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繁体版

第七十二章 我欲仁,斯仁至矣(上)

    万岁通天二年(六九七)夏四月癸未,以右金吾卫大将军武懿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与右豹韬卫将军何迦密将兵击契丹。

    夏五月癸卯,以娄师德为清边道副大总管,右武威卫将军沙吒忠义为前军总管,将兵二十万击契丹。

    来俊臣之心,显贵皆知。起复没多久,诛杀数十内外大臣;受牵连的人更多,王勃的几兄弟都被诛杀,罪名无非叛乱、谋反。不久,又将李绍德关进牢狱。

    来俊臣还想罗告武氏诸王、太平公主,又欲告皇嗣、庐陵王与南北牙同反。诸武及太平公主恐惧,联手反击,将其关进牢狱,有司判处极刑。圣神皇帝想赦免来俊臣,留奏书三日不出。王及善曰:

    “来俊臣凶狡贪暴,国之元恶,不去之,必动摇朝廷。”

    圣神皇帝游苑中,吉顼执辔,圣神皇帝问宫外事,对曰:

    “外人唯怪来俊臣奏不下!”

    圣神皇帝曰:

    “俊臣有功于国,朕方思之。”

    吉顼曰:

    “俊臣聚结不逞,诬构良善,脏贿如山,冤魂塞路,国之贼也,何足惜哉!”

    圣神皇帝这才下发奏书。

    六月丁卯,李绍德、来俊臣同时弃市。看热闹的人太多,大槐树下尽是年老体弱的老头,无力围观;叹息中,继续交流传闻。来俊臣的传言很多,最火的一句是:

    “天下人厌恶来俊臣,自今而后,可以背贴席子,安稳睡大觉。”

    众老头有些迷糊,相互问道:

    “我们不是天下人?”

    诛杀来俊臣成了天下传闻,比契丹胜、官军败传得更远。挥汗如雨的田舍夫,停下来擦汗、喝水,反问道:

    “来俊臣是谁?李绍德又是谁?击退契丹人没有?”

    武懿宗军至赵州,收到消息,契丹将骆务整,帅数千骑将至冀州。懿宗害怕,想要向南撤军。或曰:

    “虏无辎重,以抄掠为资,若按兵拒守,势必离散,从而击之,可有大功。”

    武懿宗不想听,退据相州;由于太过匆忙,丢弃诸多军资、器仗。契丹人没遇到强有力的抵抗,大胆屠杀、劫掠赵州。

    孙万荣击溃王孝杰后,在柳城西北四百里处,依险筑城,留下老弱妇女、所获器仗资财,让其妹夫乙冤羽镇守,自己亲领精兵攻幽州。孙万荣担心突厥默啜袭击新城,派五个使者到黑沙(内蒙古武川县附近),劝说默啜,曰:

    “我已破王孝杰百万之人,汉人破胆,请与可汗乘胜共取幽州。”

    默啜从朝廷捞到不少实在的好处,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立场。凡事以利益为先,或坐山观虎斗,或联合契丹攻幽州,关键看有什么好处。契丹已是强弩之末,被官军围攻;如果能收服契丹及各族,得到孙万荣的财富,倒是不错的选择。默啜杀死三个使者,收服另外两个作为乡导,发兵攻打契丹新城。围攻三日后破城,携资财、人口而去,还让乙冤羽驰报孙万荣。

    这个时候,孙万荣正与唐兵对峙,听到消息,军心大乱。奚人反叛,与神兵道总管杨玄基前后合击,俘获大将何阿小。契丹军崩溃,孙万荣帅数千轻骑东走。前军总管张九节派兵防守要道,孙万荣穷途末路,带奴婢逃到潞水(北京北运河)东。在林子里休息时,孙万荣叹息道:

    “今欲归朝廷,罪已大。归突厥亦死,归新罗亦死,将安之乎!”

    夏六月甲午,奴婢斩孙万荣,携其首级降官兵;契丹余众、奚人及其它部族,皆降于东突厥。

    夏六月辛卯,制以契丹初平,命河内王武懿宗、娄师德及魏州刺史狄仁杰分道安抚河北。武懿宗所至残酷,民有为契丹所胁从复来归者,武懿宗皆以为反,生刳取其胆。

    秋七月庚午,武攸宜自幽州凯旋而归。朝堂为如何处置从贼者争辩,武懿宗以为尽族之,左拾遗王求礼及司刑卿杜景俭的意见占上风:从贼者受胁迫,实无叛国之心,理应饶恕。

    议题到了民间,到了大槐树下,一部分老头认为,“从贼者”背叛祖宗,为虎作伥,理应严惩;一部分觉得,以心换心,都是被逼无奈求生活的可怜人,理应宽恕;还有一部分老顽固坚称,惩首恶以儆效尤,天之道。更多的老头不明所以,朝堂宰相都争论不清楚状况,咱们平头老百姓知道什么?

    大胜而归,论功行赏,有人欢喜有人忧,如乔知之等被诛杀、贬官的人,不在少数。监察御史孙承景监清边军,图画自己冒坚石陷阵,表明功绩。圣神皇帝叹曰:

    “御史乃能如是乎!”

    擢为右肃政台中丞,诏张仁愿即叙其麾下功。

    看别人赚军功得封赏,不眼红是假。张仁愿憋了一肚子怒气、怨气,无处发泄,时刻要尽全身之力压制,让自己看起来心平气和,不为功名利禄所心动。核查军功过程中,尤其看不惯孙承景,比自己资历浅,却因一场胜仗而升迁。升迁就升迁吧,不知道因为太激动,还是怕别人不相信他的军功,嘴里不停地喷水,讲述其精彩绝伦的冲锋史。不仅如此,还取出冒坚石陷阵图,仔细讲解,唾沫星子差点喷到张仁愿脸上。

    张仁愿怒火中烧,强忍怨气,淡淡地说道:

    “孙公乃真国士,仆之楷模也。请摆冲锋姿,观其精彩处。”

    没想到,孙承景真的摆出冒坚石、悍不畏死,为国冲锋的姿势。文官里面,像张仁愿那样坚持练武的很少;可以说,打遍文官无敌手。张仁愿将一腔怒火化为一拳,朝孙承景打去。出乎预料,只看到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抵挡。打出怒气,张仁愿清醒过来,随即哈哈大笑,又收起笑容,怒吼道:

    “就你这个样子,还冲锋陷阵?再来几拳。”

    孙承景落入张仁愿无意造成的圈套,心里仅剩一根筋,极力证明自己冲锋陷阵的事实。数拳下去,孙承景倒地不起,心里明白过来,军功没了;酷吏的影子浮现眼前,还是远离牢狱为好,老老实实交代,如何虚报军功。张仁愿下笔如有神,弹指一挥间,写好弹劾书,奏报朝廷。

    走出官衙,太阳即将落山;余晖照着双眼,天气变的暖洋洋。张仁愿觉得洛阳的秋天如此美好,当初看落霞与鸭子齐飞时,怎么没注意到?走了几步,老腰也不疼了,肚子也不疼了。腰疼是很久以前落下的毛病,不能治疗;肚子疼是出征回归后得的病,任凭那个神医出手,都治不好。怎么不疼了,张仁愿觉得奇怪。连续几天没犯病,张仁愿终于想明白,原来气血郁积是这个意思;发一通大火,病没了。看来,七情六欲对身体有好处,以后要经常找人发火才对。

    孙承景贬为崇仁令,圣神皇帝让张仁愿代为御史中丞、校验幽州都督。中丞为四品,大都督为二品;虽然张仁愿的官阶仍是七品没变,却得到了实权,成为一方大员。做得好,前途无量;做不好,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张仁愿恍如隔世,自己都不明白,老天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回馈自己曾经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