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寺的传说
繁体版

5.明争暗斗

    炼丹房里灯火通明,随夫人穿着淡黄色的袍子,金碧辉煌,她及其善于周转和分配利益,常常把很小的甜头分出去,“预先取之,必先予之”,留下大的好处。因此在这个深不可测的地方稳坐几十年。现在,她的面前放着一杯深色的热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点,而东西就这么多,不够分的,因此她的办法就是只能大而化之,让关键人等尝到甜头即可。再有一个常用的手法,就是不停变换底下人,如此一来对方自是不能要求更多。一个满打满算只能在这里呆上几个月的人能知道什么?能期待什么?

    此时,她的余光仍然可以不紧不慢地看到兑夫人,对方涂着棕红色的唇膏,如同酿的一坛美酒般深厚。不用多说,每次大部分的甜头会到她那里,随夫人尽管自认为很能干,拿到的却不多。

    在这里来来往往的人几十年来数以千计,能够留下来的没有几个,可见,兑夫人和这里有着特别的合拍,或是对路。她现在正在吃着一根香蕉,可以补充一些能量。和其它水果相比,吃香蕉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炼的进展如何?”随夫人过问一个小头目。

    “没有突飞猛进,还在按部就班。”那人淡淡地说。

    “那谁的表现如何?”随夫人说了一个名字。

    “不是很心甘情愿,还在提要求。”对方轻描淡写,“看来有很大的不满。”

    “这里不是她提要求的地方。”随夫人喝了一大口茶,定定心。“能做事的人很多,不差这一个,这是其一;其二,以后都养成讨价还价的习惯,那就无法收场。”她的两鬓早已泛起银发,只是看上去比同年龄段的人精神很多,虽然如此,还是需要时刻提着气,不能放松。

    大凡一件事情要坚持下来,在其眼中,需要不停地缠斗。这也是很多年前看比赛得出的启示。有的先赢了两局,之后第三局一口气没有提上来,略微松懈,之后打到决胜局胜负还不好说;而有的第一局落败,之后紧咬不放,还可以反败为胜。有道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能有丝毫的忽略。

    随夫人沉思片刻,不费劲就可以做出决定。“从现在开始,把她手头上的要事逐渐分给其它人来做,稍微晾一晾。”

    “之后呢?”那人温和地问。

    “没有之后。”随夫人摇摇头,“看她自己提不提,不提的话,找个由头半个月内让她走人。”

    “不,是一周之内。”她果断地想了想,补充道。

    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有一个持有异议的人在当中,假以时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价还价,而这是随夫人所不能容忍的。在这里只需要绝对的服从,绝对的成效。

    对方轻轻笑了一下,心知肚明。

    “以后,你们都有机会。”随夫人把手一挥,慷慨地说。

    水月寺的外边暮色渐渐降临,寒潮即将来到。这年的冬天要比往常来得早一些。

    兑夫人还是穿着厚厚的雪纺袍子,她不需要做很多具体的事务,只是一些笼统的事情。片刻,里边的人陆续退出去,只留下几个,一个盘子端了上来。

    打开一看,金光闪闪的六个果子放在里边,不知是什么,像是用萝卜雕出来的。

    一个人沉着地说,“还是老规矩,每人一个。”

    有人率先拿了一个,奇特的是,第二个传到兑夫人手中,看起来她虽然没有很多事情要管,在这里的位次却相当地高。她以寻常见的姿态,拿了一个,随随便便地吃下去。

    “这次,要比之前松脆得多。”

    这是一个会迎合的人,说的每句话都不会拂旁人的面子。往往这种人过得最为四两拨千斤,即使不会做事,也有旁人可供驾驭。她的眼睛转着,涂着厚厚的唇膏,态度愉悦,也绝不会吃半点亏。

    “做不好,就换一拨人来做。”随夫人轻松很多,她拿起最后的一个果子,吃了下去。

    呼地一声,炼丹炉的火苗窜得很高,带着一些火星。有人过来拨了拨火,“差不多到时候。”

    大厅里有些冷,空旷起来。

    岸芷坐在木桌边,一切和往常没有不同,要到晚上才有事做。她想到中午吃饭时看到的那个身影,原来那人在炼丹房里做事,如此老成持重,一看就是守口如瓶的人。

    事实上,这里有很多惯例是不合理的,比如说晚上很晚才开始干活,精力最好的时候却让人闲置,她到现在不知其中的道理。

    到了第二天吃午饭的时候,她坐在那里,等着桂枝的出现,但过了好一会也没有看到。大厅里的饭菜又渐渐地只剩了个底,她还是固执地坐在那里等着。

    要再过上片刻,才知道桂枝不会出现。一种解释就是,对方今天很忙,手头有很多的事情。忙碌起来的时候,一时半会想不到也是有的,总有个次序;另一种解释就是,也不排除她们那一块要出去吃饭。无论如何,如果早点告诉自己,也可以稍微有别的安排。

    岸芷默默地想着,被忽略的感受再次袭来。并不是需要所有人以己为先,能碰到就碰,才是自在的态度。反正此刻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她决定自己去外边吃点饭。

    寒风呼呼地吹着,岸芷的两个耳朵冻得通红。吃点什么都行,比如萝卜饺子,但不能坐在外边吃,她还是找了那家熟悉的馆子,听着劈里啪啦炒菜的声音,才能感到妥帖而舒适。点了一个泡椒炒肚片,水月镇的价格比较划算,二十几块一盘,还是很多年前的价格。松软的米饭放在一个木桶里,自己随意添加。

    岸芷吃着热乎乎的泡椒炒肚片,喝着热茶,连吃两碗饭,感到舒服很多,身上也暖和起来。她不经意地往外看去,却看到那人坐在靠窗的位置,悠闲地吃着一盘爆炒鳝片。这本来是很平常的事,因为这家店的招牌菜就是暴炒鳝片,里边放着柿子椒、泡椒、木耳和黄瓜,又脆又有营养,但价格却很贵,现在要六十多块一盘,真是个爱吃的人。

    她在那里又坐了片刻,心中感到很迷惑。按理来说,人和人之间并不一定会有交集。每天来来往往有那么多人,并不一定会在身边停留,甚至是看到。但这个人不同的是,在水月寺那么多人中,却轻而易举引起她的注意。好像在夜晚回来时看到的橙色的路灯,又好象下雨天在屋里喝的一杯热咖啡,或是热茶。

    但没有理由再坐在这里,泡椒炒肚片已然下肚,岸芷还是站起来往外走去。

    屋外突然下起大片大片的雪花,往常在这个深山之中,要到十二月或是过年的时候才会下雪,所以在当地的小孩心中,鹅毛般的大雪等于过年。此时从暖和的屋子里走出来,岸芷感到自己需要一个温暖的护肘,或是带着帽子的棉服。十一月初刚来的时候还不太冷,她穿的是一件蓝色的毛衣,现在是远远不够的。好在桥边有一个商店,她进去买了一件棉袄,杏色的,上边画着很多的猫咪。事实上,在水月镇,并不能买到很时髦的衣服,这里似乎还停留在十几二十年前,但这件棉袄的棉花却是足够的,穿上去很保暖。

    “履霜,坚冰至。”在返回的途中,岸芷想到这句话。她来了这些天,根本还没有摸到边。漫无边际,核心的东西自是离得很远,每天晚上做的事情重复而简单,所谓见几而作,这个“几”究竟在哪?以前看到所谓从交谈中获得关键消息,那也是双方的位置相当,或是相对有优势的情况下,才可以通过问话得到。现实中却是不可得的,一来旁人没有那么傻,也不会配合;二来并没有一个合适的位置可以自由自在地发问。所以,还是只能靠观察,细微的认知,和对人性的认识。

    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身上,落在地上,落在树上,好一个银装世界。十一月的深山,新鲜蔬菜都被储存起来,家家户户早就在院子里晒着咸菜和萝卜干,然后用香油拌起来吃。这里近水,也有很多的鱼,有人家用锅子炖着刁子鱼,放很多的葱姜蒜,香味扑鼻而来。还有用腊肉裹着面粉炸的腊肉饼,里边还放着一片叶子,更加酥。

    岸芷一路走过来闻到这些香气,还好之前吃过饭,不然该食指大动。经过水月镇上时,她还买了几个茶叶蛋,准备带回去晚上吃,又买了一瓶麻辣鲜,吃起来会更加下饭。这些很小但很美味的物件让她的心情好起来。本来,如果没有看到桂枝,可能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晚上干活只用出力气,外加上好几天都没有碰到杜荷。所有这些事情之间渐渐让她反复思考,好像有一根看不见的线穿起这些珠子。

    她迷茫地回头,看到水月寺那深邃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