起昨晚王乐叫的客房服务,说实话并不吃得太惯。

    “昨晚吃过今天怎么也消化干净了,哈,二哥,你不知道,确实好吃,而且风景也好,整个餐厅会转的。”王显名没理解王显声的话,开了个自以为幽默的玩笑,接着边说边比划。

    王显声也了解释的愿望,只是笑笑看着对面三人。

    王显名看看左右,大、显、家三代人都在,一家人少有的聚齐的时候,想了想对大哥说道:“还差家暄。”

    “家旸,给你哥打电话,让他无论如何晚上都要抽出时间过来吃饭,地址就跟他说是我们全家上次去吃的那家餐厅。”王显声吩咐完王家旸转头对王显声说,“家暄跟他南大的同学开的公司,说是雇人玩游戏赚钱,我说他不务正业,他也不听。”

    听到“玩游戏赚钱”,王显声想说什么,又忍住了,看看王乐,奇怪他丝毫没表现出惊讶的样子。

    王大省极有大家长威仪,面对的又都是子孙,整个谈话都围绕他展开。他先是批评了王显声一通,转头又说起了和小区里某退休局长,某处长父亲结伴走路去后湖钓鱼的事,嘱咐王显群给他买某品牌渔具,王显群点头答应,他接着又讲起自己的钓鱼经,显、家几人插不上话,只听他侃侃而谈。

    就这么时间到了中午,午饭准备完毕,大伯母和保姆把饭菜端上餐桌,招呼就餐,几个人呼呼拢拢又都转移到餐厅。餐厅里王大省嘴上仍是不停,声若洪钟,敲个不停,直到玄关处传来声音。

    “怎么没等我就开饭?”王家暄人还在玄关换鞋,声音就传了进来。

    家暄、家旸两兄弟长得都更像母亲,只是家暄稍微多遗传了一些大伯的长相,戴副眼镜,身形挺拔。

    “这混小子,你不是说忙公司的事不回来吃午饭了吗?”王大省明显偏爱这个长孙,虽是责备,但也带着笑意。

    “这不是赶着回来陪爷爷嘛。”大伯母从角落又拿出一张椅子,犹豫要放在那,看家暄和王大省聊得正欢,看向坐在他左手边的王显声,王显声识趣搬起椅子向外挪,空出一个位置放下椅子,王家暄坐下撒娇似的说道,说完转头向左对着王显声,“二叔,欢迎来建南。”

    你好像那市长江大桥。王乐腹诽一句,就看到王家暄望向他,“你是二叔家小弟吧?听说你也要到建南上大学,你们学校也在大学城吧?有啥问题可以来找我,我还能罩你一年。”

    王家暄开学大四,的确也就只在建南大学城又待了一年,也确实“罩”他了,让他当了一年免费劳力。

    没等王乐回应,王家暄又转头向王显群,“爸,咱们今晚要在建康饭店请二叔和小弟吗?巧了,我们公司有场会议也约在了那里,我心想反正都是要去建康饭店,就先回家来了。”

    王显群惊讶道:“你们那个小工作室都做这么大了吗?要到建康饭店开会。”

    “唔……还行吧,这回是谈判。”王家暄夹了块蒸鱼,边吃边说。

    徐云波,这是天意,这回非得帮你不可了。听到王家暄的话,王乐心中想到。

    王大省看王家暄狼吞虎咽地吃着饭,眼中满是怜爱,转头对桌上其他人说道:“家暄还没毕业,事业就已经有小成,未来不可限量,家旸今年也考上了名牌大学,”显“字一辈从清江镇王圩来到了建南,下一辈家暄、家旸、家……肯定会有更大的作——”

    吱——呀

    一声椅子摩擦瓷砖的声音打断了王大省的话。

    王乐站起了身。

    “你要说啥吗?”王大省看向站起来的自己这个并不熟悉的孙子。

    “吃咸了,我倒杯水喝。”王乐笑着回应一桌看向他的目光,拿起杯子侧身从椅子间出去,到饮水机那里接水。

    去你的“大显家邦”吧。

    他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