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国长公主
繁体版

第15章 荣安夫人

    “我懂了。如今皇后病倒,那起小人见舒颜没了靠山,便开始作起妖来陷害她;

    “又由于她平时得罪人多、奉承人少,所以那些高位妃嫔即使知道她是冤枉的,也不愿出手相助。

    “至于本公主,她们连宫中娘娘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是我?但是那报信的纸条……啊!”伏鸾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

    对她而言,那封匿名信是此次进宫所有事的开端,是线头。可偏偏每次想到这里,就无法继续,这次她终于有了眉目了,于是吩咐凰宁去敬亭绿雪的库房找一样东西。

    不一会儿,凰宁拿了来,正是阿那瑰所赠的写了《绿绮》的书法。

    虽然全诗与信件内容无一字相同,但是仔细对比汉字整体的结构、笔划和笔锋,可以肯定二者出自同一人之手。

    匿名信的字迹规范、清秀,明显练过一段时日,任谁也不会想到,写信的不是汉人,甚至不是大夏人。

    阿那瑰赠字的目的可能就是为了提醒她,谁是写信人。

    至于她为什么要用这么迂回曲折的法子,伏鸾决定这次不再闷头猜谜,既然知道是谁就当面问个清楚。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得先把她长久以来关于滇国公主的疑问解开。

    “那凰宁姐姐,为何从长秋宫,不远千里来到滇国,伺候滇国公主呢?”伏鸾边问边收起《绿绮》。

    凰宁再度叹道:“唉,我也是没法子。”

    “难道……又是因为皇上?”伏鸾问道。

    凰宁闭上眼,点点头。

    大夏以“长秋宫”为皇后居所,长秋宫中内官之首便是“大长秋”。不仅宫女和太监要听命于她,长秋宫所有官署也归大长秋掌管。这是其他嫔妃的女史无法比肩的。

    大长秋之位,由凰宁家世袭,仅由女子担任,继承方式不囿于母女或姐妹,只要是同族之人均可担当。她们仅忠于长秋宫,后位更替与她们无关,皇后无权更换人选;即使是皇上,也只能在大长秋的家族里挑选合适的人。

    曾经有一位皇后想把当时的大长秋换成她娘家人,非但没能如愿,还被前朝官员弹劾,说皇后“不遵祖训”,皇上让她“休要再提此事”。从此再无皇后提换人的事。

    所以凰宁作为大长秋,离开长秋宫达六年之久,无论是在前朝还是后宫看来,都是很奇怪的。并且她现在仍居大长秋之位,每月都在长秋宫领俸禄,并未被更换或者罢免。当然滇国公主府的月例,也有她的一份。

    原来当年元泠离宫后,元戎又看上了刚成为大长秋不久的凰宁。凰宁对妃嫔之位并无觊觎,只想做好大长秋的本职工作,只好多番婉拒。最终她只好寻求皇后庇佑。

    当今皇后姓萧,名盈歌,和世祖萧皇后同族。恰逢此时宫中传言,元泠因得罪元戎不得进宫,每当盈歌求证此事,元戎都及其不耐烦,盈歌渐渐也不敢问了。

    元泠当时只有十三四岁,盈歌担心有人借此对她不利,本就想派一人去滇国保护,还未确定人选,如今凰宁不堪其扰,倒不如派她去。皇后便找来凰宁,细说了此事,并以祖训保证,大长秋之位仍是她的,不会有任何变化。

    凰宁犹豫了,毕竟大长秋是家族世袭,若皇后出了岔子,恐怕全族要被问责;可留在宫里,她又担心皇上对她……毕竟大长秋再特殊,也是宫人,也属于“皇上的女人”。元泠作为滇国公主,可以借“程姬之疾”逃避侍寝,而她凰宁即使做到大长秋,也依然要听命于皇上。

    前面几次三番婉拒,元戎的耐心已渐渐消耗殆尽,恐怕再推诿,就要被说“不识好歹”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她权衡再三,便决定听萧皇后安排,远赴滇国,做滇国公主元泠的贴身大婢。长秋宫中一应事项,由长御鸾镜代管。

    伏鸾听完,不由咂舌——合着这一屋子坐的三个女人,都是从元戎魔掌里逃出来的。

    虽然她目前没有被元戎冒犯,但是一来,她冒充的是滇国公主;二来,她几乎可以确定,元戎是奔着她来的。

    她又想起绿弥。

    凰宁受皇后庇佑,来到滇国,逃离了元戎的掌控。但绿弥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她只能一生困在长乐宫里。

    想到回来路上舒颜对绿弥的抱怨,她更加觉得绿弥可怜。

    “到了滇国,公主对我极好。起初我也奇怪,为何荣安夫人会侍奉公主,后来才知道其中内情。夫人若愿意……”凰宁说道。

    姜嫄点点头。“既然公主、宸妃和凰宁姑娘的事都说了,我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姜嫄是摩娑人,十三岁时被选入滇国公主府良医所,打了三年下手,没少在旁偷师。当时的良医正见她有天资且肯学,便收她为徒,教她医术,很快她便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医女。

    不过刚开始她只能给府上下人看病,直到有一天,公主生了怪病,良医正和良医副都束手无策,无奈素商只得写信给朝廷,恳求朝廷派太医来给公主治病。

    可宫里的太医来了,也连连称奇,说“从没见过这病”、“治不好”,先帝大怒,让太医就在滇国给公主治病,“治不好永世不得回朝”。

    太医没把公主治好,自己倒病了,他妹子天天照顾他。

    太医的妹妹,就是如今掌管尚宫局六尚二十四司的连尚宫——连翘。

    太医生病时,姜嫄认真研读了公主的脉案①,又大着胆子请求素商和公主商量,让她给公主把脉。

    姜嫄素日里给下人看病,也积了些口碑,素商哪有不答应的,便向公主说了这事。

    要说元泠胆子也大,太医都治不好的病,她放心让姜嫄来治。

    不知该说公主好运,还是姜嫄好运,总之姜嫄给元泠问了诊、把了脉,又结合先前看的脉案,自己配了药方,才三天公主就无大碍了。

    她不仅医好了公主,还教连翘认识药材。

    太医病好后回宫复命,告知公主已痊愈,并在先帝面前对姜嫄大加赞赏,先帝便封姜嫄为正二品荣安夫人,当时派去滇国的使节正是太子。

    众人皆不解,不过是册封一个医女,又远在滇国?怎么会派太子过去?

    原来太医夸赞的,不仅是姜嫄的医术,还有她的美貌,太子本就好色,哪有不心动的。

    原先是要姜嫄进宫受封的,但是姜嫄以“要照看公主防止旧疾复发”为由推脱了,甚至不惜不要这个封诰,也不愿离开公主府。

    太子听说此事便灵机一动,主动请缨去滇国,一定要见识一下这个美人。

    元戎见了姜嫄,果然颇有姿色,下完诏书,便想纳她为第一等的太子妾——良娣。

    摩娑人走婚②不成亲,哪怕这会儿太子八抬大轿明媒正娶聘她为太子妃,她也不去。

    更何况是妾?姜嫄直接以“已有心上人”为由拒绝了。

    太子刚要辩驳两句,素商来禀报,公主又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