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梁开局遇上逃荒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交锋

    跟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两人相比,赵却却截然相反了,一双疫情时留下的卫生手套,一个n95口罩就解决了问题,毕竟他接种过现代科技研制出的高效牛痘疫苗,不用担心感染天花之外,这些准备已经足够应付日常的卫生问题。

    李寒酥和陈轩两人却彼此皱了皱眉,这番造型可是医家专门人员给他们弄的,权威性直接达到了顶级,可眼前这人却如此简陋,属实是让人有些怀疑水平。

    没有察觉到二人诧异和打量的目光,赵却很自然地骑上了一名骑士送上来的健马,接着从口袋里掏出护目镜戴好。

    “我们走吧。”

    余下众骑士皆面面相觑,这人好不害臊,秦王和统领在此,竟敢反客为主发号施令,一个个的都目光不善地望向赵却,看那样子简直像是要吃人。

    其实不光是他们,赵却也有些发怵,被这些杀人无数的悍卒盯着,他第一次亲身实际地感受到了那些武侠小说中描写的杀气,人群环簇之下,他竟然感觉如坠鬼域,但为了维持高傲人设,他只得打碎牙齿往肚里咽。

    陈轩见状嘴角冷笑了笑,眼神忽地往旁边示意了一下,马上就有一个虬髯大汉站了出来,他握着马鞭直指赵却,怒吼道:“大胆!竟敢轻慢殿下,还不下马请罪?!”

    看那样式颇有拽赵却下马的样子,其实陈轩早就就怀疑赵却的身份了,先前那次不过是包正希在旁,他不好发作,不然容易被人说是跋扈,可今天全是自己人,他没了约束自然便想试试赵却的成色。

    赵却在强撑倨傲,眼看那人打马过来,他只能下意识握住袖里的手电,暗暗期望电棒的效果能起作用,然而那大汉身形健硕无比,看着就不像是能轻易解决的货色。

    那大汉仍旧气势汹汹没有改变的迹象,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那缓步逼近的大汉居然突然停住了身体,原本正常的面色也开始变得异常潮红,就好像窒息一般!

    与此同时,众骑士座下那灵觉的马儿们也像是察觉到了什么,纷纷开始人立而起,兀然地嘶鸣起来,那焦躁不安模样简直就像是遇到了什么洪水猛兽!

    仓啷一声,只见那李寒酥忽的拔剑而起,勒住马匹的同时紧紧将陈轩护在身后,他目光森然地望着赵却租来的民房,那如临大敌的神情陈轩还是第一次看到。

    “保护殿下!”

    除了被那杀气笼罩的汉子,余下几人包括陈轩俱都奇怪地望向这位平时只会露出镇定色彩的少年统领,很显然,武功还没到家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于是空气就这样诡异地凝滞下来,好在玄甲军令行禁止极为出色,饶是看不到目标,众人也纷纷安抚好马匹将陈轩护在中央,看那样子竟是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良久,屋中传来一阵笑声,听声音是个老者,“哈哈哈哈,好俊的内功!年纪轻轻武功就有如此造诣,果然天下英雄出少年啊,老夫却是枉活了几十载。”

    “顽徒心思纯良,只是不知礼数,还望各位不要见怪,眼下和衷共济铲除天花才是紧要的。”

    李寒酥悄悄冲陈轩比了个口型,陈轩看得清楚,那分明是“我保不住你”,他眼神缩了缩,接着很自然地作了个揖,“老前辈所言甚是,底下人不知轻重竟然怠慢了贵徒,请前辈恕罪。”

    “无碍,小事罢了。”

    话音落下,屋内便没了动静,没人知道那个声音的主人是否还留在原地,只是先前那窒息的大汉突然恢复了行动,此刻就像是脱水的鱼儿,正张着大嘴剧烈呼吸着。

    赵却见状松了口气,心中有些感动,师傅为了给自己撑腰,这番行动可算是为得罪了皇室,都说侠以武犯禁,这可是极为忌讳的事情。

    武者无论怎么强大,在面对国家机器时都是无力的。

    所以自己就更不能辜负师傅的心意,略微整顿下精神,他横眉冷对着此刻有些灰头土脸的玄甲军士,“诸位官老爷,越晚出发,天花就越难克制,若是无事,还请快些带路。”

    那领头的军士是个机灵的,闻言立马带头而去缓和着这剑拔弩张的气氛,陈轩带着众人则是面无表情地打马跟在身后,就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只有旁边殿后的李寒酥一直作戒备状护着他。

    一名着穿寻常甲衣看似是心腹的士兵靠向陈轩,“大王,要不要奏请陛下让密谍司的人来盯着?”

    “不必了,这样的高手密谍司只有一位,其余的人来,不过是让人看笑话罢了,走吧。”

    虽然不知道这老者的武力如何,可陈轩对李寒酥的本事却是了如指掌,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他亲眼看见还未弱冠的李寒酥在囚笼中斗杀了一只猛虎,更可怕的是他居然没有用任何兵器,仅仅是赤手空拳,连那两柄削铁如泥的短剑都未曾用过。

    如今过了七八年,陈轩绝对相信李寒酥的功力已经上升到了一个骇人的境界,可即便是这样面对那老者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注意不是怕输,是没有把握保住陈轩,这样看来两人的功力怕是到了极为相近的境界,凭直觉很难分出伯仲。

    就这样,伴随着稍显尴尬的气氛,一行人路上缄默着,郑村离京都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不出两个时辰便抵达了郑村十里外的防线,驻守在这里的军士早已得到命令,远远便开始迎接。

    领军的乃是个有些发福的将领,当然,领军是领军,一旁穿着身文官官服的瘦高中年人才是真正的话事人。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梁朝的文武制度,由于这些年面对金人频频失利,兵家的威望每况愈下,作为名教最大的竞争对手,兵家失势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名教一家独大,尤其这几年竟有些鲸吞之势,连武人带兵打仗都需要文人督军,美其名曰“刚柔相济”,行的却是大权总揽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