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公主可以凿山摘月
繁体版

9、布庄裁衣和林记的主业

    一顿热腾腾的边炉吃完时月亮已挂上树梢,潋梓和丹娘为三人收拾出了屋子,这天晚上三人便住在了林宅。小和尚吃了顿热汤面,简单擦洗后躺在了床上,他迷迷瞪瞪想到了师父和师兄们,他们就在不远处的山顶,而自己在这里歇脚后明日便要出发了。小和尚还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哪,只知道按计划他年前才能回来,在对未知前路的忐忑和期待中,他慢慢睡着了。

    隔日,太阳东升,阳光把北院的小池子照得金光闪闪,一行人吃过早膳后便要出发,小和尚再看了一眼青山,他很想大喊:“师父,我走了”,却转头默念经书,未走就有了思念,他得消心中的离愁。

    一行人直接先到了县上的林记布庄,蓉娘见了这么多人一起来不知所以,不过见一行人彼此熟悉,便没有多问,只帮林茄拿了她挑好的棉布。林记布庄因售布匹、成衣和妆饰,而不直接做衣,所以店铺里只有两个大娘子负责帮助客人修改衣服尺寸,林茄唤了两人过来为三人量身,自己去里间挑了一些丝绵过来。

    说起丝绵,这还是从宁府的余县进的货品。作为通往西北的中转地,亭岚所在的覃州府时常聚集着来自东南西北各地的客商,其中来自东边宁府的客商看起来最精明又最能吃苦,他们不在乎钱的大小,能挣便挣,尽量多地挣,对自己吝啬,但对人又常出手阔绰,这让人对这个群体的印象往往都很深刻。亭岚在覃州府西边,能到亭岚便是决定要走西北的客商,林茄在这里一年,很快便可在这些人中轻易分辨出宁府的人,起初是因为那是安王封地,她对此处之人更为敏感,后来却是受到这些人身上精明和大气、吝啬和阔绰相交融的矛盾气质的吸引。

    她很喜欢和他们打交道,不说其他,这些客商路过林记经营布庄,见她们布庄的布匹便直摇头,表示和宁府的布匹不好比,蓉娘习惯了,不予理睬,林茄却来了兴致,好生请了一位同样来自宁府,只皱眉不多话,看着有点严肃的大叔坐下,并煮了最好的茶汤请人品尝,诚恳向人请教。宁府的客商表示林记的布匹、成衣不论花色、绣工还是材质本身,都太过于质朴粗粝,和宁府差距太大。林茄在宫中虽不受宠,但不曾缺衣短食,她自然见过最好的布匹与绣工,她知道宁府的绣工不算最好,但也算顶级的那一批,而且宁府的客商说得没错,宁府的布匹品质、衣服款式的确是最好的。

    她过去只是挑选好材质的衣服来穿,如今经营布庄,她却对布匹的品质更感兴趣,她想知道这么好的材质是如何做出的。想知道,她便不管别人懂不懂、会不会告诉她,仗着年纪小直接向人请教,没想到这个宁府的客商见她认真坦诚又纯粹直接,还真的细细给她分讲了一通。

    宁府普通百姓多穿草木染的棉布衣服,而稍有些钱财的人家却都喜欢桑蚕丝制品,这里说的桑蚕丝制品不仅包括可做中衣、长衫、百迭裙的蚕丝面料,还包括填充在面料里面的丝绵。客商原以为林记布庄的小丫头并不懂什么是丝绵,但偏偏林茄真的懂啊,一个能说,一个能听,于是两人的茶从中午直喝到晚上,蓉娘直接帮客商安排了住宿,从此之后这宁府客商在亭岚便有了固定的歇脚处。

    客商来自宁府的余县,自从和林茄长谈确定合作关系后,便开始固定给林记提供成衣、布匹,都是蚕丝制品,这帮助林记布庄踏实提高了一个档次,所以要说是林茄来了之后店铺经营得更好了,不如说林茄带着林记走入个更高的水平。毕竟,亭岚一地,有这么多蚕丝制品的当下可只有林记。

    林茄进去挑选的丝绵便也是宁府客商为林记带来的,这是他自家所在地余县丁山的特产,据说因为用来洗丝绵的水特别清澈,所以洗出来的丝绵大多洁白柔软。只是这些丝绵价高且被充在面料之下,肉眼不可见,讲究实在的亭岚人鲜少购买,而来往的客商出门在外对待自己通常都有些吝啬,并不舍得为自己买这么昂贵的物品,于是林记的丝绵便大多囤在了后室,林茄十分惋惜,她觉得大多数人并不识货,可惜卖不出便是卖不出,林茄看着它们有些发愁,却暂时也没有想出办法,想着不然就自家穿,再不行便奢侈些做被子来盖。

    虽然这么想着,林茄始终没舍得下手,这次能给赵岐三人用上,她倒是有些开心,她挑了一些洁白绵软,没有杂质,又被拉得十分均匀的丝绵走了出去。因为只是做贴身的背心,画线和剪裁十分容易,林茄走出去时,两位娘子已经量好尺寸在动手画线了。一位娘子在做的俨然是赵岐的背心,因为显然这件背心比较大,林茄瞄了一眼尺寸便倒吸了一口气,好样的,大哥这身高和身材可很是罕见,这样的身高,上身却只有这么长,身高怕不是全给腿占了。想着想着她忍不住呸呸,胡思乱想些什么呢,这是自己该感慨的事吗?这是未来嫂子该感慨的。不过想想看,顾檐修身形也可好着呢,她有点骄傲,又有点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骄傲,脸色便有些奇怪。

    赵岐哪里知道她在想什么,就见她脸色变幻来变幻去,赵岐现在只觉得林茄果然与玉霂时不同,名字改了,性情也变了,还好还不是很会遮掩,现下一看就是在打着什么主意,看脸色应该也不是什么好主意。

    谁知林茄问他:“我给你再做一件丝绵充的中裤可好?薄薄的,贴身的,叠起来很小一件。”

    赵岐没想到林茄是在为他过冬着想,略微有些尴尬,同意道:“做吧,不碍事便行。”

    林茄见他爽快答应,倒是不好意思告诉他,这是见他腿太长怕他腿冷……

    娘子很快量了尺寸裁好了布,见二人都在忙,林茄便亲手去给赵岐的背心和中裤充丝绵,看着中裤尺寸,林茄心中有声音在嚎叫,这人果然腰以下全是腿,顾檐修这个怕是比不上了!她悻悻然地进去又选了些丝绵,还好她丝绵多。

    话分两头,林茄带着两位娘子在店中为三人制衣时,玉娘和林豌带着丹娘和潋梓直接回了自家宅院,眼看快到正午了,不能耽误了赵岐出发,她们抓紧时间在备饭。

    林豌见林茄不在身边,有许多的话想要问玉娘,玉娘却不搭理她,关心则乱,她觉得林豌还没赵岐一般有数。看昨晚席中赵岐暗戳戳说顾檐修的样子,一准便是知情了,林豌反而还糊里糊涂。玉娘出来亭岚时,林豌已置了业等她,倒是利索能干,初来时很是照顾了她一段时间,只是没想到两人关系很快倒置,玉娘慢慢感觉到了林豌对她的依赖,竟生出了在养闺女的感觉,养的还是个大龄的不太聪明的闺女,她心想,“总这么不知观察、不知判断可不行,且让你好好动一动脑子,林茄说得没错,得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可惜林豌这一时半会是想不清楚了。很快林茄带了赵岐一行回到亭岚县里的林宅,这里距店铺不是很远,隔着两条街,两套宅子连在一起,中间连着院子,院中有高大的杏树直把枝子伸出院来,可能因为太过于高大又过于繁茂,这棵树看着让人生不出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感慨,反而容易心生恣意自由之感。两套宅子都邻着河,院外有人沿着墙做小生意,看起来不仅日常休憩、观景不错,生活也很是方便。

    赵岐想,这确是比在京中舒坦,他忍不住想起他家老赵,这烟火气多适合老赵,要不在这里也给他置个宅子?

    中午时间有些匆忙,但丹娘、朱兹、潋梓三人依然备好了一桌饭菜,想着他们下午要赶路,没有备酒,不过菜色搭配很好,还特意在小和尚座前放上了好几个素菜。中午宾客尽欢,赵岐带着青殊和安恕便要出发,上马之际,赵岐发现他们的包裹又变大了一点。林茄之前没有说错,丝绵填充的背心和中裤卷起来的确只有很小一卷,也确实没有增加什么重量,现在的包裹显然是又加了东西。

    林茄看他表情,笑眯眯道:“大哥,给你放了些干粮,路上万一没有碰到打尖的店你们且垫垫肚子。”

    赵岐心中有暖意,分别时看出来,虽然把他排除在了亲近之人的外面,但还是那个善良而熟悉的妹妹,他点头,也向众人道谢、道别,时间确实晚了,一行人没有再耽搁,打着马向北城门方向奔去。

    秋日下午的阳光十分温暖,它慢慢把赵岐的背影拉得很长,直到不见。林茄看着有些入神,她不知道这种命运的交集会带来什么,她有些许的伤感,也有些许的感慨。但无论如何,她希望大哥一路顺风,按自己所说,年前顺利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