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1649
繁体版

第109章 火枪队

    沙田西面山峰甚险,东面山势较缓。赤军在沙田扎营,以北、东两个方向为防御重点,北面集中了所有大炮,东面则部署了近卫营,西面部署以骑兵营,防御相对薄弱。

    沙田营垒原本由第三标第一营筑成,只能容纳五六百人。赤军近卫营、骑兵营两千人马已全部赶到沙田,在东、西两翼增修两座营垒,但时间太赶,营垒颇为简陋。

    珠玛喇眼光甚毒,很快就发现赤军西翼防备薄弱,令护军参领穆彻纳统率后队五百精兵,进攻赤军西翼。

    穆彻纳是满洲镶蓝旗人,名将瑚什布的儿子。去年,瑚什布病卒,长子泰库袭爵。穆彻纳没能袭爵,只得到战场上建立军功。

    珠玛喇与瑚什布早年归顺努尔哈赤,祖上都居住在叶赫河流域,是多年战友。他很念旧情,愿意提携穆彻纳,南下广东时特意奏调穆彻纳从征。

    穆彻纳也急于建功,率领着五百骑兵,贴着山脚,进攻赤军左翼。

    清军能分散,赤军的火炮有限,却不好分散。穆彻纳率军得手,沿山脚绕过壕沟,进逼赤军西翼。

    骑兵营长曹正吉负责防守西翼。他是顺天府蓟州人,做过蓟辽边兵,属于“首义元勋”。所谓“首义元勋”,是当初追随沈赤心起义的三百逃人,很多人受到重用。

    曹正吉眼见清军来袭,不敢怠慢,表面依旧镇定,说道:

    “昨天,清虏就试图从西翼破营。宋建以一个步兵营,就能击退清虏进攻,击毙一员裨将。我们骑兵营乃是全军精锐,难道还不如宋建的步兵营吗?”

    骑兵营为赤军直属部队,也在战前扩编为大营,共有一千骑兵、一千两百多匹战马。

    曹正吉守西翼,麾下有五百骑兵,另外五百骑兵在副营长率领下,协助沈赤心守卫正面。

    西翼同样掘有壕沟,但因为靠近山脉,壕沟挖得浅。赤军只得以鹿角为辅助,迟滞清军骑兵。好在清军骑兵穿有铁甲,行动不便。

    曹正吉叮嘱炮队队长:“不要急,听我的命令,等清虏越过鹿角时,再发炮轰击。”

    骑兵营汲取了教训,把劈山炮位置靠前,放在距离鹿角两百步的地方,以增加铅子的威力。

    明清时,一步约为一点五米,两百步就是三百米。这正是满洲弓的极限射程。

    珠玛喇所部为满洲精锐,多使用八至十力的强弓。清朝一力为十斤,十力就是一百斤。

    满洲兵的箭分为大箭和小箭,每战多携带十几支大箭,三五支小箭。大箭重,射程短,但威力大,穿透力强,三十步内可以穿透铁甲,六十步内可以穿透棉甲。小箭轻,射程远,但威力不足。

    清军相继越过壕沟和鹿角,速度更加减弱,队形也变得混乱。

    曹正吉看准时机,下令开炮。十二门劈山炮分为三组,相继开火。为了增加铅子威力,赤军增加了装药量,又换用大铅子,减少铅子数量。

    两百步以内,是传统火炮的火力盲区。

    明军曾大量装备铳炮,以覆盖这段火力盲区,以佛朗机炮最为典型。但铳炮杀伤力有限,无法穿透铁甲。

    八旗以骑射起家,使用大梢弓射箭,在短时间内可以射出更多的弓箭,威力又大于火铳。

    因此,明军与八旗近战,屡屡败北。赤军则另辟蹊径,大量装备劈山炮,发射铅子形成弹雨,在两百步内形成密集火力。

    这波满洲兵身着铁甲,防御力大大增强。赤军又以骑兵为主,所带劈山炮不多。所幸赤军还有另外一个杀手锏:火枪队。

    火枪队装备火绳枪,实际上就是明清军队所称的“鸟枪”。火绳枪射速慢,一分钟只能发射两发铅弹,但威力很大,在两百步距离上足以穿透棉甲,在一百步距离上足以穿透铁甲。

    南方明军已经开始装备火绳枪。明末时,浙江兵增援辽东战场,曾使用火绳枪大量杀伤清军。当时,明朝边军、内地军队多次弛援辽东,大多一触即溃,浙兵的表现堪称优异。

    赤军大力发展火器,除了红衣大炮、劈山炮、九节十成炮、开花弹外,另一个重点方向为火绳枪。

    战前,赤军不遗余力,打造了五个火枪队,配属给三个步兵标、近卫营、骑兵营。每个火枪队编配三个火枪排、一个弹药排,共有九十支火绳枪、九十名火枪兵、三十名弹药兵。

    此次援助博白,沈赤心带过来四个火枪队,除了近卫营、骑兵营、步兵第一标的火枪队外,还征调了步兵第三标火枪队。

    四个火枪队全都配属先锋,先期到达沙田。沈赤心以两个火枪队守正面,另外两个火枪队分守东翼、西翼。

    在两百步的距离上,劈山炮的铅子仍然偏弱,只有少部分角度恰当的铅子才能穿透铁甲,但速度已经大为降低,不能造成致命伤。

    还有少部分铅子碰巧打到缺少铁甲保护的脖子、脸部、马腿、马腹上,总算给清军造成了伤亡。

    越往前走,清军的伤亡越多。死士披重甲在前,其后普通士兵多披轻甲、棉甲。近三分之二的人是阿哈,大多披棉甲,无法抵御铅子弹。

    穆彻纳不为所动,驱使清军继续前进。他准备带兵前进至八十步,在八十步的距离上,满洲兵可用大梢弓发射重箭,击穿赤军身上的藤甲。

    赤军在阵前提前做了标志,很清楚清军的距离。等清军逼近至一百步时,曹正吉下令火枪队射击。

    火枪射击同样采用“三段击”战术,三个火枪排一字排开,每排按哨排成三排,前哨射击,中哨蹲下准备射击,后哨装填弹药。

    火绳枪射速慢,黑火药烟尘大。为避免互相影响,前哨射击完后,中哨向前接替前哨位置,继续射击。后哨接替中哨位置,前哨则返回后哨,接替后哨位置,就地装填弹药。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严明纪律,在于配合紧密,在于临阵不乱。

    骑兵营火枪队第一次显露身手,官兵既兴奋又紧张。队长敲击鼓点指挥射击,第一轮齐射,前排三十名火枪兵相继开枪。

    枪声劈里啪啦,阵前冒出一阵阵白烟。夏季盛行南风,黑火药形成的硝烟向北边吹去,利于赤军。

    致命的铅弹犹如死神,速度奇快,扑向清军。前排清军猝不及防,纷纷中弹。铅弹穿透铁甲,钻入肌肤,给清军士兵造成致命的伤害。

    中弹的士兵鲜血直流,痛苦地跌倒在地。

    穆彻纳眉头一皱,心想:“不好!有鸟枪!”

    曹正吉则大喜,说道:“着!火枪可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