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了
繁体版

第十四章:盐盗(上)

    皇帝陛下在得知一万匹军马会于三日后陆续抵达龙山大营后,看向赵骞问道:“赵爱卿,此次朕独断专行,减去了各军镇以及京畿禁军的军马补充,将巴蜀马场所有的军马都调往了龙山镇。不知道各地有何怨言啊。”

    “回禀陛下,各地军镇并无怨言,且一年份的军马未能做到轮换,暂且尚不影响军镇战力,但是老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陛下,军马进入龙山镇陆续会达到万匹,只要镇南将军使用饲养得当,两年内是不需要再做补充的,还请陛下注意维护京畿禁军及各军镇的战力啊,另外镇南将军毕竟不是独立的骑军主将,您看是否从某地抽调数人协助龙山大营组建骑军啊!”

    “爱卿持重之言,就让襄樊军镇宋飞选十人前去吧,关于龙山大营那边骑军都指挥使的人选,明日给我报几个候选之人上来!”

    “是”

    “陛下,龙山大营营建至今,所耗粮帑颇巨,且当下已是十一月,虽然棉服等御寒衣物已经送至龙山大营,但是陛下是否考虑,提前安排镇南将军就地屯田啊。”

    “粮帑一事,朕已有决议。叶爱卿无需担忧。”

    宰相邢元锡看到叶尚书刚刚落座就起身道:“陛下,近年来巴蜀、黔州等地,盐盗日益猖獗,各地守备守城尚且拮据,实在无力深入山林围击。陛下看是否从两广调集军队于明年春入山剿贼。”

    “赵爱卿”。

    “臣在”。

    “传令镇南将军,限其于岁末草练完毕兵马,于明年开春二月开始自黔州入山剿贼。”

    “是”

    宰相邢元锡听到皇帝赵邝的话赶紧起身:“陛下,龙山军新建,冒然进山剿贼只怕会有折损啊。”

    “邢爱卿无需多虑,当兵打仗要是怕折损,那还当什么兵。听说邢爱卿的孙子那个化名邢忠兵的少年在军营表现不错,还是不用太过担心的”

    随着温暖的大殿内,君臣的问对不断进行。当值的宦官已经记不清往地龙中换了几次炭火,最后皇帝安排御膳房做了“酒炊淮白鱼”、“胡椒醋子鱼”以及一人一碗“炕羊炮饭”。几位当朝重臣回到家已是星夜。

    仍在勤政殿独坐的皇帝赵邝挥退了所有当值的宦官。他在等一个人,等一件事情。

    不知道过了多久,勤政殿的灯油似乎已经燃尽,起居太监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在勤政殿的宫门外不停打转。

    “哎呀,王总管,您要不再去里面瞅瞅?咱家这会都等了整整快两个时辰了,眼瞅着这殿内的灯火都要灭了。这要是让皇上夜宿勤政殿,咱这帮起居的奴才又没跟着。只怕明儿个您就看不到咱家这帮下贱奴才了!”

    “李公公别急,一个时辰前咱家不是刚帮你看过吗。当今陛下勤政爱民,先前特意挥退我等,想来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您就耐着性子再等等,不然咱家进去了触怒天颜对你有什么好处!”

    正当两位太监着急之时,此时养心殿的殿门从内打开,一脸疲惫的皇帝赵邝从内走出,两位太监一路小跑来到赵邝身前,赵邝看着那个端着托盘就要上前的小太监,直接开口道

    “今日不翻牌子,回福宁殿!”

    “喏”

    今日五两银子没能挣到手的王公公也只得对着门口宣唱“皇上有令,今宿福宁殿。”而门外的起居郎自然飞笔疾载。

    安康七年,十一月十五日。帝于亥时六刻自勤政殿移宿福宁殿。

    而此时的黔州,殇荡山内一座村落,村里人点起了平素历来夜间走山路也不会轻易燃起的火把。齐聚在长老的院落内,一群人静寂无声,四周只剩下火把燃着时奔着火光撞上的飞虫被点燃发出的爆烈声。

    “来了,来了,他们来了”

    众人循声望去,而坐在院内木椅上的长老也起身望向那个举着火把不停向着众人奔跑来的少年。少年身后的密林中不时闪烁着火光,像是一条绕走山林的火蛇,众人不自主的依偎上前。等到少年跑进院落向着长老说道:“长老,盐帮,盐帮的人来了。”一位妇人端着一碗水递给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少年,少年一饮而尽。随后昂着脑袋看向四周的村民似乎完成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等到密林中的人陆续走到院子,整个院子被火把照的宛如白昼。而村民的目光却都停留在院落中央的两个箩筐之中,几位汉子以箩筐为中心围成一个圈,为首的汉子也不客套张嘴说道:“叫你们管事的出来说话!”

    “我就是这个寨子的村老,今日之事也是我授意让诸位来做的这笔买卖。”

    “既然如此,咱们也不客套,想必你也知道,我们做的是掉脑袋的营生。货我们带到了,还请亮出货款!”

    老者从身后的座位上拿出一个破旧的小布包,摇晃了一下,里面传出金属碰撞的声音。随后递给了领头的汉子。

    “阁下是否也让我们看看货。”

    领头的汉子打开布袋,看到里面的碎银和铜板,简单掂量了一下横移一步道:“兄弟们,给货主看看货。”

    一众汉子散开,其中一个汉子掀开了盖在箩筐上的麻布,露出里面黄褐色的晶粒。老人走入圈子伸出手指沾了一下这些晶粒送入嘴中。随后自行掀开了另外一个箩筐上的麻布看到也是同样的晶粒,老人不敢大意,令人取出一根沾满水的细树枝,从箩筐的缝隙当中横向插了进去,而后抽出木棍看着木棍上沾着的晶粒,将木棍递给了周围的村民。

    一众村民将木棍上的晶粒送至嘴边后均是点头,而后故技重施再将木棍插入另一个箩筐,确定东西没有任何问题后。老者笑道:“去取缸。”

    待到所有的晶粒全部小心倒入缸中,壮汉重新接过箩筐。为首的那位汉子道:“财货两清,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说罢不管老者如何应答,竟是转身径直离去,其余壮汉跟在其后迅速离开。想来应该是一路行来留有记号!

    老者看着这帮壮汉走远,回身朝着村民说道:“各家各户分盐,事先说好,谁出资多少我这里有账,该是多少就是多少,谁要是多取多占,别怪没了下次!”

    而老者则不再管闹哄哄的院子,背负着双手走入了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