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请呼叫1980
繁体版

第4章:意外相遇

    屋子里的两个小孩儿在玩翻花绳,一顿好饭菜吃的两个小人精面色通红、喜气洋洋。

    一斤猪肉花了林海升约9毛钱,整一顿饭下来一块多大洋,快比得上两人在国营饭店下馆子吃喝一顿了。

    在林海升看来,这都是必要的,两个小孩儿虽然活力充足,但从面相上看略偏褐黄,发丝粗硬,显然是吃糠咽菜多了,没有及时补充足够的营养。

    也难怪,在这个年代别说日日摄入肉食蛋白,就算是鸡蛋、粳米、白糖,普通家庭一两月也吃不着一回。

    林海升轻叹了一口气,出身医生的他对这些方面极其重视。

    但现在,又不得不向眼前的窘困低头。

    赚钱,真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林海升重新把目光投向《急诊科的故事》,思虑了一会儿以后,把书名优化成了《急诊故事》。

    而今大多数县乡,依然是以卫生所与卫生院作为基层主力医疗机构,那里并没有所谓的急诊科。

    迎合当下年代读者们的认知,也是他在撰写文章之时需要注意的细节。

    做好准备工作,林海升开始落笔:

    “京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治医生苏俪,在半夜接到了一位特殊的病患。”

    “这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爷,因喝酒引发了心脏疾病,送诊时情况已经十分危急,需要立刻进行抢救。”

    “……”

    “由于患者的情况并不乐观,家属情绪也愈发激动……酗酒引发的并发症大大加剧了手术难度,最终,在近乎倒计时般的生死一线,苏俪成功挽救了大爷的生命。”

    “然而,令这位主治医师没有想到的是,事情并不止这么简单……”

    “沙沙”的写稿声在房间中弥漫,书房外不时传来俩小孩儿欢快的大笑声。

    不知过了多久,灯光也黯淡了,手肘酸痛的林海升终于搁下了笔,对着稿纸纸面轻轻吹了一口气。

    一晚上,大约写了一万多字,效率算很高了。

    林海升预计先写八万字左右并附大纲投稿。

    纸质长篇小说,除非是直接找出版社出版一整部书,一般的报刊杂志社并不会要求投稿者来稿整部小说。

    毕竟一部20万字打底的长篇小说,审阅起来相当有难度,不仅容易浪费作者的写作时间,对编辑的看稿要求也大。

    林海升走出书房,轻步转进两个小孩儿的卧房。

    林建设和林幼蓓已经进入了酣熟的睡眠中,两个小孩儿非常懂事地把衣服折放在一张颀长的木凳上。

    林海升坐到床边,轻轻抚摸着大女儿的额头。

    夜深人静的时候,人总是容易联想起许多感性的事物。

    比如上辈子还在上学的女儿。

    林海升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手指触摸下的林幼蓓却醒了,一张嫩生生的小脸抬了起来,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

    “爸爸,你工作结束啦?”

    林海升会心一笑:“是啊,爸爸刚忙完,你们俩就睡着了。”

    他摸了摸女儿的头发,另一侧的林建设则睡的酣沉,丝毫没有转醒的迹象。

    没心没肺,活着不累。

    “如果爸爸今年送你们去上学,你愿不愿意去?”

    林幼蓓的眼睛亮了一下,两只小巧的手掌合握住林海升的两节手指:

    “想啊!但是……”

    林海升问道:“但是什么?”

    林幼蓓的声音渐次小了下去:“但是我更想妈妈。”

    ……

    翌日周末,俩小孩儿主动自发去找沈三爷“管辖”,林海升则带着稿纸到市立图书馆继续创作《急诊故事》。

    今日他并没有急着下笔,而是率先借阅了近年来一些报道医疗水平、医学事件的报纸刊物。

    临窗的一张小书桌上,林海升在稍作翻查阅览,并做下注记之后,紧接着对昨夜完成的2万字初稿进行删添更改,将符合本时代的事件对小说中的情节进行艺术性更换。

    《急诊故事》的剧情优秀性方面,林海升并不担心。

    能获得飞天奖的影视作品,其文本质量自然是过硬的,只是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约在2015年左右,与80年代的实际医疗状况具有相当大的出入。

    林海升要做的,就是把整个故事镶嵌进符合1980年的框架体系中。

    想定了主意,便埋头疾笔起来。

    “……骆一禾退休在即,医院纷纷传言汪晓寒在这个节骨眼上空降,很可能是下一任科室主任。”

    “……由于身为主治医师的汪晓寒违规操作,遭遇车祸的周明川的心率最终归零,生命也因此终止。”

    此时的林海升仿佛回到了21世纪他刚刚进入医院的时候,旺盛的创作欲望使他聚精会神的写作,完全摒弃了对外界的感知。

    他全然没有注意到,一个身穿着乳白色连衣裙,外罩一件水红色小袖衣的年轻女人,轻手轻脚坐在了他的对面。

    沈心媛放下一只链式铝扣小皮包,翻开了手里的医护知识考试手册,并轻轻舒了一口气。

    两天前的夜里,她遭遇那场险象环生的劫道事件之初,的确被唬的不轻。

    只是沈心媛自己本就是个神经大条的性格,伤春悲秋,顾影自怜这种词汇和她八竿子打不到一处。

    加之自从出了这件新闻,街道办、派出所不时有领导上门拜访,市里也因为这件事开展了一次治安整顿,倒把她心里的那点惊惶冲淡不少。

    沈心媛唯有挂怀的是,前夜见义勇为的那位男同志,至今也打听不到音讯。

    想到这里,不免轻叹了口气,目光重新落回书页。

    然而没过一会儿,她的注意力很快被对面传来的一阵奋笔疾书的“沙沙”声吸引了。

    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白色短袖衬衫,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男人,正在埋头写着什么。

    这是在写小说?还是写什么报告文献吗?

    沈心媛来了兴致,右手撑着腮颊,瞄到了林海升手边放着的几份医学刊物。

    他也是位医生?

    她本想开口礼貌地询问一番,若真是位医生,也能给她一些考试知识上的指导。

    不过,沈心媛看着对方一副面色通红、“走火入魔”似的写作状态,最终没有选择出声惊扰。

    她自然也全然不知,此刻坐在她对面的,正是当夜见义勇为的林海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