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梁开局遇上逃荒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汉子

    “给条活路吧,大人!”

    那大汉哭丧着脸,用一种近乎哀求的语气望着那些士卒,“小人的娘子死了,阿公死了,到最后连老娘也死了,小人就剩下这么一个孩子,万万不能再有闪失了啊!”

    “大胆狂徒!快放开大人!”一名机灵的士卒立刻上前抓住了那大汉的孩子,怒目圆睁地与其对峙了起来。

    汉子死死扼住赵却喉咙,手中赫然是一把生锈的柴刀,见状他顿时眼神充血的望着那名士卒,“放开我儿!”

    “你先放开!”

    感受着这男子越发激动的小臂肌肉,还有那不依不饶的士卒,赵却连想要杀人的心思都有了。

    这混蛋是不是等不及想让我死了,连谈判都不知怎么谈!

    “赶快把人放开!”赵却可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他伸出双手让大汉能看到自己的动作,“你先别着急,听我说,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一边说着,赵却还一边瞪了一眼那还想说些什么的士卒,见状他只好听令将男人的孩子放回。

    “你别激动听我说,我是医生……就是大夫,是朝廷派我来赈灾的,刚刚用的乃是……独特的秘法,可以让人永远不受天花侵袭。”

    “大人莫要哄骗我了,前阵子有人往村中送过药了,根本就没用!”

    要不是被控制住了,赵却都想狠狠拍拍自己的大腿,这人居然还挺难骗,绞尽脑汁地想着办法,他忽然脑中灵光一显。

    自然不会奢想用道理解释明白,不过参考之前郭慕侠和沈安安的反应,对这些更信奉封建迷信的百姓来说,神秘的仙法和巫祝手段相比于官府有时候会更加靠谱一些。

    想到这里他连忙将语气变得庄重肃穆,“本想用凡人的方式与你接触,可没想到换来的确实你如此愚昧的行径,不装了,本座乃是紫府州仙人的弟子,此次出世正是为了天花而来。”

    赵却心中叹了口气,怎么也没想到来了异世界,自己居然首先要当好一名神棍。

    “你若是不相信,我可拿出仙家宝物让你一观……”说着赵却缓慢的将手深入衣袖中,慢慢的掏出了一个小小的圆圆的事物,放在了男人的面前。

    一道微弱的光芒映射在汉子脸上,他下意识的转头望去,只见那小巧的事物里里竟然封印了一张人脸,定睛一看他才发现,这人好像是……自己?

    站在前面的几名士卒被赵却的手挡着看不清那手里的东西,可他们却清晰地看到了男人的表情由疑惑转为震惊,再由震惊变为惶恐,接下来让人瞠目结舌的一幕便发生了。

    只见那原先吹胡子瞪眼,闹着要玉石俱焚的汉子居然诚惶诚恐地将赵却放了开来,接着扔下柴刀退到了一边。

    见状那两名士卒立马扑上前来一人将赵却护在身后,另一人控制住男子,然而等赵却安抚下砰砰乱跳的心脏之后才发现三人的眼神俱都整齐地望着自己。

    淦,还都挺好奇是吧!

    默默将镜子塞进口袋,赵却忍住了一人踹一脚的冲动,将表情转化为了职业性的假笑。

    看着有些惊惧萎蔫的男人,赵却撸起了自己的袖子说道:“看,这便是我的疤痕,你且放心,若是没有把握,我也不会对自己动手。”

    “是,是,小人信了……”

    可望着男人那愁苦的面色,怎么也不像是信了的样子,赵却此刻也有些生气,不由怒道:“你那是什么表情,都说了不会骗你!”

    “小人不敢,小人真的信了!”赵却抬头看着那大汉哭丧的脸,却听他说道:“小人只求大人……不,只求小神仙把小人的魂魄还回来……”

    说罢他便一脸乞求的望着赵却的怀中,仿佛赵却口袋里的是他的身价性命一般。

    见状赵却顿时愕然,反应过来便叹了口气,此刻他有点后悔使用这种方法了,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实在太过愚昧,甚至愚昧的可怕,赵却觉得只是平常的事情,可在他们眼里却像是神迹。

    想到这里他忽然一身冷汗,陈胜王的前车之鉴,让朝臣和君王们对妖言惑众之人的处罚极为严厉,动辄就是连坐,若是自己也被当成……

    想到这里他立马给自己定下了标准,紫府州可以跟仙人和神秘有些若有若无的关系,毕竟那只是口说无凭,但自己决不能成为活着存在的仙人!

    于是胡诌几句哄好了这汉子,赵却立马给那孩子脱下了上衣打算接种疫苗,然而这一脱赵却才发现,这孩子穿的棉衣竟然如此单薄!

    ……不,这根本不是棉衣,粗布制作的单衣甚至还有不少破洞,全靠几团干草还有不知什么动物的毛羽保暖!

    没错,这个世界的大梁还没有发现棉花的保暖功用,虽然早就有了棉花的踪迹,却仍然仅限于边疆地区少量种植,普通百姓御寒要么靠皮毛,要么就是最简单的方法——多穿几件。

    捏着小男孩的单衣,赵却叹息了一声,从怀中摸出约莫一两的碎银递给了男人,“给孩子买点衣服穿吧,快过年了,别生了冻疮。”

    那男子闻言有些恍惚,似乎从来没见过哪个“大人”没有勒索百姓,反而施与援手的。

    不知哪来的胆气,他竟然接过了那碎银,接着便是鬼使神差地问道:“大人,我们还真有明年吗?”

    ……

    小药童正在跟李午做着疫灾总结,只见一沓沓厚厚的草纸上,全是秀气而又工整的字迹,一看便是心思细腻之人的杰作。

    “不错,记录详尽,用量准确,药方增减也有自己的见解,敢问令师何处高就?”

    小药童闻言憨厚地摸了摸脑袋,“我师父他老人家是问春堂的谢大毛,人家都叫他谢老三。”

    “呃……”李午尴尬的轻咳了一声,“虽然不是名师,可想来也有独到之处……”

    “是啊!师父调的耗子药,还从来没有不灵的时候,只是我一直都学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