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意气
繁体版

第四章 追风

    星夜呼啸,旭日疾驰,武当山的风慢慢不再刺骨,青石路上被打扫的雪换成了绿草。

    平平常常,却是不可思议的。

    不过一个月的功夫,张望已经熟悉了常用的三百个字还有词句的意思,甚至还偷偷背下了几个成语,体格也强壮了一些。

    今天就是考校的时间,由教导他们的先生亲自出题,在规定时间内作答。通过的,就能被他推荐,离开学堂。

    进考场前,卫河与马致远自然信心勃勃,不过还有更多人却是神情凝重,他们有的是彷徨,有的呢,是真真切切的想家了。一个月时间,什么新鲜劲儿都过去,只剩下对未来的惶恐,在这里没有少年们的亲人,他们的最大靠山。

    不少人,在夜里偷偷哭泣,只是因为远离亲人。

    “有把握嘛,小望?”卫河在进考场前,拍了拍张望的肩膀。一个月的时间熟悉,张望,卫河,马致远三人已经颇为熟悉,相处的很是不错。还排了年龄大小,结拜为三兄弟。张望年纪最小,是老三,卫河老二,马致远当然是老大。

    张望拍拍自己的胸脯,自信道,“胸有成竹!”马致远憋不住笑出声来,“小望,成语学的不错!”卫河也笑着说,挺厉害。

    张望没看见他们揶揄的眼光,更是开心道,“今天过后,我们就要一起学武功啦,走吧,大哥二哥,考试去。”到此,三人才慢悠悠的走进考场。

    回想这一个月的努力,张望是有底气在身上的。他认认真真的把每个字写了上千遍,一张张草稿,从一开始的一笔一划,到后来流畅的横折钩捺,努力如此,效果当然也是出众。

    而卫河与马致远也从一开始的不在意,慢慢的被张望感染,开始认真起来。他们虽说识字,不过写出来的还不能算是好字,这些天来,字是写的越发俊俏。

    一进考场,张望也收敛了笑意,对着讲台上端坐的先生作揖,“张先生早安。”张先生抚须应声,“去位置上坐着吧,马上就要考试了。”

    “是。”张望不做停留,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静静的等待。张先生的眼睛在张望注意不到的情况下看着他,一个月来,张望的努力他是看在眼里的,身为老师肯定是欣慰的。王长老也说过张望的一些事,让他平时多留心。张望确实是个不错的孩子。聪明但不耍机灵,认认真真的识字写字,听说也吃得下锻炼的苦,楚静心也很称赞他。

    考试内容并不难,张望答完后仍然有很长的时间可以检查,他来回仔细的检查过几次后,起身交卷。张先生看着起身的张望,却是一愣。

    等张望走到面前,放下卷子,张先生才说“放下卷子就出去吧。”张望点点头,又作一揖然后离开。出了教室张望一下子就又没了拘束,走路大摇大摆起来。

    张先生看着卷子,笑了,他没说考试不能提前交卷,结果张望这小子还真大胆,别人还没动就率先打了头阵。

    一个蛮有勇气的孩子。

    张望走出学堂,顺着延伸出去的青石板路,时间还早,正该去练武场锻炼身体。

    春风味浓,先是略过学堂旁的杏树,然后路过了藏书阁,藏书阁修建在宿舍与学堂之间,最多的是桂花树。

    再巡着青石板跑,来一条岔路就是练武场和宿舍的两条。张望一路跑着来到练武场,此时的练武场上已经有了很多灰衣弟子在操练。现在张望已经知道,外门弟子入门四年间,如果仍然不得要领,就要背着包袱下山。而这要领的关键在于什么,目前还不清楚,不过卫河曾猜测,可能是练出内力。

    阳光洒满练武场,有几个入门八年的弟子,领了教导师弟的任务,在监督着他们站桩练气。上一届的弟子还只有三四十人,甚至这些人里,还有好几个不得要领,等再两个月和张望这一批识字失败的人,一起下山去。

    他还是第一次在这个时间段来这里,一时间被不大的声势镇住。看着他们打出一招一式,心中震动,只觉得热血沸腾,这是触之可及的武功啊。

    “诶?小望,不是在考试嘛,你怎么来这里了。”李道守温润的声音传来,他本来在指导师弟,怎的突然看见张望。以为出了什么事,就急忙过来问问。

    这一个月来,张望与李道守熟悉起来,李道守入门八年,现在已经二十岁余,已经申请了下山镇守,过两个月,就要离开。

    “我提前写完了,就出来啦。”张望自然的说,“李师兄,我也马上就要练武功了。”

    李道守一愣,随后竖起大拇指。

    “那先恭喜小望了。”李道守笑着,一个月来,张望的努力他是看在眼里的。

    “来,跟我来看看你的师兄们练武。”

    张望听到这话,像是心跳的格外重了一拍,跟着李道守来到他集训的七八个人的队伍前,眼睛发亮的盯着他们。

    师兄们恍若未见的打拳,动作倒是整齐划一。

    张望想起来武当的第一天,遇到的那群师兄,再看眼前,过不久,就要看自己了。

    到近前来,张望牵着李道守的衣角,脸颊上的红晕透过微黄有些枯色的面孔,整个人有些飘起来。

    触手可及的武功。

    李道守则在一旁开口,“这就是玄心功的外练法,用来打磨气血,鼓荡真气。”

    李道守说完,张望就率先发问,“真气?不是内力嘛?”

    “哈哈,也可以是内力,看你怎么称呼而已。”李道守笑了,“武林话本虽然剧情精彩,不过其中实际的东西不要太过纠结。”

    言罢,他又继续之前,“玄心功是武当习武弟子要练的功法,它还有内练法门,就是用来壮大真气的……”

    李道守正欲继续说下去,本来整齐划一的队伍中,有一个忽然跌倒。

    暂时扰乱队伍。

    有三人恍若未闻的继续打拳。而有个停下的人却也立马回神静心,跟上了打拳节奏。

    其余三个人,却是停下,看着跌倒的弟子,有一个正要去扶。

    “刘师弟,可是师兄打扰到你了?”李道守声音温润,不见火气般。

    “李师兄,是我没有专心,刚才被自己绊倒了。”姓刘的外门弟子低头,神色不见,声音有些懦弱娇小。

    “还有两月就是你等最后期限,还不专心吗?”李道守摇摇头,似乎颇为痛惜,“豁然蹉跎四五载,你收获了什么?”

    “师兄,我可以去道门。”刘姓外门弟子低声,“我不喜欢练武。”

    “不喜欢练武,那喜欢武功高强嘛?去道门,是喜欢修道嘛,还是不舍武当的饭堂。”李道守开口说道。

    “师兄……我”刘师弟低下头,想要反驳,没有理由。

    “继续吧。”李道守并未纠结于此,只是平静的说。

    于是操练队伍又整齐起来。

    “小望,你可好好看看,明天到这来的,有你一个。”

    张望点头,从蜀地远道而来的清风拂过练武场,难凉热血。

    打拳结束,练武场上的少年们陆陆续续的离开。

    张望仍然意犹未尽,目送他们远去,李道守微微笑着,“小望,看好了。”

    适时,李道守左手挥出,一柄木剑从武器架上抖动射出,破空升天而起。

    李道守灰袍作响,一步跨出后,若鹰隼锐鸣,立于一根木桩,再看时,木剑已然持于右手。

    李道守中横木剑,左手剑指自剑柄缓缓拂过,然后右手横剑改竖,骤然起了微风,卷得厚实黄土上的砂砾滚动。

    “此招,追风。”李道守哈哈大笑。

    木剑如花,随着李道守在空中挥舞,真似随风而往,既不落在地上,也未被摧残。

    张望入神,不知时间流逝,不知星移事毕,只觉得李道守神功盖世,千秋万代。

    风疾了,李道守木桩行走间,木剑愈发急速,尖锐轰鸣激荡,持剑右手青筋暴起,肌肉丝丝入扣随手腕转动,若海浪涌起,叠叠不休,朝而往复。

    破空声陡然化作尖啸,木剑直刺,踏地,转腰,甩臂,木剑为力之延伸,劲之依附。

    轰!

    青天白日里的空旷练武场,一人持木剑,高立木桩的收尾动作,用一声惊雷,为张望打开一扇门户,再往里走,便是泼天武道。

    李道守收剑于背后,从木桩上跳下来,灰色衣袍已然深色附于胸背小半。

    一口浑浊白气呼吸而出,李道守走到满眼星星的张望身边,“小望,修习武艺的关键在于把握,把握自身状态,把握动作要领,你要好好理解。”

    李道守只是说出来,真要明白,不知在多久之后,但是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刻,这句话能提醒他,也算不错。

    这样,李道守的话就没有白费。

    “时候不早了,该去吃午饭了。去吧。”李道守声音温润。

    张望满眼星星,“我记住了,李师兄。”

    张望原路返回,就又到了学堂前。此时学堂前的亭子里已经站了好几个人。卫河正和马致远愉快的聊些什么,就看到张望,“小望,奇了怪了,都是从考场出来的,你怎么从外面回来。”

    “我考完了之后,去练武场了。”张望回神,不再去想那些事。“吃午饭去。”

    吃完午饭,再回到校舍,亭子前已经有个牌子挂着,上面写了二十多个人名,正是识字过关的人。上面当然有张望等三人。他们相视一笑。因为从明天开始,他们就要练练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