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激情青春,从毕业分配开始
繁体版

第二百三十六章 卖化肥,开启新篇章

    陈晓恩接过资料,道了一声谢谢,伏在案上认真看了起来。

    她坐的桌椅都是许继常提前准备好的,皆是用实木制成。

    快到吃饭时间,许继常邀请她去食堂,结果陈晓恩表示自己还要继续潜心钻研资料,等下回再一起去吃。

    呵呵,自己果真没看错人,对工作还挺上心的。

    许继常见状也不勉强,跟俞瑛子先去食堂了。

    离开办公室时,俞瑛子明显有什么话想说,又不便说出口。

    许继常将此看得清清楚楚,离开办公室走出一截后向她抛出问题:“怎么了,欲言又止的。”

    “没啥。就是觉得那个新来的女知青好有……”

    俞瑛子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会,才找出合适的形容词,“好有气质啊。”

    “感觉就跟书上说的那些大家闺秀一样。”

    “哦,我怎么没看出来。”

    其实许继常比俞瑛子更先看到了这一点,只是故意这样说。

    “那里多观察观察就发现啦。”

    俞瑛子笑着说道。

    两人进入食堂,各自打了一些饭菜,坐在桌边慢慢吃。

    直到两人吃完,回到办公室,陈晓恩仍坐在桌边,仔细阅读许继常给的那些资料,还时不时作些笔记,丝毫没有察觉到两人回来的动静。

    俞瑛子见状吐了下舌头,感到有点震撼。

    这年头国有单位里,像她这样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的人可不多了。

    许继常在心里微微点头,对陈晓恩的这股劲头表示认可。

    “晓恩,去吃饭吧。不然食堂没饭了。”

    许继常走到陈晓恩身旁道。

    “啊,别急,等我记完这页再说。”

    陈晓恩头也不抬道,手上仍在奋笔疾书。

    许继常终于被她的样子逗笑了,伸手将她的笔记本阖上:“好了,也不急这一会。”

    “总不能饿着肚子上下午的班吧。”

    陈晓恩扬起美丽白皙的脸蛋:“谢谢领导,我只是想……”

    “好,我知道你是想尽快适应工作,快去吧。”

    许继常保持着笑容道。

    陈晓恩这才慢吞吞地起身,往食堂走去,出门时还因为一个姿势坐久了腿麻,差点摔倒。

    可以啊……这回真的招对人了。

    回想着陈晓恩刚才认真学习单位资料的一幕,俞瑛子在心里感叹道。

    不一会,陈晓恩吃完饭,就回到办公室继续学习。

    许继常则在自己的办公桌后边眯着了,直到厂办派人来找他。

    “怎么,领导找我有事?”

    当厂办的秘书叫醒他后,许继常睁开眼道。

    “是的,不过这回您不用过去。”

    厂办秘书一脸客气道,接着压低了声音,“我们厂的灵活销售试点批准了。”

    “并且厂里已经超额完成了计划产量。”

    “你们接下来可以去进行销售了。目前准许的销售额是一吨。”

    嚯,这么快就有眉目了啊。

    许继常心里想道,冲对方点点头:“行,我知道了。”

    “专程过来通知我辛苦了。”

    “哪里辛苦。”

    厂办秘书微笑道,“您在这先忙吧,我先走了。”

    “好,慢走不送。”

    许继常点头道,待来人走了起身踱到陈晓恩身旁。

    “出去走走,歇会吧。”

    许继常对刚做完笔记,正在核对的陈晓恩说道。

    陈晓恩抬头看向许继常,明白他是有话要跟自己说,于是心领神会:“好的领导。”

    俞瑛子则用好奇的目光看向二人,心想他们出去后会说些什么,要避着自己。

    不过她也很清楚,不该问的别多问,该知道的领导自然会让自己知道。

    不多时,许继常和陈晓恩踱至厂区内。

    眼下正值一天最忙的时候,偌大一片区域内见不到几个干部职工。

    许继常见没有被偷听的风险,于是开口,“晓恩同志,最近厂里出了一项政策,叫灵活销售。”

    “根据目前产量,我们拥有的灵活销售额度是一吨。我打算带着你,将这吨化肥卖出去。”

    “伱有没有信心随我完成这个任务?”

    陈晓恩听了眼前一亮:灵活销售……

    终于,要放开一点点了吗?

    “我有信心。”

    陈晓恩见许继常如此信任自己,刚把自己招来就交办这样重要的任务,心里非常地高兴,“只是不知道领导目前对任务是怎样的想法。”

    “我给你交个底,虽说是灵活销售,可价格是定死的。”

    许继常悠悠地看向陈晓恩道,“你明白这里边的意思吧?”

    “明白……路都是一小步一小步走的。”

    陈晓恩低声道,说完还警惕地看了看四周。

    说到底,她的华侨身份在这个年代还是太特殊了。

    哪怕她们全家日子依旧过得比较安宁,平常还是不得不防。

    “嗯,我的计划就是虽然咱们在价格上被定死了,但是可以谈谈付款条件啥的。”

    “还可以跟下边的社队聊聊相关附带条件。”

    “嗯嗯……还是领导您想得周全。价格是定死的,但咱们可以谈谈其他的相关条件呀。”

    陈晓恩先是一愣,接着盈盈一笑道。

    她是商贾世家出身,这些东西她都懂。

    只是没想到,眼前的这位年轻领导居然也能想到这些。

    了不得,真是了不得。

    陈晓恩在心里佩服道。

    常年的计划经济,导致大部分人的商业意识都很薄弱。

    陈晓恩本来还在琢磨,自己该怎样以比较得体的方式,将这些话表达出来。

    却没料到,许继常心里早就有了同样的想法。

    “你也别谦虚,你自己肯定都想到了。”

    许继常呵呵一笑道,“我只是定个方向,有关的细节你可以现在心里想好,模拟跟别人谈时的情境。”

    “争取到时候有个好的发挥。”

    “是领导,一定不会辜负您期望的。”陈晓恩甜甜一笑道。

    “就这么些,回去吧。”

    许继常说完,转身领着她回了办公室。

    办公室内,俞瑛子正在整理文件,见许继常回来偷偷看了他一眼。

    两人出去谈了这么久,都谈了些什么呢?

    俞瑛子心里揣测道。

    她也不好问,只能自己一个人在心里嘀咕。

    ……

    次日上午,许继常跟厂里交流了一会,确认一吨的灵活销售额度没问题后,就跟陈晓恩一起坐公共汽车,往莲花乡而去。

    莲花乡李育林是许继常的老熟人,也是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如今有了好处,先问问他那边有没有兴趣。如若他有兴趣,又能开出合适的条件,那就跟他做了这笔买卖吧。

    许继常如实想道。

    跟黑瞎子屯一样,公交车无法驶入莲花乡内部,最后一截路许继常和陈晓恩是步行的。

    结果没走出多远,陈晓恩就开始气喘吁吁。

    不应该啊,好歹也是插过队了,就这么点儿体力?

    许继常听着陈晓恩此起彼伏的喘息声,在心里寻思道。

    陈晓恩察觉到许继常眼神中的异样,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插队时没怎么干活。”

    “粮食都是从社员那买的。”

    好吧,怪不得肌肤保持得这么白嫩呢。

    许继常恍然大悟道。

    眼下插队的知青中,是有个别条件比较好的平时不参与生产,不挣工分,日常吃喝都靠采购解决。

    许继常对此也没啥好说的,花钱少吃点苦也没啥,人家有这个资本。

    何况吃苦也从来不是什么美德。

    社会上那些以吃过苦自居,嘲笑没吃过苦的人,往往也并非内心真的自豪,相反更多的是嫉妒。

    “没事儿,走慢点。”

    许继常不以为意地说道,“好好保存精力,待会跟莲花乡的人谈时,能维持一个好的状态。”

    “嗯嗯,谢谢领导。话说领导,你刚才说了认识莲花乡的公社主任,那这个主任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啊?”

    “他人挺好的,挺有想法,也愿意为社员们着想。我也不是单因为跟他熟才第一个找他的。”

    “哦哦……那请问,领导你为啥不一个电话,把他请到厂里,反而大老远的跑过来找他呢?”

    “我一个电话把他叫来,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如今化肥是稀缺物资。”

    “只是,我希望能在他这落个人情。”

    许继常说到这里戛然而止。

    他一直在莲花乡采购山货,这正是他想在李育林这落个人情的原因。

    不过这一层,就不必跟陈晓恩说了。

    两人终归是刚认识,还不熟,更不是什么特别深的交情,说话还是得留点神。

    陈晓恩也很知趣地没有问自家领导为什么想在李育林手上落个人情,开始问起了其他和灵活销售有关的问题。

    许继常对这些问题一一予以耐心解答,把能说的都告诉他了。

    待到问题解答得差不多时,两人已经到了莲花乡公社大院。

    只见大院门口的马槽边上,张有田正在喂大牲口,怀里抱着一捆草料。

    “老张。”

    许继常用震耳欲聋的声音,向他喊了一嗓子,吓得旁边的陈晓恩瞳孔一缩。

    “哎?”

    张有田回过头,看到了许继常,立刻扔下怀里的草料,在衣襟上擦了擦手飞奔而来。

    “领导您好,您过来怎么也不先通知我们一声。”

    “我们也好做个迎接准备嘛。”

    张有田伸出满是老茧的手道。

    许继常伸出手和他握了握:“有啥好准备的,就来谈个事罢了。你们李主任有空吧?”

    “我马上去向他汇报,您先请。”

    张有田说完赶紧把许继常、陈晓恩请进公社大院里,同时不忘向陈晓恩问好,“女同志您好,请问您贵姓?”

    “免贵姓陈。”

    “嗯嗯,许领导,陈同志,你们在这稍等啊。”

    说话间,张有田将二人请进公社会客室,一间窗明几净的小瓦房内,给二人泡完茶,就赶紧出门去找李育林了。

    不一会,李育林就在老张带领下走了过来。

    “你好啊,继常同志。欢迎你又来到了我们莲花乡指导工作。”

    李育林满面春风地伸出手道,和许继常握在一起,接着坐到炕上。

    张有田急忙给他也泡了一壶茶,泡完茶自觉地退了出去。

    “呵呵不敢当,我只是有件事想来跟李主任谈谈。”

    许继常笑道,“我现在手里有一吨化肥,你们莲花乡有需要吗?”

    说完这番话时,他明显看到李育林的瞳孔震了一下。

    一吨化肥?自己不是听错了吧。

    这年头化肥作为宝贵的战略物资,分配都是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的。

    别说是东方化肥厂了,就算是省里,都没法匀出一吨交给基层。

    许继常今天一开口就跟他讲这个,着实将李育林震惊到了。

    这要是能把化肥买到手里……明年莲花乡公社家家户户的粮仓,还有公社的大仓,不得叫粮食塞爆了……

    “有需要,太有需要了。”

    李育林顾不得细想,立即表态道。

    当然,他同时也不忘搞清这批化肥的来路:“请问这批化肥是厂里……淘汰的次品吗?”

    这是他能想象出的唯一可能,因为这年头国有工厂偶尔产生了残次品,是会以自主销售的方式流入市场。

    许继常摇摇头:“不是的,是厂里的灵活销售指标。说实在的就算是次品,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数量。”

    “是的,李主任。这次咱们的价格,就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价来算。”

    陈晓恩这时接过话茬道,“只是嘛,其他社队也有得知消息,来问我们这事儿的,您看……”

    李育林脑海中瞬间接受了海量信息。

    灵活销售?没听过这四个字,但想来是件好事。否则这么多的化肥,怎么着也轮不到自己这穷乡僻壤啊。

    不过,可能存在竞争对手这件事,也令他感到分外警惕。

    “请二位放心。只要贵单位愿意将化肥卖给我们,我们一定会全额现款支付。不对,提前支付,现在把钱交给你们都行。”

    “还有,以后你们单位的蔬菜供应,就由我们莲花乡公社包了。保证价格比市面上的实惠。”

    李育林把账算得很清楚。

    提前付款、优惠价格供应蔬菜,如果能以这两个条件争取到本次的一吨化肥,还是很值得的。

    许继常听罢笑了:李育林是经过世面的,知道什么时候该作出怎样的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