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国长公主
繁体版

第4章 意恐迟迟归

    次日,府中按素商前一日的吩咐,换了一批仆妇和侍女,备了全副仪仗来接元泠回府。

    元泠换上了大夏公主的常服,将绶印佩在腰间。许是身体未愈,脸色看着比前一日还差了些,不住咳嗽,不得不用帕子掩着嘴。

    仆妇和侍女们在院子里跪了一地,谁敢抬头。

    凰宁搀着公主上轿,姜嫄对为首的仆妇说:“先不急回府,公主要探望一位故人。往东走五里半有个村子,到那儿就抬着轿子进去,其余人在村外等候。无需喝道张扬。”

    说完,姜嫄也跟着上了轿。

    轿子抬起,“公主”才将帕子放下,自然是伏鸾。

    早起梳洗装扮时,凰宁已嘱咐多遍,回程路上尽量别说话,防着点抬轿的人。虽说这些粗使丫头和婆子们根本连公主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还是小心为上。故而她只能摸摸绶带、把玩金印。

    印身正方,上有蛇钮盘旋,细看蛇身还有鳞纹;印面用大篆刻有“滇国公主”四个字。

    这就是滇国数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滇国公主印。

    伏鸾原以为元泠只是避祸才不敢进宫,所以找了自己做“替死鬼”,代她进宫送死。可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这样。

    印绶是公主唯一能彰显身份的标志,可以认为,印绶在谁手上,谁就是真正的滇国公主;尤其是金印,甚至可以直接调动滇国兵马。伏鸾想不到元泠会信任她至此,她就不怕她起了歹心,鸠占鹊巢?

    临行前,元泠笑着对她说:“传说东汉孙坚以传国玉玺为质,向袁术借了兵马讨伐董卓。我的印绶虽比不上玉玺半分,可总算在你手上,这下你该相信我的决意了。”

    可孙坚有去无回啊……

    这句话伏鸾始终未说出口。

    正胡乱想着,到地方了。姜嫄却先一步落了轿,随行的丫头里有几个机灵的,忙跟了上去。

    “荣安夫人借给你母亲复诊的缘故,去看看她醒没醒;若她没醒,咱们可以下轿,你探望探望她;若她醒了,则要等荣安夫人伺候她服了药、睡熟了咱们才好进去。我知道这样委屈了你。你如今更换了装束,虽能瞒过众人和你妹妹,可怎么改头换面也瞒不过母亲。若被她发现了……”凰宁小声说道。

    “我知道的,我悄悄进去看看就走。若是原先在府里做事,是万没有机会探望母亲的,如今不仅能亲自探望母亲,还有姜嫄姐姐帮着治病,我再放心不过的。”伏鸾点了点头。

    凰宁掀起帘子的一角,看到姜嫄向她招手,便和伏鸾下了轿,来到木楞房前。

    同样是木楞房,伏鸾的家就比元泠的家寒酸许多,不过摩娑人家里有的经堂、火塘等一应俱全。

    伏鸾站在窗外,用团扇遮住下半张脸,往祖母房看了两眼,并未进去。母亲还没醒,一名侍女带着两个妹妹玩,妹妹背对着窗户,看到有人来了,转头往窗外看了一眼,并未在意;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已有新鲜做好的朝食放在桌上,另有两副用过的碗筷,估计是妹妹们刚吃完饭。不远处飘来一阵药香,想必是侍女在厨房煎药。

    屋里的侍女看到“公主”来了,刚要行礼,伏鸾摆了摆手便走了。

    “下次再见母亲不知要过多久……更不知……是否还能再见到母亲……”伏鸾心内叹道。

    三人打道回府,一路无话。

    是夜,伏鸾辗转反侧,不知前路有什么等着她,天将将亮才勉强入睡,可一直在做梦。

    先是梦到母亲和妹妹在家中做好饭菜等她回来;又梦到一股青烟拔地升天;青烟尽头凤凰陨落;凤凰落地后不见踪影,却有个人披头散发躺在地上……

    伏鸾在梦中走啊走,怎么也无法接近地上的人,似有树叶挡住视线。她还未看清该人是男是女,就被凰宁叫醒了。

    她知道她的旅途开始了,从现在起,她就是滇国公主元泠,她要暂且把原先的身份放在一边。

    接下来的四十多天,伏鸾一行人从“彩云之南”的滇国,浩浩荡荡来到了大夏都城长安。

    一路上,在凰宁和姜嫄的帮助下,她对宫中情况了若指掌,甚至到了如数家珍的地步;除了太后遗诏、长信宫牌、公主印绶,她还随身带了元泠平日里练的字,每晚临睡前都模仿练习,现如今她的字迹已经能以假乱真了,她还写了两封信提前送出去。一封是给宫里,告知皇上她四日后进宫面圣。至于让不让进宫门,到时候只好见招拆招了。离皇宫越近,她的心就越忐忑。

    谁知临近长安城时,伏鸾收到一封未署名的信。与其说信,其实只是一张字条,上面写道:“舒颜,安芭,私通,诬陷,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