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兴衰录
繁体版

第十三章 逃出生天

    昨夜的地震震倒泗水无数房屋瓦舍,压死数百、砸伤上千百姓。如此一来,可谓全城处处缟素,家家啼哭。

    泗水县衙。门匾已掉落在地,衙堂也损毁了一角,堂内的官椅上坐着平常难见肃穆的郝全应。

    只见郝全应对着堂下坐着的邮使道:“天使昨日刚到,还未曾好好休息,便受此惊扰,实乃本官罪过。只是今晨地震,泗水损失惨重,本官身负抚民之责,近日恐怕无暇招待天使。”

    那邮使笑道:“无妨,既是大人忙碌,我也不便过多打扰,只是这征召释源入京之事,还需大人多多费心。”

    郝全应道:“大人放心,你我都为天后效力,理应勠力同心,只有说服那释源去神都觐见,方彰显你我之功劳。”

    那邮使点了点头,又交代起:“皇帝病重之事,此地只有你知,不能进第三人耳矣。”

    昨日二人同赴归仁寺宣召,但释源以译经未竟为由,再次婉拒天后的招揽。这两人知道释源的地位,拿他没有办法。但今日凌晨地震,天崩地裂,导致人心惶惶,这两人怕受天后迁怒,也免不了慌恐。

    ............................................................................................

    归仁寺僧寮,释源正歪躺在铺上,其脸色苍白,紧闭双目。弘文则在一旁侍弄汤药。

    弘武心急如焚,向弘文问道:“师父历来康健且有神功护体,怎会突然病倒?”

    弘文回道:“近年来师父倾心译经,已耗尽了心血。这地震一起,多年心血付之一炬,另外秋林至今也是杳无音讯。师父病倒,多是于此。”

    待释源悠悠醒来,虚弱地对着弘文问道:“法坛起了没有?”

    见弘文摇头,法袁则交代了一句:“别耽误了为亡者超度。”

    弘文点了点头,心道:“看来是师父心疼秋林更多些。”

    .......................................................................

    泗水河上,一个渔夫正撑着小船在河上打鱼。早上的地震,震得河水浑浊,鱼虾都被呛了上来,便想多捕几网鱼,好多卖几个铜板,家里还有两个幼儿嗷嗷待哺。

    渔夫正在水上仔细找着鱼窝,却瞧见不远处水草丰茂的岸边趴着一个东西。

    待其划近了瞧去,发现居然是一个少年!

    这两日泗水两岸漂着不少浮尸,凡捞起一条尸体,都可找官府领赏五钱银子。所以在渔夫眼里,这尸体乃是银钱,可抵数日辛苦,简直就是财神,何来晦气之说?

    于是渔夫靠上前去,拿起船篙想把这具浮尸拨到船边拴上。结果船篙刚碰尸体,居然看到尸体扭动了一下,吓得船夫一个趔趄便掉入水中。

    渔夫定了定神,则赶紧游过去,然后架起那人便往岸边拽去。

    等到了岸上,渔夫跪在少年身旁按其胸腔,见其口鼻挤出水沫,又将其倒置以控出肺管之水。

    不一会儿,那少年便悠悠醒来,咳嗽了好一阵才停了下来。

    抬头看到眼前的渔夫,那少年问道:“你是谁?”

    渔夫回答:“我姓丁,是这附近的渔夫,一直在这片打渔为生。”

    那人又问道:“这是哪里?”

    这渔夫虽没了那五钱的捞尸银子,但毕竟救了一个人上来,倒也不恼火,见这这人神智不清,仍耐心回道:“这里是泗水河。”又指向北面一个村落:“那边是丁家庄,向东大概十八九里地,便是泗水县城。”

    那少年坐在地上清醒了片刻,便起身拜道:“多谢丁大叔相救。”

    渔夫摆摆手,笑道:“常听庙里的和尚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了你上来,比得了五钱银子都高兴哩。”

    那少年拜了又拜,便要告辞向东行去。

    “你这个小年幼,刚落了水,正虚弱着。要不我送你一程?”渔夫有点不放心。

    “感谢大叔救命之恩,小子已经无事。”那少年说着说着竟笑了起来,对着渔夫拜了再拜方转身东去。

    只留下渔夫在那里诧异:“这哪家的毛头小子,落水差点淹死了,竟还能笑得起来,莫不是脑子里进了水?”

    这小年幼便是杨林,其经历可谓九死一生。

    能重见天日,杨林欣喜若狂,便沿着堤岸一路向东奔跑了起来。

    跑着跑着,杨林纳起闷来:“以往身骨虚弱,快走几步都要气喘吁吁,现在跑了一两里,竟不觉疲惫。难道是在洞里吸了仙气吃了灵果?可唯一吃的那条鱼只是条普通的黑鱼,也只不过个头大了一点,不见异常,难道是跟那梦境有关?”

    想不通便不再去想,杨林依旧欢快地往东方奔去。

    一路上看到无数树木斜倒、房屋坍塌,杨林打听了一番才知道正是凌晨地震所致,因担心着寺里的师长们,又加快了脚步。

    不到半个时辰,杨林就来到了归仁寺下,只见归仁寺山墙歪倒,山门破损,寺里还有多处冒着余烟。

    杨林正要扣响山门,身后却传来一个声音:“是杨林师兄?”

    杨林转头一看,原来是秋林和景泉。这两人满脸戚容正担着一桶水上山。

    景泉一见是杨林,便惊叫跳起,也顾不得辛苦挑上来的那桶水,扔掉扁担便往寺内冲去,边跑边叫:“大师兄回来啦,师父,大师兄回来啦!”

    而留在原地的秋林上了前去,紧紧地抱住了杨林。其面上垂泪,哭道:“大师兄,这些天,你跑去哪里了?”

    ………………

    释源正躺在铺上静养,却惊闻失踪数日的杨林居然归来,连忙起身要下床。

    两个徒弟则赶紧上前扶住释源,弘文道:“师父稍安勿躁。”又吩咐弘武:“你快去把他领过来。”

    待弘武见到了秋林,两眼泛红,便一把将其搂进怀中,道:“你小子去哪了!”又松开,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见秋林头发凌乱衣不合身,但精神十足,心道其没遭罪,终于骂道:“你去哪厮混去了,害得师祖担心。”

    杨林面露苦笑,道:“武师父,这几日说来话长。”

    等杨林进了屋,见其完身归来,释源连连点头,微笑道:“好孩子,你回来了。”

    听得这一句轻嘱,见师祖身体虚弱却面带关切,杨林抽泣起鼻子,直到忍不住便号啕大哭:“师祖,我差点回不来。”

    弘文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于是杨林就讲起了这落水以来的遭遇。

    待杨林将所有经历一一道来,病榻之上的释源则陷入了沉思。

    其思索了一会,便对榻下的三人道:“此事或事关重大,你们暂不可相告与人!切记!切记!”

    弘武心中纳闷:“以前也遇到过一些私密之事,但未曾见过师父如此慎重,今日杨林不过是被困岩洞三日方出,有何重大干系?”

    虽都有疑惑,但两个徒弟依旧点头称是。

    杨林却看向释源,问道:“师祖,要是秋林和景泉他们问起,我也不能说吗?”

    释源道:“你就说落水后第二天在岸边被一渔夫救起,但身子骨弱,便歇息了两日,养好了身子方才回寺。若有其他人问起,你也作此回答。”

    释源又对这弘文、弘武吩咐道:“今日起,不管你们去哪,都带上杨林。待我痊愈之后,把杨林带过来给我瞧一瞧。”

    说完,释源闭上眼睛盘起腿,结了一个禅定手印,便开始内修疗伤。

    ...................................................

    下午,郝全应带着那邮使再次登寺拜见释源,只是见其病重,实在无法催促,便对弘文、弘武安慰道:“两位师父,大师虽偶染小疾,但功力深厚,指日可复。只不过如今这归仁寺毁得不成样子,已非译经的清静之地,还望待大师康复之后,去往神都,天后已备好宝地,以待大师入驻。况且在洛阳,整理宫里的经文存档也便宜些,还请两位师父过几日能多多劝导大师。”

    弘武道:“大人的好意,我定会转告师父。”

    回衙的路上,郝全应与邮使道:“那释源确实是病了,但只要他想拿到宫内的存档,就必须进京。你我总算能给天后一个交代。”

    那邮使点点头,但并不知道今日归仁寺一行,郝全应对另一极为隐秘之事起了疑心。

    ..........................................................

    青阳观密室,守平道长打发走前来禀告归仁寺情况的道童后,便盘算了起来:那杨林失踪三日,如今却安然回寺,并且看起来比以往病恹恹的精神了不少,倒是因祸得了福。只是离别三日,为何前后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