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小户走科举
繁体版

第40章 府试 下

    只是事已至此,柳明珏也不再去想刚刚发生的事,而是用手指重新拢好发髻,提着考篮,拿着考牌,由执灯小吏领着入场找到自己的号舍。

    考生一日里可休息三次,有人会送来饭食和清水;要入厕,也有人专门引导并监视。

    若是考生要交卷,只需拉动身边的小铃,就会有两人过来糊名,将考卷放入专用匣内,并收走一切物什,考生即可离开。

    要是下雨了倒是好看。

    冷风穿巷而来,柳明珏不由得庆幸自己多带了一件外套,不然一日坐下来怕是连笔都握不住。

    号舍依旧是小小的一间,他坐的是中间的号舍,避开了头尾放粪桶的臭号和做饭的火号,是最好的位置。

    柳明珏拿出考篮里的抹布,把木板上的灰层都一一擦拭干净。

    将要用的文具一应摆放好,再用火石点好蜡烛。

    一切准备好后,柳明珏就闭目养神,静等着,考场分发试卷和笔、墨。

    是的,这次考试除考引外,考生任何一物都不准带入,笔、墨、特用纸张等都由考场提供,就连过夜的棉被也由考场提供。

    他轻抚眉心醒了醒神,心道,属于自己的第二场战役马上就要打响了。

    没过一会,挑着担子的衙役把考卷一一发到考生手中,随着一声锣响,府试正式开考了。

    柳明珏接过外面递进来的,填上个人信息后,就开始浏览考题。

    拿到试卷后,题型已经很熟了,简单来说就是填空题。

    柳明珏按部就班地做完,除了一处不确定的,并不觉得有什么难度。

    府试第一场,也就是正场,主要考帖经题,考察学子的记忆能力,另外还有少许墨义,考察学子对经典著作的理解。

    帖经题,就是填空题。

    墨义则相当于简答题,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

    考题数量不等,悉由府尊决定。

    柳明珏翻开试卷,首先便看了下题量。

    这一看不要紧,直接吓了他一跳。

    心里暗忖,不愧是府试考题啊,数量居然如此惊人。

    这次考试中,共有帖经题一百道,墨义题二十道。

    这题量已经相当不得了了,即便熟读名家著作,每道题都能答上,但想要答完这一百多道题,也需要考上整整一日的时间。

    或许,一日的时间,根本不够作答!

    柳明珏吸了口气,备好白素纸,就对着考卷,准备开答!

    当即不再迟疑,赶紧翻开放在面前的考卷,提起搁在笔架上的细毛笔,便开始抄写准考号码,准备答题。

    但是当他拿起毛笔沾了沾墨汁的时候,毛笔头突然之间从笔杆上脱落,一下子就掉入了砚台之中。

    柳明珏心里咯噔一声。

    考场中提供给考生的笔墨纸砚一般都是统一采买的,品质虽然说不上是上好的,但怎么也不会太次。

    柳明珏没有想到自己现在居然遇到了毛笔头脱落概率这么小的事。

    同时他也有些庆幸,至少不是在答卷的时候突然脱落。

    若是那样的话,卷面肯定会被墨汁晕染,出现污迹,一张卷子也基本就毁了。

    而且大周朝也有规定,上交的考卷不得有墨汁等污迹,解释不清的话,甚至会被判为作弊,下场比入场时那个被枷出去的人好不到哪去。

    而且科举考试过程中更换考卷,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若是谁摊上这种事,也基本就要自认倒霉来年再考了。

    如此一来,他都不知该说自己运气好,还是运气差了!

    叹了一口气,柳明珏摇动号舍里的铜制小铃,打算找衙役重新要一支毛笔。

    小铃一响,周围巡逻的衙役循着声音迅速跑了过来,朝柳明珏的号舍里望了望,询问有什么事。

    柳明珏身子前倾,看着外面衙役道:“我的这支毛笔坏了,麻烦您再给我找一支来,多谢了!”

    衙役看了看,确认毛笔是坏了,然后才道:“行,那你先等一下。”说完立刻迅速地跑去禀报了知府大人。

    描述了一下情形后,征得知府大人同意后,准备了一支毛笔交给知府检查后,才在另外一个知府随手指派的衙役的监视之下,把毛笔送了进去。

    当然,这样也是为了防止有的考生贿赂巡考的衙役,勾结作弊。

    柳明珏拿到毛笔后,仔细地检查了一番,在素纸上试着写了一段字后,才放心的答卷。

    还好,柳明珏平时在这一块下的功夫不少,下笔的时候几乎是不加思索地就立马反应出了答案。

    接下来自己只要仔细答题,不要出现错字和漏字,那么第一场考试就能顺利过关了。

    确认无误后,他提笔调墨一字一句地答了起来。

    第一道帖经题,【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后面留白,是需要填写的下文。

    此句出自《论语·子张》,这句探讨的是教育的起点问题,是子游与子夏传孔子之道时,对教育的不同认识。

    稍适回忆,提笔在草稿纸上写到【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柳明珏越答越顺,心情也愈加放松。

    很快,一百道帖经题便已全部作答完毕。

    中午时,柳明珏稍适休息,简单吃了些东西,就开始了二十道墨义题的解答。

    帖经题要求一字不差默写出经典著作,而墨义题则是根据大意来简单回答,所以只要语义接近即可。

    二十道墨义题,题量也相当巨大,柳明珏控制每题的回答在五十个字上下,但饶是如此,等答完全部墨义题,也已是将近两个时辰过去了。

    因而虽然一开始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最后还是完美的完成了浩大的题量。

    等到了申时,原则上已允许作答完毕的考生申请交卷了。

    之后那些交卷的考生要到大院中等候,等凑足了五十人,便可开启试院大门让他们离场,第一波出场的学子,是为“放头牌”,之后还有“放次牌”、“放三牌”,直到最后“放末牌”。

    “放末牌”要到申酉交接之时进行,届时就算考生们还没有作答完,也要强制交卷了。

    因府试头一场考的是填空题和简答题,这种题型就存在考生全部作答完毕。

    且都正确的情况,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依据出场的“牌名”来确定名次了。

    当然,头场考试题量惊人,绝大多数考生直到“放末牌”都未必答得完,所以这一制度基本就是专门给那些学霸设置的了。

    柳明珏在作答完毕后没有闲着,捋了捋细毛笔前端的笔毛后,立即拿出正卷誊抄起来。

    因深知知府酷爱书法,尤其应当注意卷面整洁,所以柳明珏誊抄时万分小心,宁可多花些时间来抄,也不愿为了赶时间而特意加快速度。

    正好等他抄到第三十三题时,负责巡逻的小吏忽然敲响了云板,发出了“快誊真”的指令。

    快誊真,就是催促考生快速誊抄的意思,意味着后面时间不多了。

    一时间,考场里云板之声不断响起,那一句句“快誊真”的叫喊,尤其加深了考场里的紧张氛围。

    柳明珏倒是还好,已经抄了三十多道题,估摸了下时间,绝对够用了。

    心里倒是坦然。

    反倒那些还在作答,尤其才答了一半的考生,在听到“快誊真”的指令后,立刻就慌了。

    一时间大脑里空空如也。

    豆大的汗珠,立刻就从额头上渗了出来。

    他们大概只有一个疑问,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

    才答了没多久,这就要交卷了?

    反应过来的考生,立刻不顾后面还未答完的题,赶紧先把前面的答案誊抄到答卷中。

    当然因为紧张,双手颤抖,写歪了字,或者打翻了砚台的,都不在少数。

    更甚者,一些考生看到砚台打翻了,连忙弯腰去捡,结果手忙脚乱的,反倒带动了卷子,结果原本干净的卷子,不偏不倚落在了砚台上。

    考生:“……”

    好大一只乌龟。

    考生欲哭无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