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繁体版

第十九章 少年生意梦(上)

    结婚后,王柔中正式上岗做少掌柜。未来的家主一定是王莹,所以王老掌柜带着小夫妻两人,传授经商的道理。小两口全面学习各有侧重,王柔中主外做生意,王莹管账、管钱、管家。老两口再三叮嘱王莹,无论如何都要做好家主,看好家产,将孩子培养成人;等孩子接任家主后,自己才能去享福。怎么做个合格家主呢?管住钱,管住生意的大方向。暂时不需要接手具体的生意,以后有精力的话可以直接插手,没精力交给柔中去管。

    结婚后,王莹感觉自己再也不像以前,可以去听才子佳人,首先要传宗接代生小孩,其次要接手家族生意。要做到这些,不得不跟父亲学习。无奈天赋有限,王莹不熟悉生意,想要上手需要很长时间,不会少于柔中做伙计的时间。算账更慢,算数速度不知道比王掌柜慢多少,更不要说与柔中比。

    王掌柜每天早上要检查账本,所以每天晚上必须整理好一天的账。王莹每天熬到深夜也算不清楚,实在想睡觉,只好找柔中帮忙。对于柔中来讲,业务娴熟记性好,每天生意没多少,每笔交易都记在脑子里,所以与王莹聊天的同时,很快就能完成作业。睡觉前,王莹总要发誓,第二天一定要自己独立完成,柔中总是出言鼓励。一直到怀孕,王莹也没能做到自己的誓言,对生意倒是了解了很多,大体知道每天的流水,货物的销售量等。

    王莹觉得,算账也不难,要是有足够的时间,自己一定能算清楚,起码柔中算的正确与否,自己还是能看出来。一个家主应该管什么呢?当然是家族大事,日复一日的琐碎事,卖货、买货,接待客商、客人,伙计就可以做好,不需要自己出手。什么是大事呢?没等王莹还想清楚,就不得不搬到孙圪垱去住,还是孩子要紧,没有孩子一切都是空。

    老掌柜也清楚女儿的水平,知道账都是柔中执笔,但不能说破,否则会影响小夫妻的关系,只能是每天督促,用时间来解决。不就是那点破生意,还能多难?经过两个月观察,王老掌柜放心地退居二线,除了每天早上检查账目,再也不多说什么,任由小两口折腾。

    休闲的王掌柜也莅临大槐树,参与老头子的活动。老头们很高兴,纷纷打趣道:

    “我说王掌柜,终于想明白了,那点破生意有什么好计较?你也明白,运气来了谁都挡不住,没有运气,急也没用。”

    “是啊,费脑子的事让年轻人去做,乘凉、聊天不舒服吗?”

    夏天天热,大槐树下很凉快,不时有微风吹过,比家里舒服。夕阳西下的时候,太阳照射过来,没了大槐树的树荫,很热很难受。所以聊天一般从朝食开始,到餔食结束。老仙不同,餔食以后,里坊的高墙挡住下午的太阳,卦摊变的凉爽。

    隋末、唐初,经过几次乱战,一百二十多万人口的洛阳遭到重创,残存的人口不到五万。经过二十多年恢复,也才二十多万人。洛阳是漕运中心,也是贸易中心,随着大唐人口的恢复,四方部落的归附,洛阳的繁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日赛过一日。商贾清楚这种变化,每年赚的钱都比上一年多,聊天的老头都归功于年轻人的才干与运气。王掌柜也一样,自从王柔中来做伙计,一天胜似一天,所以认为自己有眼光、有福气,王柔中很能干:

    “是啊,自从柔中来了以后,我这生意红火的不敢相信,还是柔中能干啊,我们都老了。”

    王老掌柜一直想着传宗接代,并没有太多的心思在生意上,认为自己这一辈子可以了,能从战乱中、灾害中活过来,算是有福之人,以后的生意是后辈的,与自己无关。王柔中的想法不太一样,与几个兄弟的想法类似。几年时间,从卖苦力的穷光蛋,跃升为有家、有口、有财产的人,意气风发、心怀大志,整天琢磨,怎么把生意做大、做强。

    孙柔中发现,通远市的生意怎么都比不过河南的丰都市,不是一个数量级。自己的生意扩大一倍,人家的生意就是好几倍,差距越来越大。柔中再仔细研究,发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达官贵人大多住在河南,不会来河北的通远市购物。不知道为什么,外来的大客商也聚集在丰都市,只有那些丰都市看不上,人多量不大的小鱼小虾,才愿意到通远市交易。通远市看起来很繁华,流水没多少。怎么办呢,将店铺迁到丰都市?不是没有可能性,但本钱太少,至少目前可能性不大。

    柔中很认真地与客商沟通,来这里交易的客人、行商,除了附近的人,其他都是外地贪便宜的小商贾,不乏来自西域、倭国、高丽的小商人。既然这样,可以从调料开始,试试·身手。

    这里的调料来自五湖四海,柔中特意请老仙、小豕两个大厨前来分辨,把调料分成三个品级,品相、味道都好的为上品,品相不好、味道尚可的为中品,都不好的为下品。再有行商送货,柔中亲自出手帮他们分类,只采购中品与下品,上品让他们到其它店铺,或者到丰都市卖高价。

    行商不傻,售卖之前已经分类,柔中进一步细分,进货价降低。到了王家店铺,货物分成两档售卖,上品、中品,价格比以前低不少。这样做了一段时间,生意果然好转。不过,这是抢了通远市同行的生意,王家可以这样做,其他商贾也能这样做,最后的结局,大家都没得到好处。因为竞争,王柔中成了通远市的敌人,连老头子们都笑呵呵地骂王掌柜,而王掌柜同样笑呵呵地骂回去。过了好长时间,众商贾才淡忘这次小商战。

    为了显示专业,王柔中将店铺一分为二,一边卖香料,一边卖调料,招牌也改为千里香、香千里。香料、调料真正赚大钱的是加工,王家店铺没有工坊,所以利润很薄。柔中琢磨着怎么把工坊建起来,王掌柜告诉柔中:

    “不要着急,你这种薄利多销的手法失败,暂时不要再折腾,等机会吧,先把流水做大,等到咱王家实力再进一步,再考虑请工匠不迟,现在搞的话,只会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