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寺的传说
繁体版

28.没来由

    她感到心里一阵紧缩,在最紧张的时刻,往往如此这般,眼皮也跳了几下。

    好像又回到刚来水月寺的那一个月。每天半夜会醒过来,随即听到那两人沉重的脚步声嗒嗒嗒地逼近,一步一步,最后站在门口,停下来,把门打开。接下来在对方的屋里,不断有动静发出,好像什么东西无端碰到墙面,砰地一声。正常的人的起居谁会和墙发生干系?一个月的时间里,不,不需一个月,一周左右的时间,她已经分不出是自己听到脚步声会得自动醒过来,还是说形成条件反射,自动醒过来,然后听到脚步声。

    但谁又能知道事物的发展轨迹。那两人早已在水月寺惯用的手法中,变成两枚果子,而她反而从对方那里得知这一事实。当然,无论是桂枝,还是杜荷,都不可能把如此核心的事情告诉她。有道是“报报之返,墨墨之化,唯大君能之。”谁知道其中的转化?

    但她的手还是依稀抖了一下,太长时间,或者说从出生到现在,岸芷没有半点的攻击性,只是在受到催化的情况下,才做出应激的反应。因为不能自己多倍隐忍,换来的却是被捏软柿子般的揉扁捏圆。

    “我没有攻击性,也不会反击。”岸芷有些难过地想到,但此刻并不是任人鱼肉的时刻,她所背负的责任,并不能让她就此搁置在清水河边。

    “好,我喝。”她突然想起古文中的一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既然不能转身跑掉,也不能在对方已经暗中做好防备之时出手,只能先顺势而为。

    果然,杜荷愣了一下,并没有心理准备,把汤缓缓地递过来,好像完成任务般地松弛下来。

    岸芷攥紧了手,瞬间使出酝酿多时的“左揽雀尾”,这一招她以前每天早上起来锻炼时会用到,当时不过是活气血之用,现在回想起来,万事万物竟然如同一个太极。

    都有对立面,对立面不断转换;

    矛盾不断升起,在矛盾的变幻中才能找到平衡面所在;

    即使并没有对立面,但很快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对立面。

    ……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她的左手以从未使过的力气攥住杜荷的手掌,右手顺势拿过保温壶。因为对方本来就是一个递的动作,之前紧绷的防备已经收起。

    杜荷又愣了一下,但此时已经被岸芷紧紧地控制住。

    现在不是放松的时刻,岸芷右手迅速把保温壶放到地上,现在可以用力把杜荷的手臂捆到后边。

    对方惊恐地看到她,不明所以。之前所有的试探都是有模式的,只需按照步骤来。无论是站在身后,突然叫一声名字,看着目标在不安中转过身来;还是轻描淡写说上一句“你不能胜任”,都经过无数的测试,没有出过半点差错。

    如果那些人不承认自己不能胜任,认为含辛茹苦,做的事对得起这个饭碗,她就会冷笑一声,“多的是人可以证明你们。”

    记住,一次只能针对几个人。这就是手法的关键所在,从而让这些人张着嘴,却什么都说不出来,因为自是“有人”证明他们不适合呆在这里。

    接下来,就会完全占据主动地位,居高临下地故作通情达理,提出一个备选的方案。事实上,与其说是备选,不如说是终极方案。

    “那就再换个岗位?”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新安排,一般人都会连连点头,表示同意。此时气氛逐渐缓和下来,她会不失时机地端出两杯事先准备好的热饮。

    “放松一下,喝点东西,等会再看看。”或者“等会再和新的上司谈谈,安排一下。”

    此时,就有十足的把握,对方不会驳她的面子,慢慢地把这杯饮料喝下去。

    ……

    所有的事情都是这么过来的,她做着这些伤天害理的事,一开始觉得心中愧疚,但逐渐也就习惯。再加上做这种事似乎有加持,和上司之间彼此心照不宣,在这里呆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以险换稳。

    但此时杜荷却感到一阵心悸,这是第一次有人对其出手,没有想到受制于人的感觉竟然如此难受。那是一种完全被拿捏的,事不由己的被动。她的眼睛看着岸芷,不能做出任何表情。以前更多只是享受着在上的优越感,以及平视时的故作随和,就算略微低头,也不过在随兑二人面前,所以一时半会反应不过来。

    被动,不好受;被拿捏,更不好受;而反噬,又有谁不说自作自受。

    其事好还。

    岸芷踌躇着,这是她第一次面对这种局面。本来只是为着逃出这些招数,现在却不知该如何对待。

    她把保温壶拿起来,那是一个青花瓷的,此时却想以其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至少应该让对方感受一下当时众人的心情。她微微笑着,一步步地走近,摇晃着那个壶。

    “干什么?”杜荷慌乱道。如果有人没有按理出牌,却是不适应的。

    “天赋权利,自由平等。”岸芷讥讽地说,“毕竟,这么好的汤,你也有资格尝一尝,不是吗?”

    她继续摇晃着壶,没有停止的意思。的确,之前多年的经历告诉她,一退再退,就会带来越来越多的逼迫。之前有一个同事,貌似老成平稳,在那里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职务护身。对方在有事不会做的时候,几次请教她,态度是既真诚又和谐。但不过区区半年之后,自己的工作岗位被上司有意地想要剔除出去,开始推挤逼移模式,换岗重新来做,有一个地方不会,踌躇再三去问那个同事,对方却客客气气地表示还是问别人。

    之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她终于被排挤出去。当时还想,就算是还个人情,也不用如此这般,多少让人有些体面吧。

    这就是过往,所以做事在关键时刻,手一松,带来的后劲却是不能想象。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