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成功了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从头做起

    全体部门负责人会议安排在五楼大会议室,主席台放着四个位子,四张席卡分别是谢昊阳、孙夏、钱家栋和刘长鑫。下面位子已经几乎坐满了,这种会议一般谁也不会缺席迟到。

    当孙夏一行人进入大会议室的时候,所有人的视线都看向孙夏,大家已经知道有个不到三十岁的总经理空降过来。孙夏坐到位子上,面带微笑看着下面一张张陌生的脸,心里想着以前从来没有管过这么多人,以后怎么用好这些人。

    会议由刘长鑫主持,谢昊阳宣读了任命,钱家栋另行安排工作,去了集团某处任副职,但在启隆的任命书上不会写,钱家栋做了简短发言,最后孙夏发言,孙夏简明扼要讲了几层意思:

    第一,启隆有着非常光辉的历史;

    第二,启隆的干部能征善战;

    第三,目前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第四,坚信一定可以重铸辉煌。

    语气坚定沉着,铿锵有力。台下干部听了内心或多或少有些触动。

    谢昊阳暗暗点头,佩服李毅彬的眼光。

    原来谢昊阳是有些担心的,启隆的问题积重难返,要想把启隆从低谷中带出来,有经验的老干部都很难做到,而孙夏没有管理一个企业的经验,谢昊阳看到最多的是孙夏在秘书岗位上的工作,虽然表现不俗,毕竟差别很大,而现在看来,孙夏至少在气势上没有输。

    吃过午饭,送走谢昊阳,从这一刻开始,启隆就是孙夏说了算。孙夏虽然是从最基层一步步做上来,但主政一方还是有很大挑战的。

    第二天一早,孙夏坐公司派的车到了公司。整个集团已经实施了公车改革,但还以租赁的方式保留了部分公务用车,作为临时急用。叶林早就买了私家车,孙夏决定早点买辆车,只是刚刚买了房子,已经没钱了。

    走进办公室,钱家栋原来的秘书王婷见孙夏进来,马上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孙总早!”

    “早!”孙夏答应着。“一会上班以后,你帮我约一下刘书记,看他什么时候方便我去找他。”

    孙夏昨天看了一下午的公司资料,需要和书记统一一下意见,以便下一步行动。

    刚到上班时间,王婷就过来说刘书记随时可以过来。

    孙夏拿上笔记本道:“还是我过去。”

    五楼是总经理办公室,书记和党群工作办公室在六楼,昨天下午刘长鑫已经带着孙夏各处转了一圈,孙夏对公司概况已经有了了解。

    刘长鑫给孙夏的印象还不错,不管真情还是假意,至少态度很好,如果新领导过来都冷冰冰的,工作难度就上升了,两位副总就不怎么样,不知道性格如此还是心里不服。

    想着这些,到了刘长鑫办公室门口。

    刘长鑫见到孙夏,快步走到门口,握住孙夏的手,道:“孙总,你让小王来个电话,我马上下来,怎么能让你跑一趟。”

    孙夏道:“我是上门讨教,还望刘书记不吝赐教。”

    两个人客套一番,在会议桌边坐下。

    一番交谈,孙夏发现刘长鑫对公司经营知之甚少,这也正常。

    “刘书记,有人反映,现在外购件价格偏高,我们有没有公开招标的流程和措施,或者监督手段?”孙夏问道。

    “没有,这些事都是在生产系统操作的。”刘长鑫回答得很干脆。

    “我觉得外购件定点定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再了解一下,如果没有专门的流程,我们就建立一个,刘书记你看呢?”孙夏很诚恳地说。

    刘长鑫提高了声音:“我举双手赞成。”

    不过孙夏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意味深长,意思大概是没这么容易。

    从刘长鑫办公室回到自己办公室,孙夏对王婷说:“你找一下贾总,看他什么时候有空请他过来一下。”

    一会王婷走了过来:“贾总说他今天不在公司,明天下午进来。”

    “等他来了让他找我。”孙夏觉得賈鹏可能是故意的,自己刚来,这么重要的领导不打招呼玩失踪,孙夏这么说是要看看贾鹏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接着又道:“现在让曾令晨过来。”

    曾令晨很快出现在孙夏办公室,孙夏请他坐在办公桌对面,道:“我们有没有外购件定点定价操作流程?”

    “没有,以前也有人提出过,但有人反对,就一直没做。”曾令晨答道。

    “流程文件哪个部门负责?”孙夏又问。

    曾令晨说道:“哪个部门的工作就由哪个部门写”

    “那就是说部门想怎么做事就怎么写,不想好好做事就可以不写。”

    曾令晨明显感觉到孙夏不满,就没有接口。

    “有没有哪个部门牵头监督这项工作?”孙夏问道。

    “没有”曾令晨老老实实回答道。

    “这样,你先起草一份给我看看,一周时间怎么样。”孙夏安排道。

    “好的。”曾令晨回答很干脆,孙夏觉得不错,曾令晨以前肯定不做这事,如果找些理由推脱,自己还要教导他一番,看来曾令晨基本素养是不错的。

    此时,副总经理贾鹏正带着他的几个亲信在一家高级会所喝酒。

    请客的是个中年男子,名叫张星全,人称张老板,此人神通广大,开了一家贸易公司,启隆很多生产物资都通过他采购,有人戏称采购二部。

    张老板八面玲珑,启隆上上下下都很熟,采购物资号称质量保证、价格低廉,紧急采购随叫随到。

    坐在贾鹏边上体型偏胖,皮肤白净的是启隆采购部长颜伟国,脸上带着一般胖子的憨笑,但在笑容下却隐隐透着阴鸷。

    颜伟国拿起盛着茅台的小酒杯和贾鹏碰了一下,然后两人一饮而尽。“老板,孙夏要见你,你怎么也不露个面?”

    “哼,让小朋友先自娱自乐两天,今天大家喝好玩好,来,大家举杯,干了。”贾鹏喷着酒气举起了酒杯。

    “对,在启隆,除了贾总,谁都不好使。大家敬我们老板!”

    大家连忙举杯呼应。

    张星全喝完酒看了一眼贾鹏,说道:“孙夏是下来镀金的,没多久就要走的,老钱离开了,以后启隆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贾总都要排到第一了。”

    一桌子人都附和称是,贾鹏也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下午,孙夏想找技术副总丁浩原聊聊,丁浩原是个高级工程师,据说在业界也小有影响,对于专业人员孙夏是从心里尊敬的,就自己走到了丁浩原的办公室,敲敲门推开门,见里面有不少人围着小会议桌在开会。

    丁浩原见是孙夏马上站了起来:“孙总,有什么事吗?”其他人也跟着站了起来。

    孙夏忙说:“没事,你们继续开会,我旁听一下,熟悉一下情况。”

    丁浩原也不客气:“真没事,那我们继续开会。”

    重新安排了座位,孙夏坐在丁浩原边上,丁浩原把在座的人介绍了一遍,都是技术部门的总监、副总监,有些昨天刚来的时候会上见过,孙夏一一打了招呼。

    会议正在讨论一款新产品的某项试验,开始大家有点拘束,后来随着技术问题深入,大家都放开了,产品部坚持产品下线必须百分之一百做,确保产品质量,项目部反对,这个产品增加了很多工艺手段,已经提升了产品质量,而且项目初期也没有提出要做,这项试验设施投入很大,现在要增加项目投资和工艺道序,项目要亏。丁浩原看起来很严厉,但始终纠结在一些技术细节上,左右摇摆拿不定主意。

    孙夏一直做个观众,最后丁浩原道:“孙总,这件事你怎么看?”项目追加预算是要孙夏批准的,今天正好提前知道孙夏的态度,同时丁浩原也想看看孙夏的水平怎么样。

    孙夏也不客气:“好,我来谈谈我的想法。首先,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我们的技术传递是有问题的,大家是不是同意。”

    在座的纷纷点头,看来都认同。

    孙夏接着说:“技术传递以后必须改进,流程文件化,文件系统化,这里讲的系统是计算机系统。”

    “其次,这个试验要不要做,你们认认真真回答三个问题,第一,这个试验可能发现的缺陷导致的后果是什么?第二,目前工艺手段对防止出现这种缺陷有效性如何?第三,不做这项试验能发现这个缺陷的可能性有多少?”

    “我做个假设:缺陷导致的后果非常严重,工艺手段对防止出现这种缺陷非常有效,不做这项试验不可能发现这个缺陷。结论是不需要做试验。反过来,如果工艺手段对防止出现这种缺陷效果一般,我们做了这项试验可以完全发现这个缺陷,那么我们需要改进工艺手段,关键在预防。这就是潜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的原理。丁总,不知道我们这里应用得怎么样?”

    “失效模式分析我们知道的,但没有深入研究。”丁浩原有些汗颜,失效模式分析确实研究过,但没有结合实际运用,感觉孙夏的分析很有道理。

    丁浩原原来觉得孙夏年纪这么轻就做了公司一把手,完全是因为做了总裁秘书的缘故,通过这次会议,对孙夏的印象改观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