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苟住,老子要一路无敌
繁体版

第二十章、邱盖

    大梁百姓无事时最爱瞧热闹,眼见着这边有稀奇事,很快有吸引了大群百姓驻足观看。

    人们一边看,一边在心中猜想,那红布遮盖的究竟是什么。

    既是红布遮盖,多半应当是喜事,看那红布下的轮廓,似是牌额,人们立即想到以前见过的表彰节妇的官府牌匾。

    莫非又有谁家寡妇殉节了?

    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城中有哪位有名的节妇会受此褒奖。

    越是猜不到,越是心中好奇,于是人们就紧跟在几名差役后面,向着大街另一头走去。

    钱多宝,徐贤和宫长荣三名掌柜闲来无事,于是在跟在后面,却见那几名差役转过几条街,来到了陈府门外。

    众人这下子哗然了。

    他们都听过陈家这阵子发生的事,那是足够他们小县城传扬几十年的大丑闻,如何官府竟增送匾额来了。

    城中百姓不解,三位掌柜也不解,满心疑惑地在后面张望,想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差役门来到陈府门外,陈武早得到消息,在门口等候,差役向陈武行礼毕,说道:“陈老爷,小的奉大老爷明令,将匾额奉上,以表彰孝子之心。”

    说着将匾额上的红布扯下,众人这才看清匾额上写着“孝子贤孙”四个大字。

    围观的群众顿时哗然,议论之声如鼎沸不绝。

    陈武正要招呼身边仆人将匾额收下,却听人群中有人喊道:“杀了自己亲叔叔,却还能落个孝子贤孙的名声,这世道真是奇了。”

    陈武寻声望去,却见是个铁塔似雄壮的男子,男子满脸络腮胡子,让人一望即有种蛮横之气。

    送匾额的捕头王云皱眉道:“邱盖,不要闹事!”

    邱盖道:“王捕头,不是小人闹事,想当初小人只不过杀了个闹事的泼皮,就被发配牢城,过了五年才回来,这些大少爷先是杀了自家伙计,提头市井招摇,后又杀了自己亲叔叔,反落得个孝子贤孙的褒奖,县太爷若不能道清缘由,恐怕不能让人信服。”

    王云词穷,他只是奉命来送匾额,哪里有许多话说。

    陈武见状,走上前来,在周围人群脸上扫视一遍,问道:“诸位,我问你们一句,杀父之仇,该不该报?”

    邱盖冷笑道:“杀父之仇自然要报,不过这也不值当什么,凡有血性的男子都能做到,昔我有位友人,不过因为耕田时踏坏了邻居富户的花田,就被富户将他父亲打死,我那友人气愤不过,趁夜手刃了富户,虽然有为父报仇的缘由,可还是被发配牢城,终身不得开解。”

    “同样为父报仇,为何我那友人就要发配,而你大少爷反得表彰?”

    “你大少爷比别人多长个头不成?”

    王云有些尴尬。

    这种事本就常见,地方父母官与当地豪强相互勾连,邱盖所说所骂虽非本县中事,可这种事本县也不少,他王云未尝没有在其中做帮凶,如今邱盖如此大喇喇揭露出来,他面子上也挂不住,当即就要出手把邱盖赶走。

    陈武拦住王云,笑对邱盖道:“那依你之见,该何样人才够格受此表彰?”

    “我哪知道,我又不是大老爷。”

    邱盖嗤笑道,周围人群也附和着发出一阵笑声。

    邱盖仿佛得了激励,继续道:“只是,你既然得了表彰,总要做些别人做不到的事,要不然如何服众?”

    陈武点点头,问道:“你可听说过虎丘山卧虎寨?”

    邱盖道:“自然知道。”

    卧虎山距离永安县不远,那里的山贼常下山劫掠,因此周边百姓都如雷贯耳。

    陈武又问道:“卧虎寨的侯大海,你以为如何?”

    邱盖道:“我不曾见过他,只听说他拳脚了得,附近少有人敌,在虎丘山众山贼头领中也算是个人物。”

    “侯大海手下喽啰又如何?”

    邱盖眉头微皱,不知道他为何忽然提起卧虎寨,但还是照实回答,说道:“据说个个勇猛,手上都有不少人命。”

    陈武笑道:“如果有人单枪匹马闯上卧虎寨,枭了侯大海首级,一把火烧掉山寨,你以为如何,可称为豪杰否?”

    邱盖道:“若有人做下这等事,自然是豪杰无疑。”

    陈武道:“若此人身犯险境,不为别的,只为报父仇,伸冤情,可称得上孝子,可值得官府表彰?”

    邱盖吃了一惊,这才认认真真打量陈武一番,说道:“据说大公子昨日回城,手中提着两颗人头,一颗乃贵府家人,难道另一颗…”

    陈武点头道:“没错,正是侯大海,家门不幸,我二叔勾结卧虎寨,谋害先父,我既知实情,又怎能不为父报仇,于是不顾安危,独身闯上卧虎寨,杀了侯大海,又将二叔头颅一起祭奠家父,邱大哥,你以为我所作所为,可配得上这块匾额?”

    说着他拍拍旁边的牌匾。

    围观的人群都惊得呆了。

    他们只听说陈家发生了内讧,闹得兄弟叔侄相残杀,完全有悖伦常,让人不耻,却没想到里面还有这等让人振奋的故事。

    一个平日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单枪匹马闯进贼窝,手刃仇人,在小小永安县,这是可以记录在县志里,永久流传的传奇故事。

    这样的人配不上,还有什么人能配上呢?

    邱盖听说了真相,呆了片刻,忽然咚的一声跪在地上,说道:“小人有眼无珠,不识义士,反而妄加揣测,实在该死。”

    陈武没想到他反应这么大,连忙将他扶起来,笑道:“不过一时误会,值当什么。”

    他倒是庆幸有邱盖出来搅局,让他有机会把故事讲述出来,这样他的事迹就能以更具有传奇性的方式大面积传播出去,过后他恐怕又能收获不少经验。

    若无邱盖,他不免找机会自己将故事透露出去,效果与如今当着许多永安县百姓的面讲述,其传奇性差了何止一点半点。

    邱盖摇头道:“错了就是错了,误杀义士为不祥,我虽未误杀义士,却也因心中一点偏见,对义士倾吐了许多恶意,岂非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地步,实在让人汗颜。”

    陈武还是第一次见到道德感这么强的人,他虽然觉得有些迂腐,但对这类人并没有恶感,反而心中有些敬佩,于是留邱盖在府中叙谈一阵,这才由他离开。

    陈府外的人群渐渐散去,全都迫不及待想找到自己的亲朋好友,讲述今日听到的传奇事件,只有三个掌柜面带喜色,跟着进了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