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塑魂
繁体版

第十一章:五字金条

    他当时就在第一时间问过了自己的四兄弟媳妇,问老四回家的时候是不是带回什么东西给大家吃了?

    回答是:“带了,但却不是什么吃的东西。就在背回来的那个布兜子里放着,一直没动。”

    姥爷的大伯接过布兜子,伸手这么一摸,就只从里面摸到了一根棒状儿的东西,那东西摸起来冰冰凉凉的,触摸的瞬间竟似摸到了冰柱一般。

    等拿出这么一瞧,竟是一根很厚实的金属条,呈淡紫色,上面还歪歪斜斜地刻着几个字。

    虽然他做官多年,书更是读了不少,但金属条上面的几个字,他确是一个也不认识。

    但他还是隐约觉得,这东西一定有问题。

    于是便对自己的四兄弟媳妇说道:“这东西我先拿走,看那边有没有人认识,要是问出了门路,我便第一时间通知你。”

    而实际情况则是,姥爷的大伯在当时根本就没能抽出身来,一个月的时间死了十多口人,忙前忙后的早就把这事儿忘到了一边儿。

    一个月的时间,一大家子人悉数死绝,这事儿放在哪儿都得是个大新闻。

    于是村里人便风言风语地传开了,说姥爷的四伯一定没干什么好事,那置办家业的钱财,定是取自什么见不得光的路子。而之所以一大家子人会在一个月内全都暴毙,定是他在外面惹到了什么不该招惹的东西。

    这话外人听听也就罢了,可自家人,尤其是自家的兄弟,哪个能咽的下这口气去。

    于是,姥爷的大伯便开始动用关系,并私下打听起了哪里能找到厉害的算命先生。

    我大娘那时候才嫁过来没多久,回娘家的时候听到周围人学舌,于是想都没想就把我的太舅姥爷给供了出去。

    双方一碰头儿,那边就派车接上了大娘并一路疾驰赶到了我爷的家门口。听闻此事,我爷也觉得反常,于是片刻都没敢耽误便上车做起了导航。只是令众人没想到的是,当众人赶到,那太舅姥爷居然不在家。

    细问一番后才知道是被接走了,而且就被接到了姥爷的大伯为官的那座城市。

    这就很巧!

    几番周折下来,姥爷的大伯总算联系上了身在外边的太舅姥爷。见面更是没敢藏掖,直接把这事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这边说那边听,从头到尾,太舅姥爷始终都是皱着眉没说一句话。只是在姥爷的大伯把话说完之后,他才轻轻地说了句:“带我去吧。”

    姥爷的四伯家的院子位于村子正中,向西挨着两条街,向东,则是挨着一条街。那感觉,就像是一个“Y”字被放倒,然后他家正骑在那个叉点上一样。

    记忆中的我也确实到过那个地方。没记错的话,应该就是母亲带我回娘家过年那年。

    母亲在屋里跟一群妗子聊天,身为小孩子的我自是觉得无聊至极。好不容易插了句话,还被某个不识趣儿的大人给噎了回去。

    于是没办法,只能出门跟了几个舅舅家的孩子满村乱窜。

    正值过年期间,鞭炮不缺,于是便一边窜一边放鞭炮。那边的鞭威力非常大,大到当地人管那玩意儿都不叫鞭,而是叫“雷子。”

    “雷子”短粗捻儿短,小孩子自是不敢手持点燃再丢出去,于是就把那东西逐家塞进门楼儿的石缝儿里,点燃后再远远地跑开看效果。

    结果自然就是各家的大人都会来到院里并喊上几句:“这群小王八羔子,大门楼子都给我崩塌了,快滚蛋,都给我上一边子玩儿去。”

    就这样崩一家儿换一家儿,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村中。

    正无聊间,忽抬头看见那斜坡儿上有座非常高大的门楼儿。

    不同于别人家的凑活儿,这家儿的门楼被修得非常的庄严气派。走近一看,门面儿呈漆黑色,上面还被敲了许多铜制粗钉。虽有虫蛀,但整体还算得上是平整,光洁。

    更让我觉得新奇的是,门面上还嵌一对儿龇牙咧嘴的狮子,嘴里各自含着一个铁环。

    “这谁家啊?大过年的还关着个门。”我一边说一边伸手勾住那对儿铁环,接着便在上面吊起了提溜儿。

    没想到这行为直接把边上的几个哥哥吓了一跳,有一个更是直接冲上来抱住了我,一边拽一边喊道:“小川,快松手快松手。”

    这让我很意外,心里不由得寻思道:“从村西头儿到这里,事儿都是我们几个人一起犯的。怎么到这了家,单是拽了下门上的铁环就把这几个人吓成这样?”

    接着又转念一想道:“难不成是当地惹不起的大户人家?”于是便开口问道:“这谁家啊?”

    “谁你也别问了,快走吧!”其中的一个哥哥急忙说道。

    “那他家人呢?”我追问道。

    “哎呀,快别问了,走吧,咱们换个地方。”五六个人没有一个正面回答了我的问题,只是拉上我想要强行离开。

    “不行,让我看看。”

    我觉得不甘,于是便透过门缝朝里面看了去,结果却是什么都没看到。

    那门后仍是一个斜坡儿,斜坡儿两边竖着两面高墙。看样子,似乎得把这段斜坡儿走完,还得再拐上一下才能到达院子里面。

    “别看了,快走吧,我妈说这地儿不能呆,来啊,咱们一起把小川拉走。”其中的一个哥哥说道。

    我自是一百个不愿意,无奈当时太小,力量悬殊,也就只能任由几个哥哥强行把我拽走……

    我回过神,见众人还在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这时我突然意识到,那个我曾经到过一次的那个大门,应该就是他们口中的绝户那家儿,也就是姥爷的四伯家。

    “你舅姥爷是真的厉害,还没到那家儿门口就察觉到了不对。”爷爷一边往碗里续茶一边说道。

    “我们走上去。”

    载着太舅姥爷的车还没挺稳,车上的太舅姥爷就冷不防地说了这么一句。

    这话吓了姥爷的大伯一跳,他直说道:“老先生你不是看不见吗?你咋知道到了,咋知道在坡上呢?”

    “看不见,也看得见。”舅姥爷淡淡地说道。

    几人一来到大门前,太舅姥爷就止步不前了。

    姥爷的大伯见状,忙问是怎么回事。“咋啦先生,咋不走了?”姥爷的大伯问道。

    “就在这里说就行。”太舅姥爷在沉思了片刻后说道。

    “你的这位兄弟,是干嘛的?”,太舅姥爷接着问了一句。

    “啊?哦,我还真不知道。”姥爷的大伯答道。

    “嗯。”只说了这一个字,太舅姥爷便陷入了沉思。

    “要不咱换个地儿,这儿太冷了。”见太舅姥爷迟迟没有动静,姥爷的大伯便随口说了一句。

    “不用,就在这儿。”说完他侧过身,朝着姥爷的大伯又问道:“你当真不知道他是做啥的?”

    那声音听起来像是质问。姥爷的大伯更是被问了一脸懵,愣了一下神后便回道:“真不知道,早些年也问过,愣是半个字都问不出来,我这四兄弟,嘴巴牢的……”

    姥爷的大伯正说着,话突然被太舅姥爷给打断了。

    “嗯,不知道就不知道,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那个,把你兄弟死前拿回来的那个东西给我。”

    姥爷的大伯一愣,忙说那东西就在车上,接着便让司机一路小跑儿地拿了过来。

    “呐,兜子我都没动,这里面就个这么个玩意儿,上面还有字儿,我瞧了好几次也没认得一个。”

    太舅姥爷接过那东西便摸索了起来,没一会儿的功夫,五个字便从他的嘴里蹦了出来——“往,来,归,逝,友。”

    姥爷的大伯正想问个明白,就听太舅姥爷跟着说道:“你不用问,问了对你也没好处,这不是人用的东西,不处理压不住,快去找人,把你兄弟的坟刨开,不然还得死人。”

    刨坟可是大事,姥爷的大伯自是做不了主,于是便火速召集了族里的人,想着跟大家一起商量一下。

    没想到,还没等姥爷的大伯把话说完,族里的人便都纷纷表示同意。

    我心想大家应该都很纠结这事儿,这好不容易来了个先生,自是人家咋说咋办才是。

    等到几个胆大的年轻人刨开了坟,挖出了棺。太舅姥爷直接大手一挥说道:“撬开。”

    众人哪里经历过这等事,等那棺材板一被撬开,几个胆大的往里面一瞧,就见棺材里的人,正脸部朝下地趴在里面。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众人瞬间炸了锅,纷纷看向眼前的这个瞎子。

    “把棺材钉上,里边的不用管,去找只黑公鸡,跟棺材抬着一同向西走就行。记住,什么时候鸡打鸣儿,什么时候放棺材,中途别放,就在鸡打鸣儿的地方,把棺材跟鸡一同烧掉。”太舅姥爷厉声说道。

    爷爷讲得是有声有色,身边的人更是听长了脖子。

    “那鸡叫了吗?”老姑随口插了一句。

    “叫了!半天才叫,可把那几个抬棺材的小伙子给累屁了,一直抬到一个石崖子下才叫。”母亲说道。

    “那后来呢?”我追问道。

    “烧了,听老人们讲,那味儿老大了,过了差不多半年才散。”母亲随口补了句。

    “那爸,你当时跟那瞎子一起回来的,内根儿金条呢?”大娘问道。

    “啊?那可不是什么金条,啥材料的我也没搞清楚,但肯定不是金子,是金子的话我认识。”

    “那整哪儿去了?”大娘追问道。

    “被那老爷子给拿咱家这边来了,就在我那儿,整哪儿去我倒是给忘了,应该是压哪儿了,慢慢儿碰吧。”我爷皱着眉头说道。

    我爷这边的话音刚落,就见那坐在板凳上许久都未出声儿的父亲突然抽动了一下,接着便侧身看了眼我的母亲。

    这两个动作只发生在一瞬之间,被我捕捉到纯属偶然。我心想:“那根带有‘往来归逝友’”的五字金条,极有可能就在我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