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小户走科举
繁体版

第10章 除夕夜

    元宵过后,年关的味道才渐渐消了。

    随着两只公鸡此起彼伏的打鸣声,柳家人陆续起床。

    先醒的是陈氏,一洗漱完就连忙进灶房给家里人烧水做饭。

    在堂屋东侧的第一间屋里,正爬的呼哧呼哧的柳明珏,乍然听到鸡叫声一惊,小胳膊腿一个脱力,身子直直砸在床上,脑袋砸在被子里半天没爬起来。

    嗖嗖几下,快速滑动小胳膊小腿,几下爬到柳长青脸颊边,眨巴着湿漉漉的大眼睛,伸出小手拍了拍他爹,“爹,起......”。

    “五娃醒了?”柳长青被拍醒见小儿子看着自己,下意识脸上挂上一团笑。

    “爹......”

    “呀,五娃会叫人了。”关注点完全错误的柳长青,尤其听到小儿子第一声正儿八经的‘爹’激动的两颊通红。

    一旁刚清醒的陶氏也很激动,一个劲的教柳明珏喊娘。

    另一边听到动静的三娃、四娃也跟着过来凑热闹,一时间东屋里热闹的很。

    等东屋只有两口子后,陶氏和柳长青商量明珏过周岁酒的事情。

    “当家的,过不久就是五娃的周岁宴了,究竟是个什么章程?”陶氏轻声询问。

    柳长青道:“比照着以前几个孩子的例子,再厚几分就是了。毕竟我们不比以前,一味一样也没有必要。然而过于奢华也不必,不然也有人说咱们猖狂了。”

    这时候大户人家生孩子有各种各样的礼仪,譬如从生孩子第三天起就有所谓洗三,满月的时候有所谓满月,百日的时候有所谓百日,周岁的时候有所谓周岁。

    但是做一整套的只可能是那些大户人家,平常寒门小户也只做满月和周岁这两个,当然也有人做‘十朝’和周岁,或者百日和周岁。具体的如何,要看各家遵守的是哪一种习俗,反正柳家是做洗三和周岁的。

    不过另有人家,这些花样一个都做不起,因此都不做的也有。

    这并不稀奇,要知道小孩子过生日又不能办大宴,大家认为这会折寿,所以普通人家是不能收礼金的,最多就是收点礼物。可是又不能不给来祝贺的亲朋好友管饭,所以这是一笔很亏的买卖!

    不过之前家里那样艰难的时候也没有落下孩子们的洗三和周岁,现在境况好了起来,如果家里孩子出生以后不办礼的话,是会被人嘲笑的!

    这几日柳长青在钱庄里面做事,也没忘记和看到的亲朋好友打招呼,招呼周岁那一日来吃饭。

    不过周岁宴也不会太大就是了,一般的,也就是一些极亲近的人家。若是有那些不识相的,自以为亲近的过来蹭饭,干一次能被背后笑好几年。

    柳长青还和陶氏商量到时候摆上几桌,陶氏想了想道:“之前我们生四娃的时候是两桌,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备三桌也就是了——只是要记得,菜要准备四桌的。宁肯有余,也不可临时少了!”

    “行,到时候让二娃请一天假,自家里做宴席就是了。”柳长青说道。

    于是周岁宴的事情就这样说定。

    时间走的飞快,等明珏说话越来越溜,周岁宴已到。

    翌日一大早,柳明珏站在炕上,举着手臂喊他爹伺候自己穿衣。

    晨起后,他在院子里摇摇摆摆地绕弯,练习走路。

    外面渐渐热闹起来,都是一些亲朋邻里。

    抓周是很重要的一向习俗,必须要在吃中饭之前举行。

    “来来来,孩子抓周了,让我们来看看珏哥儿的两只小手会抓什么东西啊!”李氏拍着手说着。

    客人说说笑笑间,明珏被放到了一张桌子上,他坐在中间,旁边触手可及的地方都摆了不少东西,有笔墨、书、印章、算盘、匕首等等十多样东西。这些东西就是为了孩子抓周时而特地制作的,所以大小都是一样的,也是为了方便孩子的小手能够抓准。

    另外这十多样东西可不是随意挑选的,而是刻意挑选的,因为每一样东西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比如书代表着孩子将来会读书;笔墨代表着会画画;印章则是代表着当大官;算盘则是代表着会做生意,会计算;匕首代表着会练武,当将军;铜钱代表着孩子将来会富有,吃穿不愁,等等。

    柳明珏尽管不会完全明白这些东西所代表的含义,但是也明白柳长青对于他的期许,再加上母亲陶氏在他半岁之后,偶尔会在他的耳边念叨着柳长青的遗憾和期盼,因此他很干脆的把书本和印章抓进了手中,他寻思这两样够了吧,没必文房四宝都拿全吧,他小手拿不过来啊。

    两样东西都抓到身边之后,柳明珏就对柳长青露出了一个笑容,奶声奶气说道:“爹,书,书。”

    “哈哈,爹,看来我们家要出一个小神童了!才一岁,就知道抓着书,想来以后弟弟是一定能够读书识字的。而且五娃还抓住了印章,看来也会当大官了。”柳明耀说着,就抱起了柳明珏,而后者对于他的动作并不抗拒,反而还稍稍调整了一下,找到了一个让自己更为舒服的姿势。

    大家都说着对孩子的祝愿话,热闹着。

    “好!好!好!嘿嘿……”柳长青非常满意,又时不时的偷笑,显然很激动。

    天下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的。

    抓周后,柳明珏被戴上了娘亲买的长命锁,大嫂买的手镯和二嫂买的脚镯。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的飞快,没多久就到了中午时分,开饭的时候。所有客人都凑成桌坐着,满当当坐了三桌半。那半桌的人看着自己被多出来了不好意思——普通人家都节俭,开酒宴这种事,摆的桌数都是尽可能少的。

    大家也体谅,所以坐的时候都会尽量坐的紧密一些。只不过今天实在是情况不同,看那三桌已经坐满了,就算还能加人,那也绝对加不进半桌。

    想了想,柳长青对陶氏和儿子儿媳道:“我让二娃不用给你们留菜,你们就坐那一桌一起吃吧!”

    一般来说,这种酒宴自家人是不上桌的。主要是为了节俭,有的时候一家人多,呼啦啦就是一桌。而私下吃只要用酒席上的边角料就可以了,自然俭省的多。

    不过今天情况特殊,三桌坐不下,四桌坐不满,柳长青就干脆让家里人上桌,凑个四桌整。

    回头和二儿子道了这件事:“幸亏开头准备了四桌,不然这时候就要出丑。”

    柳明宗却是一边解围裙一边笑着道:“爹不知道我们这个行当里的门道呢!一般庖厨必然是要给雇主遮掩的,到时候三桌的菜,盘子里匀一匀,变成四桌也容易,一般看不出来。”

    三桌菜便是每桌运出四分之一不到的菜就能变成四桌,这倒真是不难。

    柳长青却摇头道:“还是看的出来,到时候背后说不体面。”

    柳明宗却是摊手:“爹太讲究,三桌变四桌算什么,我见过最离谱的一桌变两三桌呢!人家问每盘子菜怎么这样少,那主人家不慌不忙,只说‘这是大酒楼里做的菜,不都是每碟子少少的,你当时乡下堆子菜做的席面呀’!”

    柳长青这才大笑,让二儿子赶紧去吃饭休息。

    柳明珏上桌吃饭,满桌都已经摆上了——看着倒很是不错,他还没有吃过酒席呢!

    一般的,一家请吃酒席,不论收不收礼金,懂事的人家都不会带小孩子去。除非那酒席是很亲的亲戚来办,小孩子去了也是添热闹。因为小孩子带去了也是要吃饭吃菜的,原本人是按户数数人头做酒席,不小心就可能让主家为难。

    所以,这带小孩子去吃酒席还有一个戏谑的说法,叫做‘背箩筐’。

    时下人吃酒席有讲究,庖厨来做,每桌席面必定凑成一个说法,或者五碗八盘,或者六碗六盘,或者十碗十盘,寓意就是事事如意,六六大顺,十全十美这些。整个席面坐下来,荤素冷热甜咸干湿都有,十分精细。

    柳家并没有特别抛费地做十碗十盘的十全十美席面,只不过是中等的六碗六盘六六大顺席面。桌面上也没有大酒楼里的货色——柳长青昨天菜市场上买的菜,大娃柳明光留的半扇猪肉,杀了三只大公鸡,称了好几条大鱼,再有其他豆腐、粉条、蔬菜等不用提。

    做了红烧鸡块、红烧鱼、五花肉、粉蒸排骨、酸豆角扣肉、肉圆子酸笋汤等等好菜!

    这些东西距离市井更加贴近,家家户户就算不能天天吃,偶尔家里也是能吃一次的。反而更加亲切,更加刺激人的食欲。

    大家吃的宾主尽欢,免不了议论一番席面:“柳家二小子不愧是在酒楼里做事的,这手艺就是要的,比我家上次请的那个厨火师傅强得多!”

    旁边的人就笑道:“那是,请柳家二小子的价钱足够你家请两个原来的师傅了——嗳,要说柳家也够意思,这菜准备的实在,这几年大家都晓得装面子,菜倒是不错,就是没有柳家多。有时候吃到一半没菜了,肚子才混了个半饱哩!”

    柳明珏自然乐意听别人说自家好话,听了几句才从椅子上溜了下来,往别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