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意气
繁体版

第三章 三人

    少年们随着引导,各自领取外门弟子的生活用品,然后分配宿舍。分配宿舍是将宿舍编号放在长筒里,然后自己动手去拿。

    巧的是,四人一间的宿舍因为人数原因,有一间只住三人,而张望和卫河就在那一间。卫河高兴的拍了拍张望的肩膀,“以后我们就是舍友了。”另一个少年正是读过书,也想学武功的人,“我叫马致远,我们三个一起加油。”马致远看着人比较成熟,嘴角的绒毛已经夹杂着几根黑须。

    张望看了看卫河,又看了看马致远,笑着说,“我叫张望,一起努力学武功。”卫河伸出手掌,“我叫卫河,加油!”马致远见状将手也伸出,覆在卫河上,张望有样学样,也放了上去。

    三人笑的纯真,“加油!”

    周围三五成群的少年们,也在各自介绍自己,有些怕生的怯生生的小声小气,更多的是结识了新的伙伴,开心的交谈。

    一位黑衣出声,“好了,我先说说规矩。”

    待到少年们安静些,更大的声音传出,“等会儿你们各自回宿舍,将自己的床铺收拾好,然后打扫一下卫生,就可以去吃午饭了。吃过午饭,你们就呆在宿舍里,等着你们的师兄来检查卫生,合格才行。等所有人都弄好之后,你们的师兄会带你们转一转你们在山上要去到的一些地方。他们会跟你们讲从明天开始,何时做何事。都听到了嘛!”

    “听到了!”少年们一哄而散,或独身,或与认识的伙伴,或与舍友开始朝自己的房间去。

    张望等人的宿舍在二楼的尽头,三人走近,门是打开的,门框上有个写着二一五的牌子,是这间的编号。

    张望他们忙碌着选床铺,然后打扫宿舍,其间分配工作。说说笑笑的,彼此开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卫河是个大家族的子弟,具体有多大不知,但他想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一条参天大道来。他读书最多,反而显得比年纪最大的马致远成熟。马致远已经十四岁快要十五岁,本是一间镖局的少东家,后来因为些意外,家道中落,疲于应付累累高债,只能将他投到了武当来。而张望,蜀地跋山涉水来的潇洒之人,马致远也因此给张望一个大拇指。

    吃过午饭,少年们与领头的师兄,开始了解之后在武当生活所需要知道的东西。一直到傍晚,少年们才不紧不慢的环着山腰走过武当的大部分建筑。灰衣师兄带着少年们到了饭堂,最后嘱咐一番,也才离去。

    吃过晚饭,张望等人吃饱喝足的缓步往宿舍走去,一些爱吃的少年们觉得饭很好吃,比逢年过节炖的猪肉还要香上许多。

    经过一下午的磨合,张望三人已经比较熟络。嬉笑间,卫河比较好奇蜀地的恶山清水,马致远也想听听如果走镖去蜀地,是不是容易。张望哪里懂得这些,山,真多,水也不行,还得是自己打的井才好。

    第二天早上,开始早课。他们穿戴整齐,先是集合一群懒散少年,开始跑步。在校舍前的操场,跑个三四圈,个个都微微出汗了,就按照昨日的分班,各自找对学堂,然后挑选位置入座。

    张望挺开心,拿着手里刚发下来的课本,上面也有字,不过不是多密集,不会让人觉得眼花。识字不是多么容易,特别是完全不懂的时候,无聊至极。不过张望心知,这是成为大侠的第一步,所以尽力去记住先生所讲的东西。

    上午的识字课分了两节,当课间休息时,学堂的先生们拿着书本坐到校舍外的亭子里,学堂里的人就热闹起来,刚刚识字的新鲜感没过,三五聚着,跟周边的人说这个字的读音,还有记得的大概意思。然后旁边就有识字的人,会在错误时提出指正,心里估计一阵得意。张望坐在第一排,卫河与马致远已经离开位置,围着张望。他们两个都能识字,所以也考校张望的成果。

    张望指着一个一个字,然后念出来,并且手上比划这个字的顺序。倒也大差不差,果真是用了心的。

    “不错呀,识字的速度不慢,估计你很快就可以上完每日的识字课了。”卫河夸奖一番,马致远也附和“认的快也要学会温习,不然忘的也快。我识字时,就经常学了这个,忘了上个。”

    不一会儿,就是第二节。等先生又教了几个字,张望再看上节课的字,忽然发现有一个忘记了读音,心里一紧,开始回忆。可是迟迟没想到,然后恍惚间,又错过了一个正在教的字。不由感到一阵紧张,开始更认真的学习识字。

    到了午饭时间,张望三人在饭堂坐下,他就拿出识字的书给卫河与马致远看,指出上面自己已经忘记的几个字,他们说出来后,在心里不停默念,跟着马致远的比划记忆写字顺序。

    搞的卫河与马致远一阵好笑,觉得张望太认真了点。“还有很多的时间呢,现在先吃饭吧。”卫河劝到。张望点点头,却不像听进去的样子,只是机械的吃着饭。用完午饭,下午又是课。

    不过却不是识字课,而是先生们讲讲武当,讲讲湖州,讲讲天下的谈天说地。

    夏朝立国七十多年,夏庆帝励精图治,将天下治理的越来越好,虽说近年来有些自然灾害,不过各地和朝廷的驰援还算紧急,特别是夜市开放更是前所未有,让夏朝更多的添了商人,自走南闯北的买卖,也让很多地区有了经济增长。

    很多寒门士子感念夏庆帝和朝廷的恩德,都奋发图强的读书,要以身报国。可以说,这是极度繁盛的时代,在以往的历史中从来不曾见过。

    然后又听先生讲江湖,繁盛的时代里的江湖,并不是一潭死水。紫京天武阁,湖州武当,极西封魔阁,是天下共识的三大顶级势力。

    天武阁效忠皇室,乃是夏庆皇帝亲手创立,天武阁主名震天下,乃是天下第二。其余弟子,五岁入阁,二十方出,都是极为精英的高手。

    封魔殿也是不得了,其殿主五十年前曾在夏朝紫京城,挑战天武阁主。

    天下共赏于紫京之巅,那一战天武阁主手中的天下第一名剑,龙渊被击碎。

    天下势力这才发现,天武阁主最擅长的不是剑,而是拳!封魔殿主与其对攻,招数无计。

    只记得,乌云滚滚盖压天穹,墨龙低吟间,狂风席卷世间万物。雷霆隐约其间,似乎是天公发怒,要降下雷霆惩罚二人的强大。

    这一战,天武阁主半招获胜,封魔殿主远退数千里,回归极西,至今不曾踏入夏朝。

    这些陈旧的故事,并不像酿的酒,天下人早就听了很多遍。不过张望倒是兴致勃勃,有些故事早就名扬天下。

    更多的,没有名扬天下,也在地方上有些声浪。不过武当也只知自身事罢了。

    张望听着先生讲故事,好像自己也已经身怀绝世武功,露出笑容。周围少年,思想稍多一点的,都是向往的笑着。下午的课结束后,张望等人集结在习武场上。是打磨身体的课程了。一百多少年分为三个队伍,由三位黑衣指导练习。

    武当弟子三分,外门,内门,道门。

    弟子一律以师兄弟相互称呼,外门必需得下山,内门不必。所学不分,皆是武功道学之类。

    道门则是不修武学,专门研究道家学问的学者。

    三门所分,并不严密,相互之间也没有地位高低,只是尊师重道,或达者为先。

    “我叫楚心静,是你们接下来一个月锻炼的指导者。”张望队伍前颇有些威严,严肃的黑衣执教朗声说道。

    楚心静就是内门弟子,修习多年。

    实际上,这一百多的少年,能留下四五十个已经殊为不易。除了为期三月的识字,还有半年需要达到的身体条件,以及克制自己的思乡情感,对这个年纪的他们,都是高的山,大的浪,难以逾越。

    这些都是后话,张望等人现在的心是火热的,楚心静膝盖弯曲,打直背部,就像坐在一个看不见的椅子上,夸张而稳定。“这叫扎马步,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不可不练的动作,现在你们就要做这个动作,每次至少坚持半刻钟,我会来指导你们的动作规范。”

    众少年开始学着楚心静的动作,依样画葫芦的做起来,有些人因为重心太后,一下就跌坐在地上,引得一阵笑。

    “安静!”楚心静又说,“以后我没说下课的时候,所有人不能说话打闹,有事情需先讲给我听。”

    这下少年们倒是不敢发声了,只是做着扎马步的动作。楚心静游走队伍间,不断调整每个少年的动作。一开始还好,随着酸麻感不停刺激,半刻钟显得漫长,一些少年根本坚持不住,就站直身体活动活动,或者一些机灵的,在楚心静看不见时,让自己蹲的更高些,更舒服些。

    张望倒觉得还好,虽然有些累,不过倒也能咬牙坚持下去,他总是想再做好一点的。

    半刻钟在漫长的感觉里,过的很快。张望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不过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别人动了动身体,他不动,别人忍不住站起来歇息,他要继续使劲蹲着,这是他的倔劲儿。既然应该如此做,那就要好好如此做。

    就连楚心静也意外的多看一眼张望,其实众多少年里面,也有几个骨骼不错的,或者如卫河一般独一个,锻炼过的,不过如张望这般死撑下来的却没有。

    半刻钟完了,少年们能够休息一会儿,然后再蹲一次马步。

    他们才开始打磨身体,娇嫩而弱小的躯体经不起什么大的折腾。蹲过马步,就是一些俯卧撑,蹲起跳的训练。最后再跑跑步。不过半个时辰,一天的锻炼课就结束了。

    晚饭时间,张望虽然疲惫,眼睛却亮晶晶的,兴奋的与卫河马致远讨论着,卫河今天换下了锦衣华服,同穿灰衣,仍然能感受到不同于他人的气势,累了一天也没有疲态,只是脸色红润一些。他笑呵呵的,“这些锻炼,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只是打磨打磨身体,变得强壮些罢了。”

    马致远有些疲惫,不过听着也说,“对的,这只是很普通的锻炼而已,当大侠最重要的东西还没教呢。”

    张望脸色也挺红,不知是累的还是激动,“是内功秘籍嘛?我猜等识字完了,应该就能学了吧。”

    卫河确点头道,“有可能的,张望你可得努力啊,不然我们可学的比你快。”

    “我一定会努力的!”张望握紧筷子,吃了一口饭。三人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就这样一起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