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兴衰录
繁体版

第十二章 大地震动

    青阳观,虚平道长面带忧容。

    昨晚夜观天象,虚平发现东方竟出现荧惑守心的天相,心中一直惴惴不安。所以待今日太阳落山,虚平便坐守庭前,以翘起的飞檐为参照,再一次观起星象来。可一直到了下半夜,东方的那颗荧惑仍旧守在心宿之间,虚平心中不安更甚。

    岩洞里,杨林看着两鼎苦笑不已。按照之前的想法试了一试,却发现自己用尽全身的力气也只不过搬动半步,根本无力举在头顶。

    杨林心内自嘲:先前还得意自己聪明绝顶,想不到实乃愚蠢至极。

    柴火还能续上数日,有火还能苟活,若没了柴火,迟早将困死洞内。唯一的办法就是穿行水道,可又不知水道长短,万一那口气在途中耗尽,就只能做个溺死鬼。

    这鼎从何处来而来?洞内并无人迹,不可能凭空生出来。洞顶皆是岩石,处处查遍,也无向上的孔穴,故此这鼎无非从这两条水道进来。要么从进口进,要么从出口来,可究竟从哪个口进来?

    杨林又仔细回忆起来,当初被漩涡吸入时,自己便失去意识,到醒来时,身处斜坡水边。于是便有了大概判断:河面漩涡连接进水道,将自己带到此洞。而自己能醒来,说明溺在水中时间不长,不然早就浮尸水上。故若逆流而上,便定能离开此地,但凭着腹内一口气息,究竟能否顺利逆水而出?

    若选择从出水道出,将沿水流去向哪里?顺流而下,快是能快一点,但天知道水道长短,万一出水口只通到地下暗河,憋死途中,恐怕将来也未必能浮尸水上,让人得见。

    两难之中,杨林一筹莫展,只好又坐到了火堆前,拿起一根枯枝拨弄起火堆。也不知过了多久,杨林抬起头,心中有了初断:不管从进水道出还是从出水道出,总可以先试上一试!

    于是杨林扯过僧衣裹在了头上,便走向坡下,迈进了水里。待摸到进水口时,便吸进一大口气,随后闭紧口鼻就钻进了水道口,又伸出两臂,差不多正好触碰到通道两侧,便往下探了探脚,见够不着底,就没敢往下潜。

    两手抬起,探到水道顶部,云林发现道顶相对光滑,不像洞内岩石垂立,便往前伸去,发现水道顶斜着往下延伸而去。可再往前下去就愈觉困难,因水力浮着身体,不易往下潜去,杨林只好折身而返。待到岸上,又寻了些大点的石块,塞进怀内,便又回去潜了下去。

    这次怀里有石头配重,再往下去便容易了不少。约莫往下斜行了两三丈,仍不见水道尽头,杨林觉得腹内气息差不多用了大半,便折回头。

    接下来又在出水道试了两次,出水道不像进水道那样往下倾斜,而是平直向前。沿着水道往前行了五六丈,等气息耗用了过半,便返回岩洞。可在第一次折返时差点呛了几口水,原来顺流而下,行得容易,逆流返回,却比想象的艰难,幸亏水下能隐约看到洞内火光,否则真不定能出得来。

    经过对两侧进出水道的查探,杨林心下茫然,叹道:恐怕要困在此洞矣。

    .......................

    青阳观,虚平道长还在望向夜空,正在莫名忧虑之中,突然大地震动。再看去,院内的松柏也摇晃了起来。紧接着身后屋顶的瓦片纷纷掉落,砸在地上啪啪作响。

    虚平定了定神,只见院内的香炉晃来晃去,最后倒在地面,又见地面如水波起伏,硬生生被撕裂开了一道口子。接着又听见身后传来屋梁断裂之声,虚平转身一看,房粱折断,墙壁已歪。很快,不远处山上又传来巨石滚动之声。

    虚平道长大惊失色。只见其一个箭步冲向摇摇欲坠的大殿,拎出两个浑身颤抖的小道童,又返了回去收拾典籍。就这样,虚平在观内各处进进出出,等救下所有人,定下心来再一看:遍地残垣碎瓦。

    而大地震起的那个时刻,百骨滩附近的那处岩洞也同时晃动了起来。杨林正在惊疑之时,一块巨石从洞顶脱落,直接砸向两鼎,把那两鼎砸个稀碎。杨林见状暗道:“可惜。”

    不等其伤怀,又一块石头从顶上坠下。

    见那石头只奔着自己头顶而来,杨林只得一个闪身,耍了一个狗吃屎式,纵到一旁。刚抬头,再见头顶碎石接连落下,只能手忙脚乱躲到岩壁之下。待连滚带爬缩进了角落,杨林却觉察到身后有岩壁推来,回头一看,只见岩壁已经开始断裂坍塌,惊道:我命不久矣。

    若待在此处,只能等死。杨林狠心壮胆,抓起一些碎石揣进衣内,便扎进了左侧水中。待摸到进水道洞口,便浮出头,深深呼一口长气,随后潜入了洞口。

    杨林在黑暗的水道中向前摸索,尽量快速地下潜,一直逆水行进了五六丈,仍旧摸不到道顶尽头,心内不免有些慌乱,竟然吐出了一口气,更加惊恐。

    此刻再转身回洞,腹内剩余的气息已经撑不过去,况且即便能回到洞内,此刻岩洞是什么情况也不得而知,杨林只能硬着头皮,凭着这半口气走到底。便加快手脚划动,继续向前,又行了数丈仍摸不到尽头,随着腹内可用的气息越来越少,杨林的心里也越来急。

    又向前行了数丈终于摸到了一处岩角,杨林伸头睁眼向上看去,却不见水上光明,此刻气息已然耗完,心道:我命休矣。最后则扯开衣襟抛掉怀中石块,以期将来能让自己浮尸水面,随后便失去了意识。

    法华寺,因地震来袭,藏书楼被震塌。释源在楼塌之前抱出了两箱梵经,之后弘文、弘武两师兄弟赶了过来,随释源一起抢救废墟内的原经。三人穿过熊熊大火,来回折返数次,终于把抢救了大半。

    待清点好书册,望着废墟,释源不由叹道:“十三年辛苦竟致半废,更有不少原经尚未翻译便遭损毁。可惜!可惜!”

    平日里焚膏继晷、废寝忘食,可如今翻译出来的经文焚毁了大半,即便有宫中存档,但开口向天后索要的话,将要付出什么代价?

    况且原经自天竺奉请而来,来回两三万里艰险,如今却损毁了部分,原以为译经大愿很快便得圆满,而现在将何其难为?

    两日前心爱的徒孙遇水失踪,释源虽未明言,但心内的焦急,骗不了他自己。连番三个打击,释源满面凄容,悲戚之下,竟喷出一口血便栽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