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梁开局遇上逃荒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意外

    一群人下了马,那约莫四十多岁的清瘦中年男子便上前见礼,“下官苏裘,见过秦王殿下。”

    “免礼,父皇这几日白发添了不少,多亏苏大人尽忠职守寸步不离,父皇夜里才能安眠。”

    苏裘闻言立马双眼含泪,朝皇宫方向做了个揖,说要为皇帝他老人家鞠躬尽瘁云云,看的旁边的赵却一阵茫然。

    这说哭就哭的演技,您真的不是影帝转生来的吗?

    双方寒暄过后,陈轩立马介绍起了一旁的赵却。

    “这位便是父皇密旨派来诊治天花的……奇人赵却,出身隐世门派,还望苏大人多多照看,这几日若是有什么需求尽量满足。”

    苏裘点了点头,朝赵却礼节性地示意了下,见他如此年轻先是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随即便感叹道:“后生可畏啊,小郎君年纪轻轻居然有如此之才,实乃社稷之福、大梁之幸。”

    头一次被这种“寒暄”对待的赵却有些不大自然,但无奈,进入这个时代总归要入乡随俗,于是他别扭地抱了抱拳,谦虚道:“您过奖了,小子浅薄,还有待提高。”

    苏裘这才满意地捋了捋胡须,大梁人……不,应该说历朝历代以来,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就发自心底的喜欢谦虚,哪怕是权倾天下的帝王也要谦称一声寡人。

    当然,喜欢谦虚和真的谦虚却是两码事,喜欢谦虚是病态的,因为总要把多的说成少的,少的说成没的,就譬如说前朝的一名边将就是如此,“谦虚”地将城中损失少说了五成,朝中对此多有嘉奖,以至于外敌侵入之时还做着梦兵精粮足的美梦,等大军压城之时就只能徒呼奈何,导致一代王朝就此戏剧落幕。

    甚至这事还引起了后世兵家衰弱的开头,每每有德才兼备之人出世却时常被人诟病,可讽刺的是,以此攻击的那群人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还拿着这种病态当作品性,以至于久而久之谦虚竟然跟才能画上了约等号,仿佛有没有才能是其次,够不够谦虚才是重点。

    就这样,似乎是得到了极为满意的答复,苏裘面貌变得极为和善,又说了几句之后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一般说道:“对了,前日医家来了位医者,说是得了陛下的准许前来亲身试药,你们这些年轻人都是有志气的,老夫老咯……”

    陈轩闻言有些惊奇地问道:“不知是医家哪位高徒,若是事后无恙,本王亲自来迎。”

    “是蔡公的弟子,李午。”

    陈轩有些感慨地叹了一声,“不愧是医家魁首,居然有如此胸襟!”

    赵却也对这位舍身取义的医家医者有些好奇,于是很快他便看到了这位魁首的弟子。

    李午是个年纪二十七八不到三十岁的年青人,别以为这是老的,作为医家的弟子,不仅要学习浩如烟海的医书,还要在朝堂上有立足之地,这般年纪已经是不俗。

    要知道大梁选官的平均年纪几乎就在27上下,在大多数人才刚起步的年纪,李午已经官居七品,固然有医家魁首之徒的便利,自身的出类拔萃也是肯定的。

    由于是官身,李午的架子也是十足,看到赵却时只是望了一眼,看着他作揖见礼也没有举动,只是轻声说道:“如若无事,便早日进村罢。”

    这人还怪高冷的。

    赵却心中一笑,这样的人前世他遇见过不少,不是恃才傲物,就是闷骚,后者好办,时间久了就会露出本性,前者也不难,只要你展露出比这人更高的才华,他也就没有了自傲的底气。

    赵却自信凭借着自己领先了上千年的知识,虽然在专业领域比如开药诊脉的方面不如,但是生理卫生知识这一块绝对能让这位骄傲的才子领教一番。

    陈轩作为皇子自然不会以身涉险,李寒酥是密卫统领,也不会加入小队,所以赵却的队伍就只有李午四名军士还有他自己组成。

    当天中午一行人便出发,由于山路险峻,几人只能依靠步行,四名军士脸上都长着麻子,显然是从军中专门挑选出来得过天花之后的幸存者。

    赵却背着自己的背包,他们则是帮着李午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当然,里面自然不是衣褥被套和吃食,乃是医家的独门器具及药材。

    由于这一路通往郑村的道路及其复杂,又没有熟人带领,一行人走的极为艰难,李午哪里吃过这种苦头,作为一名养尊处优的官员,他出入皆是随从跟随、马车代步,是以刚走了不过几里的山路小腿便有些打颤。

    他咬着牙,不愿叫人看出疲弱的样子,挣扎着抬起头望向前面的赵却,却发现赵却居然健步如飞,若不是前头有人领路,恐怕早就跑到了最前方。

    这人难道就不累吗?

    他怎么知道赵却前世经历了太多徒步运动,别说是爬个山,就是全马也跑过十好几次,虽然现在体力回到了少年,可那些省力的技巧却早就熟稔于心。

    李午心中不服,想要振作一番跟紧上去,然而早就透支了体力的肌肉这时却发了难,陡峭的山路上,只见他左脚一软,鞋底与地面顿时发出了剧烈的摩擦声,接着身子也猛地向后坠去——

    由于山路是斜面,这要是坠落下去绝对会被崎岖的碎石当场扎成筛子!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名士卒突然一跃而起,一手抄住了李午脖颈处的衣服,同时一个前扑扑在地上,身体承受着地面石子的割伤,竟然硬生生地拉住了李午下落的势头!

    “李大人!”

    几名士卒和赵却这才知道不妙,连忙跑过来将两人扶起,那三名士卒如丧考妣一般争相围着李午查看,摸索了半天才从手腕处看到一丝细小的划伤。

    就在几人松了口气之时,只听扑通一声,竟然是先前那名出手相救的士卒兀然倒地,几人将注意转回,这才发现这人的肚腹已经被地面上尖利的石块划开了一道长达几十厘米长的伤口!

    鲜血淋漓之中,一截青色的肠子隐隐出现在众人的视野当中,让众人在阳光照耀之下,也只觉满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