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请呼叫1980
繁体版

第21章:成长的烦恼

    “您就是建设和小蓓的父亲吧?您好,我姓戴。”

    登门拜访的这位女同志,是林幼蓓与林建设的班主任老师,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年纪,气质却十分知性典雅,比同龄人多了几份从容。

    老师上门家访,懂事乖巧的林幼蓓主动给戴老师倒了一杯热水,而往日一向嘴碎的林建设苦着一张脸,像老鼠见了猫似的,成了锯了嘴的葫芦。

    “谢谢小蓓。”

    戴老师微笑着接过了搪瓷杯,把它放在一边,转而对林海升说道:“建设爸爸,您能领我参观参观这一片吗?”

    说话间,戴老师瞟了一眼低着头的小建设。

    林海升当即会意,这是有些话不好当着小孩子的面说出口,于是热情地引着戴老师出了屋子。

    宁都巷的林荫道上,两人并肩慢行,戴老师拿着一只小公文包,对林海升笑道:

    “在进入正式话题之前,我必须要说的是,我看过您写的《急诊故事》和最近一期的《人生苦旅》,海升同志,这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您的那篇《人生苦旅》发表之后,我时常会对照着它,在课余之际仔细观察建设和小蓓,我发现了他们许多的优点,也因为这种调研,在教学上有了很多启发。”

    林海升也笑:“我写《人生苦旅》的初衷,只是给自己一个倾诉的渠道,毕竟散文与小说不同,它能让我随心所欲地描写,只要不偏离大的方向。

    能够帮助到老师,我感到很欣慰。”

    戴老师扶了一下眼镜框,附和着点头后,继续说道:“先说建设吧,他是班里最顽皮的一位同学,经常拉女同学扎马尾辫的小皮筋儿,上课的时候传小纸条,拿着铅笔在同学的衣领上画小猪头……”

    例数小建设罪行的时候,戴老师并没有表现出生气的意思,反而含着淡淡的笑意:

    “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大错,相反,这证明他在日后会是一位非常开朗、热情,和日光一样温暖的大男孩儿。”

    说到这里,她微微停顿了一下:“抱歉,这样的用词或许有点文青范儿了,可能是教语文的习惯。”

    林海升回应道:“没关系,我是写书的,一样文青。”

    两人相视笑了起来,继续沿着街道往前走。

    “建设呢,现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很难沉下心来,他是个乐观的孩子,但也因此容易浮躁,在课业、作业方面都差了其他同学一点。

    当然,一年级嘛,还没必要这么着急,只是防患于未然。”

    林海升点着头,十分赞同戴老师的说法:“这一点我会注意的,也会尽量尝试着在日常生活里培养他沉下心来的习惯。”

    戴老师欣慰地一笑,续道:“小蓓呢,则完全和建设相反,她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安静,不多说话,像是个大家闺秀,在学业作业上也很专心。

    按说这样的孩子没什么可忧虑的,但是……愈是内秀的孩子,内心就愈发敏感,有一个很明显的征兆就是,小蓓在班级里没什么朋友,下课了也不怎么说话。”

    林海升一愣,默然地抿了抿嘴唇。

    老实讲,这两个孩子之间,他是有一点偏心林幼蓓的,不是别的什么原因,大概是受上辈子的影响,他很容易把小蓓代入自己上一世的女儿。

    但不同的是,小蓓实在是太懂事了,懂事到林海升不用去操心她,也就无声的疏忽了对一个小孩子的关怀。

    “这样的孩子,最容易把心绪都掖藏在心底,日后容易形成怯懦的性格,对她的成长是很不利的。”戴老师说着,停下了脚步:“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可能会冒犯您的隐私,不知道……”

    “老师你说。”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亲的爱是坚毅稳固的,也是沉默内敛的,海升同志,让你和小蓓一直沟通,无微不至的关心,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此,我的建议是……您是否考虑一下,结婚的事情?”

    ……

    宁都巷,林家。

    秋风爽朗的九月底,柳红梅再次拎着一小箩筐鸡蛋上门。

    “嫂子来了,坐着喝口水吧。”

    这样的景况,自上几回在街道国营饭店吃饭以来,已是屡见不鲜。

    推拒的多了,林海升索性也不推拒,请他这位嫂子坐下,又倒了杯水,等着对方开口。

    “海升,我听说你现在那小说事业,写的蒸蒸日上啊。”

    “还行,您是有什么事儿要我帮忙么?”

    柳红梅不大好意思地一挥手,自己个儿心里其实也有点儿臊得慌:“哎哟,瞧你说的,我也是听邻里说了一嘴,说你现在在《钟山》也发表文章,写的还是散文?”

    “对,的确有这么回事。”林海升应道。

    “我是想着,你既然写作,能不能把我和你大哥老俩口也写进去,给我俩宣传宣传?”柳红梅说着,把篮子里的鸡蛋往林海升面前推了推,笑的好不乐呵:

    “我倒是没什么可写,就是你大哥……就在你那书里给你大哥说几句好话,指不定就能往上走好几步呢!”

    林海升终于听出了点味道,瞥了眼篮子里的鸡蛋,笑的有点儿无奈:

    “嫂子,不瞒你说,我就是个新作者,大哥要在单位提拔,那得由单位领导做决定,我是影响不了什么的。”

    柳红梅不乐意了:“我说小叔子,就这么点小忙你都不愿意帮啊,这帮的也不是我,我知道,我从前是有些事情没做好,但这费二两笔墨的事情,最终也是帮你大哥啊!你大哥可是一门心思对你好的!”

    “嫂子,这么说吧,我在书里可以写大哥,也可以写你,毕竟我写的就是自己的生活。但你要知道,我写的都是最真实的事情,绝不可能弄虚作假。”

    柳红梅一听,又是“最真实的事情”,又是“绝不可能弄虚作假”,心里狠狠拧巴了一回,但又不敢当面表现出来。

    从前她懒得对这小叔子做面上工夫,是觉得这人没什么出息,不需要顾忌,于是面子情儿也不客套。

    但现在可不一样了。

    柳红梅哪敢和林海升翻脸,她还指着林海升这股东风,也让全家人鸡犬升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