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三十三将
繁体版

第八回 两军阵三将战罗琼 黄天化夜袭南诏军

    话说丁万臣马不停蹄赶奔燕云关,到关外往上喊道:“快将城门打开,我回来了!”

    守城将士往下一看,见他来了,赶紧开门迎接,回到殿帅府坐下,几个副将急忙赶到,周遂问:“将军,你不是被抓了吗?如何回来的?”

    丁万臣叹了口气:“唉,是罗琼放我回来的。”

    众将一愣,丁万臣问:“去京城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吗?”

    周遂摇头:“还没有,另外将军阵前被抓,我们担心将军出事,燕云关将危矣,所以写了奏章送往京城求助,请皇上派兵支援。”

    丁万臣点点头,众将各自休息,第二天中午,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丁万臣集合众将到殿帅府,对大伙说:“各位将军,事情已经明白了,皇上确实在南诏国借了一件宝物,但多次拒绝归还,南诏使者来了两次都空手而归,甚至北安王贾承也被拒之门外,要知道,那贾承乃南诏第一猛将,遭这般对待,是我也会心中不悦,安帝如此动怒也不是不无道理。”

    周遂说:“将军,那你怎么看?这燕云关我们还守不守?”

    丁万臣说:“当然要守,这是圣旨,只是我这心里总觉得有点惭愧。”

    大伙议论纷纷,有人觉得齐帝做得不对,也有人认为安帝太小气,他们各自讨论不说,单说派往京城送信的人,把告急书信交给宋方鼎,宋方鼎再给齐帝,齐帝看完大吃一惊,问宋方鼎怎么办,宋钦差微微一笑:“皇上不必担忧,臣早有办法。”

    齐帝问:“爱卿有何良策?”

    宋钦差说:“皇上,你可休书一封派人送往扶京交给高帝,就说南诏无故发兵攻打夏贲,欲夺疆土,我们现在两国结盟,相信高帝不会袖手旁观,另外再派两员上将领兵赶奔边关支援,但不能取胜,这燕云关一定要丢,燕云关之后就是文州,把他们阻拦在文州城外即可。”

    齐帝问:“这是为何?若燕云关丢失,岂不让安帝小瞧我夏贲吗?”

    宋钦差摇摇头:“皇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这么安排是有原因的,要论国力兵力,夏贲不及南诏,若是拼死一战,机会也甚是渺茫,所以才结盟扶京,而今南诏兵发燕云关,我们正好利用这点,先假装打败仗,把敌人引进来,让南诏放松警惕,等扶京援兵一到,双方再兵合一处,来个里应外合一举消灭他们,到时候再昭告天下,说南诏为夺土地不惜开战,无视当初六国之约,那时定然引起公愤,咱们就能联合高帝光明正大的攻打南诏国了,只要杀到长关活捉安帝,这宝贝不就永远属于皇上了吗?”

    齐帝听完哈哈大笑:“哈哈哈!还是爱卿有办法啊!好,就依你说的去办,不过要派哪两个人领兵呢?”

    宋钦差想了想,道:“以臣之见,当属宁秋山以及卢盛两人,他们距离燕云关最近,可即刻发兵。”

    齐帝点头,马上下旨让这两个人各领兵一万支援燕云关,另外休书一封送往扶京,请高帝出兵帮忙,不过这封信是宋钦差写的,把自己的计划都说清楚了,再表燕云关内,时间很快到了第三天,罗琼果然领兵叫阵,丁万臣明知不是对手,还是列阵应战,两人交战三十回合,丁万臣被打下马,几员副将上前营救,抬着丁万臣败回燕云关,之后连续两天罗琼都来叫阵,丁万臣受伤不能出战,无奈只好高挂免战牌,第五天,两路人马赶到,丁万臣大喜,把两员大将接到殿帅府,这二人都是夏贲猛将,皆在三十三将之内,三人落座,副将两旁站立,丁万臣说:“二位将军前来帮忙,真是解了我燃眉之急啊!”

    宁秋山说:“将军先不要高兴,我们虽说帮忙,但皇上有旨,要我们假装打败,撤出燕云关退守文州。”

    丁万臣大惊:“这是为何?”

    宁秋山说:“我们也不知道,总之这是圣旨,你我身为臣子也无权多问,皇上既然下旨,我们照办就是。”

    卢盛说:“方才我们来时看到城门上高挂免战牌,不知敌将是谁,能让将军守城不出?”

    丁万臣叹了口气:“说来惭愧,此番领兵之人乃是南诏雁州王罗琼,我和他曾经交过手,每次都败在他手里,此人武艺高强,是个强敌。”

    听到此话,宁秋山大吃一惊,他知道罗琼的厉害,可卢盛却不以为然,道:“我早听过此人,只是一直没机会见面,如今他领兵犯我边界,虽说皇上要我们假败,但在此之前我倒要会会他,待明日我去应战,二位给我观阵。”

    宁秋山劝他不要冲动,卢盛不听,第二天,他领兵五千关前列阵,罗琼领兵一万也摆开阵势,往对方阵前一看,只见头前一员红脸大将威风凛凛,身高过丈,手里拿着一把龙首大黑斧,罗琼并不认识,催马上前几步问:“不知将军尊姓大名?”

    卢盛也往前几步,仔细看看罗琼,心里不由得暗竖大指,果然气宇不凡,看罢多时说:“我乃夏贲上将卢盛是也!”

    罗琼点头:“原来是卢将军,久仰大名,失敬失敬。”

    卢盛说:“罗琼,我早听说你是南诏名将,万夫莫敌,今日我且领教领教!”

    话毕,催马过来抡起斧头就砍,罗琼一看只好应战,二人斗在一处,那卢盛虽也是猛将,但心高气傲,不敌罗琼,未到六十回合便落入下风,丁万臣和宁秋山在城墙上观阵,见卢盛不行,马上开城门杀出来营救,罗琼以一敌三仍处于不败之地,两边打了个难解难分,卢盛暗自吃惊,暗道罗琼果然名不虚传,真乃当世虎将也!莫说皇上下旨假败,就是真打也不一定能赢,三人深知罗琼厉害,打着打着抽身便走,收兵回到关内,罗琼大获全胜,领兵退回连营。

    单说燕云关殿帅府,卢盛累得浑身是汗,坐下喝杯茶对其他人说:“这罗琼真是劲敌,我三人斗他一个也不能取胜。”

    宁秋山说:“不能再拖了,皇上有旨,要我们退到文州,依我看明日再战,到时候把燕云关让给罗琼也就是了。”

    卢盛摇头:“可燕云关一旦丢失,城中百姓该当如何?我觉得再等几天,把附近的老百姓都转移走了之后再做打算。”

    丁万臣说:“这个其实不必担心,依我看,罗琼就算打进燕云关也不会伤害百姓的,我深知此人秉性,他不是那种人。”

    宁秋山问:“将军何以见得?”

    丁万臣说:“不瞒二位将军,前些日我被罗琼抓到大营,本以为必死无疑,可他非但不杀我,反而以礼相待,劝我撤出燕云关,还向我保证不会伤害百姓,绝对秋毫无犯,我看不会是假话。”

    宁秋山说:“将军,人心难测,万不可听信片面之言。”

    丁万臣低头不语,卢盛说:“暂且先休息吧,待明日再说。”

    他们各自休息不提,再说罗琼大营,收兵回来刚坐稳不久,只见报事的急匆匆从帐外跑进来说:“启禀大帅!天使官带着皇上圣旨已达洛安关内,要大帅返回接旨。”

    罗琼一惊,心中已猜到八九分,让蒋丞奇代管大军,自己骑上马风驰电掣赶回洛安关,在殿帅府跪下接旨,天使官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发兵至今已有数十日,朕耐心已尽,命罗琼务必两日内拿下燕云关,不得有误,否则定当择重处罚!钦此。”

    罗琼接旨后眉头紧皱,如今对方有三员大将在,要攻关实属不易,两日期限怕是远远不够,奈何皇命难违,快马加鞭又赶回连营,把皇上的意思告诉大伙,众将听完也是一筹莫展,蒋丞奇说:“大帅,事到如今只能强攻了。”

    罗琼说:“我也这么想过,可强攻城池对我军损失太大,而且燕云关易守难攻,只怕行不通啊。”

    众人沉默半天,最后罗琼说:“事已至此,只好硬拼了,明日叫阵,倘若他们应战,我拖住三个守将,你们趁机领兵攻城,但要记住,不可伤害百姓。”

    大伙商量已毕,次日五更造饭,大军精神抖擞在关前列阵,金鼓齐鸣,丁万臣,卢盛,宁秋山领兵出战,他们也已决定,今日一战故作失败放弃燕云关,罗琼催马上前,三将也一起冲上去,四个人打在一处,斗得难解难分,蒋丞奇一看机会来了,吩咐其他几位副将,绕过中间战场直取燕云关,一声令下,千军万马勇往直前,喊杀震天,燕云关军队也往前冲来,双方混战起来,杀得血流成河,堆尸成山,丁万臣四下看了一眼,觉得差不多了,虚晃一招逃回关内,其他二人也各自逃走,罗琼紧追不舍,先后进了城去,蒋丞奇担心大帅有失,领兵一千跟在后面杀进城来,夏贲士卒一看主将跑了,一个个也开始往回跑,南诏大军一路冲进燕云关,夺下殿帅府,插上罗字大旗,而丁万臣等人则被赶出去,逃往文州去了,这一战,双方各有损失,罗琼说到做到,军队虽然入城,却对百姓秋毫无犯,这燕云关算是拿下来了,马上休书一封派人送往京城给安帝报捷。

    安帝大喜,下旨继续攻关,打到古琼为止,要活捉齐帝,拿回宝物,再说丁万臣等人带着残兵败将一路退到一百七十里外的文州,文州有个节度使名叫梁中元,掌管一方兵权,手下精兵强将超过五万,他早已接到圣旨,得知三位大将到了,亲自出城迎接,到府上坐下后,梁中元说:“三位将军,我早接到皇上圣旨,知道你们一定会来,兵马早已备好,任由将军调动。”

    宁秋山说:“多谢大人了,只是皇上让我们假败,但之后怎么做还要等候命令。”

    他们在文州休整了三天,第四天,天使官带着圣旨赶到,要他们配合扶京大将黄天化,以两面夹击之势围攻南诏军队,几人大惊,不知这黄天化怎么来的,原来高帝接到齐帝的信之后马上下令,让黄天化领兵三万赶奔夏贲支援,听从齐帝调动,宋钦差让他绕路从燕云关外侧进攻,阻断南诏军队退路,再由三将从文州出兵,一举歼灭罗琼人马,罗琼接到安帝圣旨,要继续深入夏贲,自己领兵一万离开燕云关,留下蒋丞奇等几位副将看守关口,万一出意外还可以接应,可他却没想到扶京会横插一脚。

    单说燕云关内,丁万臣他们走之前就做好准备了,把所有的粮草都连夜运走,南诏大军拿下关口一袋米也没得到,虽然自己带了不少,但罗琼领兵先行带走了大半,燕云关粮草不足,罗琼有令,不许搜刮百姓,蒋丞奇让赵普回洛安关运粮,赵普接令,领兵五千赶回洛安关,就在他刚到洛安关不久,黄天化率领三万精兵到了燕云关外围扎下连营,第二天,黄天化正在大帐之中研究怎么攻打燕云关,突然报事的进来说:“启禀将军,从南诏洛安关方向来了一支军队,看样子像是押送粮草的,正往这边赶来。”

    闻言,黄天化稍加思索,随后哈哈大笑,两旁有四位副将,其中一个问:“将军何故大笑?”

    黄天化说:“真是天助我也,要打燕云关全在这些人身上了。”

    他马上下令,让几个副将各领兵两千从四个方向袭击押粮军队,将粮食抢来,其他人一概不留,一声令下,军队事先埋伏好,等南诏军队进入圈套之后就一举歼灭,赵普根本不知道前路已断,五千人马全都走进包围圈,被埋伏好的扶京大军杀了个出其不意,押粮军队全军覆没,赵普命丧当场,扶京军押着粮草回营,黄天化高兴,休书一封派人送往文州,让三将做好准备,三更之时一起出兵,又让五千人换上南诏军队的装饰,晚上大营不点灯,夜间押送粮草赶奔燕云关,由于天黑,城墙上也看不清城下之人的脸,全都放进去了,不料这是引狼入室,车上根本不是粮草,而是埋伏好的精兵,每辆车五个人,一共三千辆车,头前一辆车上有一员猛将名叫毛进,是黄天化副将之一,等五千人都进入燕云关后,毛进一声令下,两万大军各亮兵器,杀得南诏军措手不及,就在城中展开一场恶战,蒋丞奇大惊,马上出殿帅府亲自领兵御敌,和毛进由城下打到城墙上,再往关外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只见外面星星点点全是火把,喊杀声不绝于耳,看服饰一眼认出这是扶京大军,头前一员大将正是黄天化,蒋丞奇深知此人厉害,不敢恋战,率领残兵败将逃出燕云关,南诏国是回不去了,只好去找罗琼汇合。

    再说文州城,丁万臣他们接到信之后便做好准备,文州节度使梁中元把手下几万大军全都调动起来,三更天一到,宁秋山下令全军出动,三将各领一万人,梁中元率领两万大军,他们兵分四路袭击罗琼大营,罗琼白天叫阵,文州无人应战,所以只好在三十里之外扎营,幸好他身为大将有先见之明,早就派人在文州城外守着,一旦有什么动静马上回报,此刻得知敌人要偷营,他大吃一惊,深知敌众我寡,马上传令撤兵,退回燕云关。

    大军拔营启程,退了不到五十里就和蒋丞奇遇上了,罗琼一看他这副模样就知道不好,问:“将军,这是怎么了?”

    蒋丞奇唉声叹气:“唉!大帅,燕云关没了!”

    罗琼大惊,又问:“究竟发生了什么?”

    蒋丞奇说:“我们被扶京大军袭击,领兵者乃是黄天化,前几日我让赵将军回洛安关押粮,如今看来他是凶多吉少了!”

    罗琼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好悬没站稳,真是前有豺狼后有虎,想罢多时,他把牙关一咬,对蒋丞奇说:“将军,如今看来只有背水一战了,我们现在尚有两万人马,拼死一战或许还能有救。”

    蒋丞奇点头:“我愿追随大帅!”

    现在只剩下他们两个将领,一人领兵一万,直奔燕云关方向杀来,迎面正好碰上黄天化,罗琼二话不说催马上前,黄天化抡起画杆描金戟来战罗琼,二人斗在一处,杀了个难解难分,八十回合未分输赢,蒋丞奇担心罗琼有失,催马上前帮忙,两个人也战不倒黄天化,那黄天化乃三十三将名列前茅之辈,岂能不厉害?又过三十回合,蒋丞奇体力不支,被黄天化横扫一戟打在胸口上,直拍得五脏六腑乱窜,口吐鲜血而亡,罗琼悲从中来,发了疯一样打得更猛,黄天化暗自吃惊,罗琼果然厉害,稍不留神就会命丧当场。

    两人正打着,忽听身后文州城方向传来喊杀声,丁万臣等四路人马皆已赶到,把罗琼围在中间,宁秋山,卢盛,节度使梁中元也催马上前来战罗琼,罗琼以一敌四,顿时招架不住,虚晃一招退出战场,对着南诏大军喊道:“众将听令!随我杀!”

    一声令下,两万大军横冲直撞,对着黄天化的队伍杀过去,黄天化也号令军队应战,其他三路人马也各自上前,直杀得暗无天日,横尸遍野,血流成河,罗琼一马当先,杀出一条血路逃到燕云关,这里早被黄天化占领,城门关闭,罗琼催马来到门前,被黄天化几个副将领兵拦住,身后追兵也到了,这下真是进了龙潭虎穴,九死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