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成功了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一个契机

    会后,孙夏又与丁浩原详细交换了意见,在昨天下午,孙夏已经了解到启隆技术管理很不规范,管理方法比较落后。

    通过交流,丁浩原同意彻底修改管理制度,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孙夏指出,启隆目前的产品技术含量低,没有形成技术壁垒,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建议恢复整车产品。

    丁浩原听了以后很兴奋,说道:“我们现在和一些民营企业抢生意,太困难了,如果能够做整车,就能发挥我们的特长,而且搞技术的谁不想做技术含量高的事。”

    孙夏让丁浩原先做个开发的初步方案,然后告辞离去。

    第二天下午还不到一点钟,贾鹏就来到了孙夏办公室。“孙总,实在不好意思,这两天事情有点多,找我有什么事吗?”贾鹏态度还算恭敬。

    “没什么大事,找你聊聊。”孙夏一边示意贾鹏坐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一边说。孙夏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已经能看出一些人的内心,贾鹏这样的人心态已经出了偏差,手握大权,自以为掌握了公司命脉,很难服从管理,孙夏准备先礼后兵,如果好说话就互相尊重,如果不好说话,就来硬的。

    所以也不东拉西扯,直入主题:“贾总,据我了解,我们公司目前供应商定点定价没有具体流程,这样操作比较困难,具体经办人员有时也比较为难,我已经请曾令晨做一个方案,到时我们讨论一下,总的想法是成立一个采购委员会,任何采购都有供应商比较和比价,这样效果会好一点。”

    贾鹏是个很机敏的人,孙夏一开口,就猜到要讲什么事,几次想打断,孙夏没给他机会,等孙夏停下来,终于急不可耐地说:“领导你说完了?”

    “听你的意见。”孙夏已经感觉出了贾鹏的态度。

    “我的意见是没有必要,你这套办法听起来很好,但实施起来效率很低,绝对没有操作性。”

    贾鹏还想往下说,孙夏知道现在和他辩论没有意义,就打断了他:“详细我们现在不说了,等方案做好请你提意见。”

    接着,孙夏又了解了一下生产情况,贾鹏讲了一大堆,总之,技术人员水平太低,产品设计差,生产难度大,市场上没人要。

    孙夏送走贾鹏,坐在位子上思考,贾鹏完全不具备一个好的领导的特质,丁浩原技术管理较弱,刘长鑫和行政领导不团结,钱家栋尽管很精明,但路子不正,威信不足,整天救火,不管还有什么问题,只这几条,这个企业就不可能搞好,不做彻底改变,自己就是第二个钱家栋。现在需要一个契机和一股力量打破目前的状况,建立一种新的秩序。

    王婷进来说团高官胡清求见,孙夏请他进来。

    胡清长得很清秀,进来时脸上带着微笑,把一份请柬恭恭敬敬地放到孙夏桌上:“孙总,明天上午是否有空参加我们团员青年座谈会,给我们提提要求。”

    孙夏觉得手头工作一团乱麻,哪有时间精力去参加座谈会,刚想谢绝,忽然头脑中闪过一个念头,现在的启隆不正需要一批年轻无畏的人去冲一冲吗。

    想到这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对胡清说:“没问题,坐会儿。”

    一番交谈下来,孙夏发现胡清很健谈,工作积极性很高,思路清晰,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虽然不免幼稚,但方向是对的。其实胡清和孙夏是同一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但由于经历和位置的不同,两个人的成熟度有较大差异。胡清感觉孙夏非常和蔼可亲又知识渊博,由衷敬佩,完全忽略了两个人其实是同龄人。

    座谈会是早就定下来的,胡清知道钱家栋和刘长鑫不对付,原来只是邀请了刘长鑫,正好孙夏就任,胡清就去请示了一下刘长鑫。

    刘长鑫回答很干脆:“当然要请,你现在就去,孙总应该在办公室。”于是胡清就来了。

    胡清很高兴,团委组织活动,党政一把手同时参加,说明对他工作的重视,团的工作没有行政约束力,领导重视才能提高号召力。

    通过与胡清的交谈和后来的思考,一个方案已经在孙夏脑子里形成。

    第二天,孙夏比请柬上的时间稍微早一点来到会议室,里面已经快坐满了,有十六七个人,应该都是各部门表现优秀的团员青年,因为一会儿党政一把手要来,大家都在想着发言的事,不免有些紧张,静悄悄的,胡清和刘长鑫没在,孙夏就在空着的中间位子坐了下来,感觉边上有人注视,看过去是个胖胖的穿白体恤的姑娘,戴副眼镜,长得端正白净,很文静。

    “你别坐那儿。”姑娘轻声说。

    孙夏:“怎么啦?”

    “那是给领导坐的。”

    孙夏明白大家都不认识自己,有点尴尬。

    “领导还没来,你哪个部门啊?”孙夏主动聊起来。

    “采购部,你呢,怎么没见过?”

    “我总办的,以后会经常见,采购部是我们整个公司的关键部门,外购件的质量和价格决定我们公司产品的前途。”

    “大家都像你一样重视我们就好了。”

    这时,刘长鑫和胡清一前一后快步走了进来。

    “快站起来,坐这儿。”姑娘指了指边上的空位。

    “孙总,我和胡清去请你,王婷说你已经过来了。”刘长鑫边走边笑着说。

    孙夏扭头看了下进来的两个人:“不好意思,我先过来了。”说着也没有站起来,论地位孙夏是最高的,站起来反而不妥。

    其他人见领导来了都站了起来,刘长鑫和胡清一左一右坐在了孙夏旁边,大家也坐了下来。

    孙夏朝白体恤姑娘笑笑,姑娘脱口而出:“你是孙总。”

    大家都笑了起来,估计此事会成为一段时间的笑谈。

    座谈会由胡清主持,说了一段开场白,孙夏便开口了,“刘书记,我先说两句。”孙夏朝刘长鑫侧过脸打个招呼,刘长鑫微笑示意孙夏继续。

    孙夏想着会议要有效率就要按自己的想法来:“启隆现在遇到了很大困难,牵涉到各方面的问题,接下去大家交流的时候我希望每个人能谈一到两个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团委做好记录,会后整理成一个个企业变革项目落实,过段时间我们再开会检查成果和继续推进,今天的会议只是一个开始,刘书记和我会持续不断地关注这项工作,希望团委能够很好地落实。”

    刘长鑫是很愿意把党群工作和行政工作结合起来的,这样更容易出成绩,只是钱家栋以前根本不让他插手行政工作,长期各管各,现在听了孙夏讲话,觉得这次座谈会以后,有很多工作要穿插在行政工作里面去做,他已经感觉到孙夏要通过这项工作把企业变革徐徐铺开,不要说团委,就是对党委来说,把这件事做好也是极大的成绩。

    座谈会开得很不错,出乎孙夏意料,参会人员水平不错,都很有想法,能结合实际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白体恤姑娘叫姚欣蕾,是采购部的采购员,讲的正是采购定点定价的混乱问题,提出了标准化和规范化解决方案,分析条理清晰,直达问题根源,解决方案有理有据,非常到位,孙夏非常满意。

    最后刘长鑫表态,党委会全力支持团委做好后续工作。

    第二天上班,孙夏打开电脑就看到胡清昨天11点多发来的邮件,把座谈会内容整理成十个项目,项目内容、目标、负责人、初步计划都有了,孙夏对胡清的工作效率很是满意。

    原来,昨天座谈会结束,胡清送走两位领导便和一帮年轻人讨论到很晚,一把手重视,大家感到干劲十足,最后一个人整理好了这份工作计划。

    邮件是发给孙夏和刘长鑫的,孙夏在电脑上点了“回复所有人”,写道:很好,如此效率何愁启隆不能振兴,具体内容我修改好以后我们再一起商量。

    有时适当表扬比发奖金效果更好,看了邮件,胡清觉得奋斗有了方向,刘长鑫也感到找到了工作的着力点。

    很快,公司党政会议决定,实施“启隆百日行动计划”,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以及十个项目小组,把相关部门总监都拉进领导小组并担任各项目组辅导员,和刘长鑫谦让一番后孙夏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刘长鑫任副组长,胡清也成为领导小组成员并担任工作小组组长,组员由团委骨干组成,两个副总也进入领导小组。

    这项工作很像青年后备力量培养,但又切切实实直接关系到企业变革,孙夏知道变革会遇到很大阻力,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绕开和冲垮障碍。

    一开始,贾鹏试图反对和阻拦,但很快发现这件事很像一项活动,规则已经制定好了,犯规就会罚下场,只能在活动中努力争胜。

    曾令晨已经开始着手写的东西也不浪费,采购项目组辅导员除了采购部总监颜伟国,多一个曾令晨,这是最重要的项目组,孙夏需要一双眼睛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