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小户走科举
繁体版

第9章 古董羹

    翌日一早,家家户户的鞭炮声不断的响起。

    新年新气象,陶氏拿起床边放着的新衣服,帮柳明珏穿戴整齐。

    浅淡的湖蓝色棉袄,只简单绣了几株兰草,线头都被很好的藏起,衣领、袖子锁了一道如意纹边,还有一双同色的千层布鞋。

    出来一看,哥哥嫂嫂侄儿侄女俱都穿上了新衣。

    陶氏一身茶色福寿双全对襟裆子,上面的蝙蝠、寿桃、古钱,虽绣的一般,但也喜庆。

    大儿媳陈氏一身丁香色宝相梅花花纹对襟裆子,由盛开的花瓣,含苞待放的花朵,花的蓓蕾和叶子,按放射对称的规律重新组合而成的装饰花纹,清高而矜持。

    二儿媳李氏一身湘妃色宝相水仙穿枝花纹对襟裆子,以波状线结构为基础,将花、花苞、枝叶、藤蔓组成的富丽缠绵的装饰纹理,富贵而热闹。

    柳长青和柳明光、柳明宗都是一样的靛蓝色棉袄;柳明耀和柳明祖是一样的石青色棉袄;浩哥儿和明珏也是一样的湖蓝色花纹棉袄,父子几人脾性相投,都不爱那绣花,嫌娘气。因此只在边缘镶了如意褶子,正端着一个个瓷碗往桌子上摆。

    大丫似月和二丫似星各自穿着银红小袄,系着同色长裙,只绣纹不同,一个是蝴蝶飞舞,可爱有灵气;一个是百灵鸟,活泼有趣。大丫也没闲着,帮着端碗摆盘。

    辰时的早饭是芝麻馅儿的汤圆,寓意“团团圆圆”。白胖的汤圆在碗里挤挤挨挨,馅儿是甜的,汤也是甜的,吃完心里也是甜的。

    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将馅儿团成形后在糯米粉中滚成。

    侄儿侄女吃完一碗汤圆,都跑出去看哥哥放炮仗。今年柳家也就买了两挂炮仗,噼里啪啦声中红纸碎的满地都是,待炮仗的烟尘散去,两边拍手看烧炮仗的孩童围上去,在红纸里翻找有没有没烧完的“漏网之鱼“。

    大年初一是不用拜年的。按照习俗,一家老小这个时候都要呆在家里,闲散玩闹才好。柳家也是一样,把炭盆生起来,一家人围坐着,喝茶、吃瓜子点心,顺便聊天。

    等到第二天才是互相走访亲朋拜年,街面上的邻居和同巷的同族很容易,大人带着小孩走一趟,孩子带回来满兜的糖果瓜子也就是了。遇到大方亲近一些的人家或许还有几个钱的押岁,不过这也不是赚了,羊毛出在羊身上。

    每年这个时候,谁家孩子多谁?

    就能多占便宜么?当然不可能。

    每家每户都是掂量着来,我家一个孩子,你家四个孩子,我家给了你家四个红包,每个红包里有两个铜板,你家就要回一个装有八个铜板的红包。只是取个吉利意头罢了,亲戚之间谁不知道谁啊。除了脸皮厚的人家硬是少给或不给红包,也没关系,明年我也不给就是,犯不着在年节里头闹。

    柳明耀和柳明祖年纪也大了,也不好跟下头的侄儿侄女去讨那几个钱,就在家里招待来访的亲友和讨糖吃的孩童。

    等天黑回家,大丫、二丫、浩哥儿收获满满把红封一一打开,将铜钱倒出来慢慢数,竟也有一百二十八个铜板,姐弟三人均分正月的红包,各自的爹娘保管。

    柳明耀笑道:“大丫,有没有三叔的份啊?“

    大丫笑呵呵的道:“三叔,新年大吉。“伸出一双白嫩嫩的小手张开,手心朝上。

    柳明耀失笑:“这是在外面讨的不过瘾,要到我身上来了。好,我给。“

    二丫凑上来撒娇:“三叔,还有我的份儿。“

    柳明耀佯装肉疼的掏出钱袋,掏出几个铜板出来意思意思。

    红包拿到手,三人就欢呼雀跃地去院子顽,柳明耀看得一愣一愣的。

    陶氏看到几个小的作为,笑道:“三娃性格太好忽悠了,还没成亲的人可不用给红包,大丫最是促狭,三娃想省钱都不行。”

    柳长青眯着眼睛,笑道:“叔侄感情好呢,随他们闹去。”

    心道,在家里吃点小亏是福,总比在外面吃大亏要强。

    ......

    绿绮新调正始音,红蕖小放上元灯。

    游人莫诮遨头懒,只愿年丰岁事登。

    在元宵节这一天,民间要放灯、去土地庙前悬花挂灯、土地大王前贡献香火,各富户家门前还要扎灯棚、放花灯,好不热闹。大家在这一天赏花灯、走百病、放烟花……

    此时,整个金水河沿岸都张灯结彩,而金花桥附近的灯市,则是热闹中的热闹,倒像是整个柳林县的男女老少都涌到了这一处一样。街面上各家店铺也挂起装饰和招徕客人的花灯,街上人山人海。

    各式各样的花灯映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

    按材料来说有纸灯、羊角灯、琉璃灯、玳瑁灯等,琳琅满目。

    按式样就更多了,莲花灯、走马灯、兔子灯、八角宫灯、月亮灯、绣球灯、人物画像灯——上面有些类似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之类的故事。

    也有象征吉祥的有帆船形的,象征一帆风顺;也有“冬不拉”上跳舞的人,象征民族团结;有房子形的,象征天下一家亲…...

    一时之间把个街面照的仿佛白日一般——这等热闹,也就元宵佳节才有幸可以看到,柳林县也因为金水河而逐渐繁荣兴旺起来。

    元宵节官府会放烟花,届时满县城的人都涌上了街道,要看看这一晚上燃放烟花的西洋景!

    这种时候柳林县的几条大街,特别是金华桥附近,真是挨挨擦擦,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周围也是人声鼎沸,肩靠肩的人要扯着嗓子说话才能听得清。

    等到烟火放起来的时候,凑近金华桥附近,灯光灿烂、烟雾缭绕。

    被爹爹柳长青抱着的明珏就是这个时候醒了——他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喧闹声。

    烟花潮之后,大家点起了许愿灯,每个人都将自己的许愿灯升到高高的空中,许愿灯飞的越高,愿望实现的可能就越大,大家沉浸在欢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