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极苍生:凌空之远
繁体版

十五、试探

    皇帝祭祀天地祖先,又迎来送往京城的皇亲们,过完年节礼数,已是正月初五。

    虽说这日早朝起复,但朝会上倒也没什么大臣说话。许是众人都觉着年节尚未过完,便也都懒怠着罢?

    午后时分,皇帝由小石陪着来到政书房,却发现桌上堆了不少奏折,掌印太监江瑾正在里面打理。

    “怎么这般多?”皇帝有些惊讶。毕竟,如果真有什么大事,早朝为何无人出声?即便大臣不说,江瑾也一早便会禀明。

    只听江瑾苦笑一声,回道:“回陛下,这些都是言官上的折子。倒不是什么急事。这几天陛下忙着,奴才便没去烦您。”

    见他啰嗦了好几句也没谈正题,皇帝便知道这些折子里肯定是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于是他也不问了,兀自拣了一封先看了起来。

    读罢,皇帝不禁有了几分薄怒:“呵……迂腐。”

    江瑾和小石十分默契地不敢开口相劝。

    皇帝连着看了两三个折子,全是在说同一件事。

    江瑾只怕他暴怒,甚至还装作在整理书案,稍稍躲得远了一些。

    哪知沉默片刻后,年轻的皇帝却突然笑了出来,说:“也罢了。若都是这种小事,倒还容易了。小石,研墨。”

    趁着小石研墨的功夫,江瑾也上前帮忙铺好了纸张,皇帝只略想了想,便开始在纸上刷刷点点写了起来。过不多时,一篇文便成了。

    “江瑾,加朕的私印,然后先送到内阁去,再送去都察院。”

    “是。”

    “没什么别的事儿,朕就先走了。”

    “恭送皇上。”

    皇帝带着小石一阵风似的走了,只留下了跪送的江瑾。

    江瑾确实仍沉浸在惊讶之中。

    这是他伺候的第三位皇帝了。第一位是同宣帝,那位皇帝是听不得一丁点指摘的言辞,即便表面上不动声色,也会默默记下,留着日后处置;第二位是骧隆帝,这位皇帝的性子要软弱许多,但对于指责他的奏折,他要么干脆不看,要么便是看后耿耿于怀,苦苦思索出一个解释,来证明自己并没有做错。

    平心而论,无论是谁,遇到别人直斥自己过失的,都会不舒服吧?可像兴禛帝这样,虽然也会生气,但却能如此快速地恢复理智,并四两拨千斤地解决,他还真是第一次见。

    更何况,这次言官们的大规模上书指责,也实在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事情的起因是大年初一那日,皇帝起床晚了,误了祭祀的旧例时辰。虽说皇帝后来另选了吉时补全了礼数,可言官们仍旧不依不饶。轻的是说皇帝不守规矩,不能严于律己;重的便说他狂妄,藐视祖宗之法,不敬天地诸神,若来年有什么天灾,便全都该怪在皇帝头上;甚至还有人胆大包天,说兴禛帝不配做皇帝云云。

    谁要是敢拿这话说同宣帝,只怕迟早是要人头落地的。

    而兴禛帝则是笑了两声,写下了一篇文从字顺又略有文采的私诏。他承认了自己的错处,而且解释了起晚的原因——除夕私访。随后,讲了些自己私访的见闻与心得,算得上是诚恳而有见地。当然,他并非一味退让,还斥责了一些奏折中的言论是“不问苍生问鬼神”,可谓言之有据、不卑不亢。

    江瑾加印后收好了这封私诏,准备先去内阁。

    兴禛帝即位一年多来,官员中出了不少事,但都被他一一化解了。而在所有官员中,唯一不曾与皇帝过招的,就只剩这些言官们了。

    江瑾十分清楚,这些言官倒也不是存心要无事生非,而是想借机探探这位年轻皇帝的底。待这封私诏送到,他们便会知道,新帝虽是讲道理的,却也不好欺负。

    离开政书房,皇帝想去梅园转转,路上路过慈寿宫时,还顺便去给太后请了个安。

    梅园中积雪未消,午后的暖阳照在雪面上十分亮堂耀眼,也映衬得红梅花美艳动人。

    皇帝身边没带别的人,只有小石一个跟着。

    “考考你。”皇帝突然起了玩儿心,对小石道,“吟一句咏叹梅花的诗。”

    小石愣了一瞬,却很快反应过来,拿腔拿调地吟诵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还会别的吗?”

    小石苦苦思索了一阵,磕磕绊绊念道:“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唯有春风……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皇帝显然是没想到他还能念出第二首,不禁抚掌叹道:“可以啊小石,没少下功夫。”

    “嘿嘿,”小石笑道,“主子都发话了,我哪敢偷懒?”

    “那朕要是再让你背一首呢?”

    “还背啊?”小石立即苦了张脸,“主子饶了奴才吧!”

    皇帝似乎心情不错,便道:“罢了罢了,知道你在用功便好。”

    他拉过小石,认真说道:“你可得好好学着些,江瑾年纪大了,再过些年,便要回去养老。朕最信得过的还是你。”

    “奴才明白,主子交代的事,小石都会尽心尽力。”

    年轻的皇帝笑着挑了挑眉,随后便继续赏花了。

    一阵风拂过,带来了一阵梅花幽香。

    臻邺不禁叹道:“还真是‘为有暗香来’,古人诚不欺我。”

    此时,二人身后一个男声传来:“如此良辰美景,若有佳人共赏共度,岂不更好?”

    这声音臻邺再熟悉不过了,即便是许久不见,他也立即便听了出来。

    “哥!”他回过身去,果然看见了穿着亲王服制的兄长走了过来。

    “参见皇上。”晟王依制见礼。

    “免了免了。”臻邺十分高兴,“何时到的,也没遣人通传?”

    臻溯同样十分欢欣,只是他一向都更自持一些,便只抿嘴笑了笑,答道:“我入了京就直接进宫了,遣人通传只怕也不会更快。”

    “见过太后了吗?”

    “见过了。我刚才就是来给太后请安的,听她说你前脚刚走,我便猜你是来了梅园。”

    臻邺笑容满面,拉着哥哥便往园中赏雪赏梅的观梅楼去,顺便吩咐小石道:“你去传些晟王喜欢的膳食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