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繁体版

第五十八章 欢喜与烦忧(下)

    晓月社官商勾结、私屯粮食、操纵粮价案,是朝廷督办的大案要案。为此,朝廷派御史到泉州督查。能够追查到泉州,自然而然,前去江淮办粮食案的御史更多,不清楚多少商贾要遭殃。御史调用本地官吏审查泉州洛阳社,所有关联的商贾都无法逃脱。无奈,众商贾花大把银子贿赂,免除牢狱之灾,集中在洛阳社的洛阳会馆内,接受审查。至于审查结果,是否参与以及参与深度,也是银子说了算。最后,所有商贾太平无事;毕竟做生意这一行,都会有相应的备用金,以备不时之用。

    案件不可避免地牵连到陈元光、许天正等漳州系官吏,陈、许两家肯定不能送银子免灾,这样做,不但问题解决不了,还会多出莫须有的罪状。有洛阳社的商贾出面,银子足以喂饱相关官吏。在酷吏眼里,漳州太穷,陈、许两家,除了田地,没其它家产,民望又很好,不能随便抓人。最核心的原因,没有谁觊觎这个刺史位,所以逃过这一劫。

    孬蛋乡长更舒服,做的风生水起。没有那个酷吏愿意进山办案,那么多有钱、有势的人都审不完,有必要去穷乡僻壤?没效益的案子,从来没人愿意花宝贵的时间去做;何况,县令及官吏都不愿意进山给自己惹麻烦。

    最后,御史结案:生意有关联,案子没关联;查泉州所有涉案人员,未见犯罪证据。好嘛,哪个御史不乐意,某天还可以继续找证据,说不定就能找到新的犯罪线索,甚至证据。

    安僧达不辞辛劳,爬山进杂罗,被孬蛋隆重推荐给本地人寨主、客人家主:这是西域来的大商贾,在洛阳做买卖,见多识广。山里人没见过长相这么奇特的人,大老远从山里跑出来看热闹,怎么都看不够。不得已,孬蛋乡长临时举办大型集市,吸引众人的注意力。

    吃过特产,喝过土酒、土茶,孬蛋拉着安僧达,探讨山沟生意经。经营杂罗多年,以孬蛋为首的山沟乡老,遇到想不通、不能解决的难题,向安僧达这个职业大商贾请教。

    徐敬业被诛杀后,孬蛋忌讳提及早年的征战,转移话题,与乡老探讨,如何发财。那个时候,杂罗的开发告一段落,开发出的良田,足以维持所有人生活。除此之外,还在深山老林里,开垦出不少梯田,足以逃避官府的税赋。撤折冲府建乡后,县衙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征收赋税。山路难行,运出去的粮食不值钱,服劳役更是抵不过走山路所付出的费用。最后商定,以蜡烛抵租、庸、调。

    本地人发现一种虫子,名之曰蜡虫,遗白粪于树枝间;虫白粪经过特殊处理,即成白蜡。白蜡的品质好,蜂蜡根本没得比。蜡虫很好养,跟养野蚕类似,家家户户可养;虽然白蜡贵重,产量却很有限。

    发财是个古老的话题,怎么说都说不够。乡老之间的讨论很热烈,刚开始还漫不经心,如谈天说地;说得多了,勾起众人的发财梦。靠种地、桑蚕,可以发家,速度却很慢;风调雨顺的话,需要几代人的奋斗,才能跨入寒门的行列。运气不好,总是遭灾,能繁衍生息已是命好,别想发家致富。

    泉州海边,有几条公认的发家路,以走私海货的发财速度最快。老天爷对走私客的要求很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够在海里自由航行,能够像鱼一样在海里游泳,还要有能力如勇士般,与海盗搏杀。山沟里的人没本事下海,只能望洋兴叹。排在第二位的发财路是偷矿,大唐金银铜铁专营,朝廷不在乎其中的利益,对平民百姓来讲,却是难得的暴利行当。

    杂罗地处深山,离皇帝很远,只要不暴乱、反叛,没人在意这里发生什么。于是,杂罗乡老相约,一起挖矿,共同发财。各家出人,四处寻找,花了一两年功夫,在杂罗乡治附近的山里,找到铁矿;在西南白石溪畔的山里,发现铜金矿。

    偷矿是杀头的大罪,安全起见,各家族出人组队,抹去户籍,归入无户口的本地人。矿在深山老林,即便县令、御史来查找,也不可能找到。挖矿、冶炼虽是手艺活,也难不住赚钱的欲望;很快,半瓶子工匠变成大匠,有精品产出。

    山路难行,重物很难运进山里。以前没有办法,农具、铁器都是靠人力从山外背进来,极其艰难。除非有饥荒,粮食也不可能进出,划不来。所以,山沟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还是吃饱,能去开矿的多余人口有限,产出也有限。自己开矿、冶炼,农具不再外购。朝廷有规矩,防身武器有严格限制;杂罗的铁矿严格执行朝廷律令,不制作超出要求的凶器。

    普通铁器运下山不划算,只能运金器、铜器出山,卖给走私海商。泉州海岸线长,朝廷哪里管得住走私,除非有人告密。所以杂罗的走私生意风生水起,赚了很多钱。麻烦也随之而来,赚来的钱做什么?粮食还是重中之重,肯定自己种;衣服有女人,肯定自己织,还能买什么?

    买洛阳、长安的奢侈品?杂罗没那个习惯;再说了,一群山沟里的田舍汉,不说用,就是买,足以引起外界的好奇。即便是普通的货物,购入太多,也会引起怀疑;如果认定有鬼,不查才怪。

    所以,孬蛋等杂罗乡老想不通,向安僧达这个见过大世面的商贾讨教,如何经营杂罗,赚来的钱怎么花。安僧达从小奋斗,一门心思赚钱,头一次听说有钱不知道怎么花,懵了两天没敢说话,低头猛吃土菜。临走前,给出一个中肯的建议,派一部分子孙到泉州去花钱,要不怎么办?

    杂罗乡老讨论很久,还是不敢,子孙到泉州花天酒地,这不是告诉世人,山沟里有矿?倒是可以派一部分家人到泉州生活。花钱?想都别想,一群老头子窝在山沟,没法花钱,他们想花钱,不可能。到最后,也没搞明白,钱多了怎么办!更加糊涂的是,众人质疑,钱是什么东西?

    备受打击的安僧达,跟一群有钱没处花的人,实在没法相处,找借口逃离杂罗。到了南安县,也没心思停留,立即找到洛阳社商贾,凑钱买足一船货,赶快坐船回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