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真搞笑
繁体版

52. 网购达人

    女人爱“血拼”,我们家的女人自然也不例外。

    还好妈妈“血拼”的地方,不在高级商场的时尚专柜,也不在豪华商厦的品牌专卖店,而是在地铁商城、小商品城、服饰购物街等地方。用老爸的话来说就是,他娶的这个“老婆”很实惠。

    实惠的女人,一定货比三家。其实,这个“三”只不过是个形容多的虚词,妈妈的比货、比价可远远超过三家。有一次妈妈要买一副耳钉,她从服饰街的第一家商铺看起,然后逐家挑选、试带、询价,直到最后一个商铺,最后回到第一家商铺讨价还价。

    当妈妈喜滋滋地带着新买的耳钉在商场的橱窗玻璃前顾影自怜时,我揉着发酸的大腿说:“早知道还买这第一家的耳钉,就不用逛这一个多小时了!”

    妈妈左照照、右照照,笑道:“不每家都看过,怎么知道这副最好,性价比最高呢?”

    “什么是性价比?”我问。

    “就是价廉物美呀!”妈妈答。

    “你这个性价比,一定没计算我们三个耗费在买这耳钉上的时间,”老爸接过话茬,“按我们每人一个小时计算,乘3就是3小时,按乘最低小时工资8元计,就是24元,你这副耳钉总计39元!”

    “我乐意!”妈妈白了老爸一眼。

    “那儿子乐意吗?”老爸追问。

    “对儿子是一种锻炼,”妈妈争辩道,“不会‘血拼’,不会逛街,将来怎么追女孩子呀?”

    “那我也不会‘血拼’,不会逛街,你怎么就嫁我了呢!”

    “所以现在给你上岗后再培训的机会呀!”妈妈小嘴一嘟,说了句狠话,“再啰里啰唆,小心我反悔,让你下岗!”

    老爸立时闭了嘴。

    不过说实在的,妈妈也实在抽不出很多时间逛街,尤其是现在她担任了管理职位后,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疼的,已经很少再有闲情逸致去掏喜欢的服饰了。恰好现在流行起了网购,妈妈用钻研业务的精神头一研究,几天工夫,就里里外外门儿清,摇身一变,成了“网购达人”!

    自从迷上了网购,休息天在家,门铃就“叮咚”、“叮咚”响个不停。

    “三件是您要的,两件是赠品。您核对一下!”快递员十分热情。

    妈妈抱着三件衣物在卧室里试穿时,老爸和快递员在大门口抽着烟,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你们可真辛苦,星期天还要上班。”老爸道。

    “是啊!混碗饭吃!”快递员道。

    “这跑一差能挣多少?”老爸问。

    “跑一差网购公司只给2块,赚的都是辛苦钱!”快递员诉苦道。

    “这网购公司也太黑了吧?这不是剥削吗?”老爸义愤填膺。

    “没办法,这网购公司是我们的大主顾,得罪不起啊!”快递员叹道。

    ……

    “这一件我留下了,其余两件不合适,你退给他们!”妈妈试穿完毕,将两件衣服装回包装袋,退还给快递员。

    “行!”快递员拿出笔,“请您签个字!”

    “这赠品呢?”妈妈问。

    “您留着吧!谢谢!再见!”快递员临走,不忘将大门合上,服务极其到位。

    “这网购公司可真够可以的,买一件也送两件赠品啊?”我问。

    妈妈拿着收下的那件背心,放在胸前比画,“猜猜,多少钱?”

    “怎么也得五十!”老爸道。

    “哈哈!才二十五!”妈妈大笑。

    “怎么会这么便宜呢?他还送你两件赠品,还要付快递费,他们公司咋赚钱呢?”我问。

    “这个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便宜!”妈妈笑道。

    “这个我知道!”老爸忽然道。

    “那你说说!”妈妈道,“告诉儿子这公司的赢利模式!”

    “啥赢利模式,根本就是赔本赚吆喝!他们准备股票上市!”老爸道。

    “准备股票上市就要赔本吗?这个我也不懂了。”妈妈疑惑道。

    “我前几天看《第一财经》,说这家公司已经是中国内地服饰行业,网络购物B2C的前三强,正准备境外上市。”老爸道。

    “什么是B2C?”我问。

    “就是Business-to-Consumer的简称,意即商户直接面对客户。与此向对应的是C2C,意思是个人对个人,比如淘宝。”老爸解释道。

    “可你还没解释它的赢利模式呢?”妈妈追问道。

    “没有赢利模式,公司宣传的所谓赢利模式都是假的!他们的目标就是上市!”老爸道。

    “这叫什么生意啊?”我问。

    “是啊!这不赚钱的生意,往后怎么做啊?”妈妈也很疑惑。

    “现在有些所谓的赢利模式,就是个概念。就拿这个网商来说,它先是拼命扩大营业规模,抢占市场份额,等着吸引风投,引进战略投资者!”

    “可这些风投也不是傻瓜呀,眼看这公司不赚钱怎么还会投资呢?”妈妈又问。

    “关键是风投本就不指望这个生意赚钱。他们投了这个企业,并不是指望它通过正常经营来赚钱,而是经过包装,吸引更大的投资商,比如投行;投行再将这企业包装上市,最后,创始人、风投、投行将所持的股票一抛,大家就都发了财。”老爸分析道。

    “那这公司呢?”我追问。

    “公司就变成一个烂摊子,股民只能看到这企业的高管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业绩也时好时坏、连年亏损,最后变成谁也不要的垃圾股,直至退市、破产倒闭!”

    “还有这样做生意的?”妈妈问。

    “现在这么干的多的去了!我们常去的那家中式快餐厅,就公告说今年一年里要开100家店。你想它才开业两、三年,哪来那么多资金积累?哪来那么多人才储备?这背后也都是各路资金在运作,也都是冲着上市去的!”

    我听得目瞪口呆,妈妈也是啧啧称奇。

    “儿子,这种商业模式你了解了就行,千万不要去学。”老爸正色道,“现在这些所谓的创业者是钻了法律、监管的空子。将来监管一严,这种靠投机取巧的经营模式一定行不通。懂吗?”

    “懂了!”我道。

    “老婆,”老爸转向妈妈,恬着脸问:“我这还表现的不错吧?”

    “真有你的!兄弟!”妈妈一拍老爸的肩膀,夸奖道,“不用下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