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当反王
繁体版

第二章 想要造反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间虽然不算大,但光线充足的房间中,摆放着十多张大小不一的桌凳,十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正坐在桌前抑扬顿挫的读书。

    其中年龄大的已经有十六七岁,小的,才只有六七岁,可那摇头晃脑的模样,却已经不输多年的老学究了。

    并且各自诵读的文章也不一样,有《千字文》、有《三字经》、有《论语》,还有《诗》、《书》、《大学》、《中庸》等不一而足,混杂在一起显得格外凌乱,乱糟糟的犹如菜市场一般。

    而书塾的角落里,李牧正两手撑着下巴百无聊赖的看着这一幕,是苦逼的想到,没想到自己穿越了竟然还要上学,也太倒霉了吧。

    没错,自三天前端着药进屋的李雪儿看见已经昏迷多日的李牧终于睁开眼睛后,是不由喜出望外,连手中的药碗都摔了,忙喊来陈氏。

    陈氏也是又惊又喜,直呼老天保佑,然后赶忙把家中仅剩的几件值钱的东西当了,请来郎中给李牧诊治。

    在从郎中口中得知李牧已无大碍,只是身子骨还有些虚弱的确切答复后,陈氏更是喜极而泣。

    忙将家中那只练习时长两年半的老母鸡炖了给他补身子,李牧也算小小的享受了一番,只是苦了咯咯了。

    可也就清闲了三天而已,看得李牧真的已经好的差不多后,陈氏便将整日无所事事的他打发来了族学上课,这也就成了李牧苦逼生活的开始。

    当然,即便陈氏不说,李牧在家里也躺不下去,毕竟让两个女人来养活自己,他还做不出来,只是实在没想过重新来读书而已,还是古代这种私塾。

    而且他也知道,现在就算一心读书也没用,因为已经明末了,马上就要改天换地,就算他运气爆棚到能直接考中状元也于事无补。

    毕竟就算是状元想要熬成能做事的阁臣也不知道要多久,更何况,以此时明末天天党争的政治格局,他就是想做事也做不成,有无数人拆台,光应付这些人就已经绞尽脑汁了,哪还有精力去做实事啊。

    不过李牧最终还是来了学校,倒不是他想读书,而是想迫切的搞清楚自己穿越到了什么时间点。

    虽然他知道自己穿越到了明末,但具体时间点却不清楚,现在什么局势也不清楚,这是由于他母亲这些只是寻常妇人,对时局这些并不关心,便只得来了学校,想找同学们打听一下。

    于是,趁着大家都在摇头晃脑背书的功夫,李牧是朝旁边一位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同学说起了悄悄话。

    ……

    “什么?现在都崇祯二年了?袁督师刚找毛大帅试了我宝剑是否锋利?阿西吧!”

    从同学口中得知现在确切的时间点后,李牧也是人都傻了。

    先不说袁崇焕杀毛文龙是否正确,因为争议的确太大,崇祯高不高兴不知道,至少皇太极是高兴的,少一心腹大患。

    只知道现在局势大坏,大明朝这艘巨轮,马上就要翻了,接下来就是流民四起,遍地狼烟,还有鞑子入侵,剃发易服,可谓是一片乱世。

    正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在这改朝换代之际,他可不认为自己家能安然无恙的得以保全,十有八九也会被裹挟进这股乱流之中。

    所以他接下来的主要目标有了,就是想办法自救,正所谓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嘛,必须得在这惶惶乱世之中,想办法保境安民,保全中华衣冠,不留可笑的金钱鼠尾辫。

    因此投降满清是不可能的,都穿越了还要给人跪着,那也太没用了,简直丢穿越者的脸,至少也得要站起来不准跪!

    而不投降满清的话,那要不要考虑帮大明朝恢复元气呢?

    想了想,李牧也不打算这样做,毕竟明朝也是要跪的,总不能因为跪的少一些就要优越一些吧?说到底还是下贱,毕竟正经人谁会下跪啊?

    你会吗?

    反正他不会!

    更何况此时的大明朝已经可以说是烂到骨子里了,根本没救了,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吊着,就等着咽气,只有从上到下一切推倒重来,才有可能使这华夏大地重新恢复勃勃生机,而不用继续苟延残喘着。

    这也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周期性规律,总结一下就是前五十年皇权固化,中五十年阶级固化,后五十年土地兼并,然后一个王朝就可以宣告气数已尽。

    可能中间会出几个能臣帝王充当缝补匠,缝缝补补稍微续几口气,但也不会太长,百二十年差不多也就到头了,此时的明朝大抵就是如此,真的气数已尽,回天乏术。

    因此李牧不打算帮大明朝苟延残喘的续命,他可不是明朝的死忠粉,也别谈什么气节。

    虽然明朝说得好听,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但仔细一想,其实相当扯淡。

    因为守国门你他喵至少得守住吧,可真的守住了吗?

    可以说自打朱棣以后,这国门就没怎么守住过,被人打进北直隶不知道多少次。

    正统年间,嘉靖年间,崇祯年间,都有人来北京城外打草谷,甚至连倭寇都来犯边,还打到了南京城外,这不能称之为守国门吧?至少不合格。

    毕竟在李牧的观念里,守国门是什么,那就是敢越雷池一步者,斩!

    可明朝并没有做到。

    我来了,我抢了,我走了。

    我又来了,我又抢了,我又走了。

    我还来了,还抢了,还走了,你来打我啊!

    不敢不敢,大佬慢走不送。

    这他喵也叫守国门?

    而且君王也不怎么敢死社稷,还是会屁颠屁颠的跑来叫门,只不过后面的一个封建王朝比他更烂而已,所以才显得它有些光辉璀璨。

    也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古代的封建王朝并不怎么可靠,那是一个比烂的时代,而不是一个值得吹嘘的时代,靠不住的。

    这样思来想去之后,李牧是不禁赫然发现,自己似乎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了,那就是造反,自己当家作主,重振这华夏山河,让所有人都站起来,不准跪!

    嘶!造反?

    想到这,李牧的心都是忍不住跟着咯噔了一下,呼吸都粗重了几分,差点倒吸一口凉皮。

    没错,他没想到自己竟会一下子冒出如此胆大包天的想法来,可真是吓人啊。

    难不成自己骨子里就是个狂热的好战分子,属于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才会被发配来穿越?

    想了想,他觉得还真有可能,毕竟他上辈子初中是黄毛,高中是体育生,大学是rapper,本就不走寻常路,跳脱惯了,突然间冒出如此大胆的想法也不稀奇。

    就比如如果他和毛文龙易地而处,面对袁崇焕的要找他试试我宝剑是否锋利,肯定不会束手就擒,肯定会猛然拔剑怒斥!

    ‘哼,我剑也未尝不利!’

    直接反他娘的。

    而如果真要造反的话,李牧又发现,他的开局其实也不算太差。

    因为在明末造反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正巧小冰期,到处都是饥荒,到处都是流民,反贼层出不穷,有个三瓜两枣就能裹挟一大片流民跟着自己扯旗造反,简直就是野心家的天堂!

    就比如他们老家南丰县,几个妖人随便搞个邪教都能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波及周边好几个县,无数破产百姓跟随,可见造反到底有多简单。

    比巴尔干火药桶还火药桶,随便点火星子都能点燃。

    所以作为穿越者,李牧自信,凭借后世几百年总结出来的先进经验,自己也一定能在这乱世巨变当中闯出一片天地的。

    毕竟造反真没大家想象的那么难!

    土地是古代农民的核心利益,古代农民造反都是因为土地兼并破产导致的,所以你只要给他们分田地,他们自然就念你的好,死心塌地的给你卖命。

    在这一条的基础上,配合着各种耳熟能详但莫名其妙的会和谐运动对吧,以此激发农民的斗志,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成事的几率真的很大。

    想到这,李牧不可避免的就是内心一片火热,恨不得马上行动。

    但是,他却强行压下了自己内心的这股冲动,因为他觉得自己虽然有后世好几百年的经验在手,造反的前景的确很大,也打定了主意要造反,但却不能盲目行动。

    就像伟人说的,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他才刚穿越来这个世界,都还没好好调查一番呢,哪能盲目行动呢?必须得将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这些彻底搞清楚才能动手。

    更何况,他现在还不满十八岁,毛头小子一个,说造反谁会信他,又谁会听他的啊,必须得想办法养望。

    要知道名望在古代可是很重要的,堪称大杀器,只要有了名望,别说功名利禄了,到时只要登高一呼,自然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君不见宋江小小一押司,有了‘及时雨’的名号后,到哪都吃得开,还混成了梁山的头把交椅,可见名望的厉害,因此有了名望后再造反才可谓是如虎添翼,还能占据大义。

    其次就是枪打出头鸟,毕竟此时距离明朝灭亡还有十几年呢,他可以选择造反,但不能喊出来,悄悄滴干活,打枪滴不要。

    得像老前辈重八哥一样,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暗中积蓄力量,不能一上来就胡干蛮干,不然那就不是造反了,而是找死。

    所以他要是能像自己老爹那样混成一县典史就好了,毕竟典史负责治安工作,在明末这样一个反贼四起的年代,可以光明正大的编练团勇保境安民,这手下有了自己的部队,到时到底是剿匪还是造反,还不全由自己说了算?

    可到底怎样才能当上典史呢?

    李牧想到,典史虽然是个不入流的小官,但毕竟也是官,想要当官,就必须要有官身,也就是功名,平头百姓是肯定不能当官的,至少也得是个秀才,倒不必像他爹那样一定要考中举人。

    到时以秀才的身份,再花点银子,大差不差应该是可以买到他们县的典史的。

    这并不是他在开玩笑,此时明朝的买官卖官之风盛行,只要你舍得花银子,是真的可以买到官的,别说是区区典史了,就是县令都可以。

    像后世一直有‘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的说法,其实并不算偏颇,因为自嘉靖朝起,老道士为了炼丹修玄,就已经在开始卖官鬻爵了。

    当时一个州判只需要三百两银子,就算郎中也只要三千两。

    如此便宜,一来是当时白银稀缺,还没开始大量流入,二是当时买官者本身的资历也足。

    可到了嘉靖朝晚期,随着美洲白银的大量流入,郎中的价格已经上涨到了近万两,而且敢胆大包天的把官卖给资历不足者。

    至于现在嘛,托原主老爹买过典史的福,李牧隐约了解到,现在三四千两银子就可以买一个小县主官,富裕大县则贵得多,要七八千两,甚至上万两。

    并且为了防止你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钱,还贴心的出现了配套的金融服务,也就是专门的高利贷。

    你不是没钱买官吗?

    行,没关系,我借给你,就是利息有点高,比九出十三归还离谱,借一万两实际只得五千两,但利息还是按一万两来算。

    所以这也是明末有那么多天灾人祸,那么多百姓流离失所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些人买到官后,必须得马上搜刮地方,不然别说回本了,可能连债都还不起,哪还有空去管你这些平头百姓的死活啊?

    这也就怪不得李牧要大逆不道的选择扯旗造反了,毕竟如此明朝,怎能不亡?

    而现在,问题来了,他自认为钱的问题还算好解决,毕竟他是穿越者嘛,稍微想想办法还是能解决的,就是这官身……

    淦!难不成还真要他这个初中是黄毛,高中是体育生,大学是rapper的非主流去头悬梁锥刺股的考秀才啊?没这么离谱吧?

    真要去的话请问那些读传统四书五经的考生又该如何应对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