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繁体版

第十八章 孙圪垱村(下)

    这种干活方式,老仙身体也受不了,借口树立孙石头的村长威名,久不久离开一天,到卦摊偷懒,顺便听听聊友传播的新闻。传的比较多的是太子承乾失德,魏王泰大开馆舍,招士著书,有压倒太子之势。很奇怪,怎么这种事情能够在市井传播,还不受阻挠。

    孙孬蛋每天照例四处巡查,与地头蛇交流。唐建国二十多年,洛阳的人口才恢复到二十来万,大量的田地可以开垦,又是漕运中心节点,据说含嘉仓里的粮食可以吃九年。即便是灾民就食,也能很好安置,所以洛阳的秩序井然。孬蛋县尉没多少公务,每天想的就是生孩子,给家里捞好处。

    老仙喜欢烧荒,认为对田地大有好处,砍下的树木、灌木、荒草,都堆在地里烧。烧荒不是放火,不能一把火烧干净,所以烟大火不大,最后残留的是草木灰、木炭渣。

    人多势众,差不多三个月时间,平整出一半四百亩地。四月底五月初,快到夏收、夏播季节,帮忙的小伙子还有自己的饭碗,不能无限使用,所以孙老仙暂停开荒,准备播种。

    孙孬蛋还是有点小权利,不久前,给家里抢来临德坊运粪便的生意,老杨、老陈两位老丈每天早上拉粪,肥料有了着落。按老仙的说法,有权就要用,否则过期作废;再说,对当官的来说,这点破事算什么。孬蛋还是没学会做官之道,老仙也不鼓励,所以在县衙依旧是另类。

    后续都是常规农活,犁地、上肥、浇地、播种等等。主粮种粟,再种些菜。村子初步建好,一家一口窑洞,一个大大的院子,买了一群小鸡喂养,其它牲畜暂时没人、没条件。

    唐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孙圪垱属于洛阳县邙塬清风乡。老仙不愿意管村子,众人商定,孙石头一人兼三职,邻长、保长、村长,成为没品级的大官。

    又有好消息传来,几个新媳妇陆续怀孕,这是孙家兴旺的征兆。王家二娘也去找巫医检查,同样怀孕,王掌柜终于松口气,这才是最大的念想,店铺算什么?不好的是,后半年几个妇人不能再干活,垦荒、种地又是大麻烦。

    尽管人手紧张,几个小子人品还不错,坚决不让老仙再干农活,让老仙去算卦。夏播以后,洛阳进入雨季,会一直持续到八月。这个时间段不可能雇人开荒,太浪费时间。现在能下地干活的剩下两个小伙子、两个四十来岁的老头子,做饭的剩下吴氏、周氏两妇人。不过,种地的命贱,几个孕妇还是要做些轻活,不可能真正休息。开荒的速度很慢,石头很急,这地一定要在秋播前平整好,否则明年有大麻烦。

    老仙依旧到通远市摆卦摊,孙家人一致认为那是福地,赚钱虽然不多,但能给家里带来福气。一个人不好做饭,王家少主柔中,每天让婢女三娘送两碗饭。天气好的时候,老仙的任务是守槐树待憨子、聊天;天气不好的时候到大宅里睡觉,现在宅子里没人,孬蛋每天回村子睡觉。

    老仙的卦摊绝对是风水宝地,是洛阳消息最灵通的地方。聊天的主题依旧是李勣大战薛延陀,太子承乾大战魏王泰。这个时代消息传的慢,孬蛋这批人回来后,洛阳人才了解到具体细节。其实,经过这些士卒的传播,消息更加混乱,没人说得清真实的战况。

    “你们听说没有?魏王泰现在得势,前途远大;太子承乾失德,可能要出问题。朝廷的高官议论纷纷,暗地里都投靠魏王。”

    “你这是哪年的老消息,我听说皇帝任命魏征大人为太子太傅,那些高官又巴巴地围着太子转。这群高官啊,跟咱一样,都是势利眼。”

    “你可别乱说,小心隔墙有耳。”

    “怕啥,孬蛋县尉是咱通远市的人,还能来抓我?是吧老仙”

    众人大笑:

    “估计孬蛋县尉会提前通风报信,让你有逃跑的机会。不过你这老胳膊老腿还跑得动?”

    众人经常看到孙孬蛋威风凛凛地带领衙役巡逻,一脸的羡慕。孬蛋的官气还没长出来,凡是通远市的人,只要脸熟,一定停下来招呼。谁家有什么麻烦找县衙,总是很热心。不知道为什么,同僚对这个异类总是很客气,很久以后孬蛋才明白,原来自己狗仗人势,开玩笑,李勣的亲兵谁敢惹。孬蛋从孤儿越级为官,很满意自己的成就,还没有乱七八糟的利益为难同僚。

    有不好的消息传来,谷、泾、徐、戴、虢五州爆发瘟疫。虢州就是弘农,老杨家在陕县,以前也属于弘农。老杨夫妇老树发芽开新花,摆脱饥饿与颠破流离,两口子身体恢复,周氏怀孕。老杨听说老家爆发瘟疫,很庆幸自己的选择。守着百亩薄地,还要服劳役,累死也不可能喂饱一家三口。要是碰上瘟疫,全家注定遭殃。孙石头听说周氏怀孕,拍着胸脯延续老仙的说法,一定会让杨家、陈家单独成户,让老陈向老杨学习,再努力个娃。

    王掌柜与柔中听到瘟疫的消息,很担心怀孕的王莹,更加担心肚子里的未来。一家人合计,店铺由柔中负责,王掌柜自己带着妻儿,搬到孙圪垱村。万一瘟疫传来,村子里总是安全一些。王莹不放心,给婢女三娘定了很多新规矩。

    雨季一过,石头有些着急,快到秋收、播种季节,荒地还没开垦多少,家里的妇人身子越来越沉,只能干轻活。幸好家里还有些钱,又有孬蛋的俸禄支撑,现在的状况下,只能花钱请人。几十号人忙碌一个多月,才将剩余的荒地处理好。

    来聊天的老头又多了几个,纷纷夸老仙有福气。老仙心想这算有福气?现在的孙家,算卦的老仙,社会地位还没面馆小老板高,整天雨淋日晒,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头。

    秋收季节,老仙、孬蛋都回到村子干活,连王掌柜夫妇也加入收割大军。四百亩地收了六百石粟米,平均亩产差不多一石半,不算差。紧接着就是秋播,种冬小麦,前后差不多两个月才忙完。一年一定要保持两季,除了提高产量,更重要的是规避灾害风险,万一那个季节歉收或者绝收,还有一季能保证有粮食,全家不会饿死。所以孙家打算将地分开,两圃轮耕。最后收青菜,萝卜、白菜、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