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狗人间
繁体版

第4章 碎片(中)

    问话实录贰

    审问人:朔州刺史马维忠

    受审人:工部营缮司主事沈敬唐

    时间:九月十九日申正

    问:沈主事,你何时到朔州供职?

    答:回刺史大人,下官五年前任工部员外郎,奉皇命来朔州,负责城防修缮事宜,后又负责兴建王府,因任事勤勉,升主事至今。今年春天,奉王爷命督造彩凤山白衣庵。

    问:今日忠毅王彩凤山进香,遭遇贼人刺杀,你可知晓?

    答:回大人,天黑前军队护送王爷进城,才听说发生了刺杀的事,至于细节,下官并不知道。

    问:好吧,既然不知,这刺杀的罪名就不与你相干。你只把白衣庵竣工前后事项细细说来,在王爷面前本官也好为你剖白。

    答:谢马大人。白衣庵前后共四进,三殿两楼二十八房,工程量并不甚大。只是工期十分紧张。自今年三月十六受了王爷谕令,一边勘察彩凤山地形地貌,设计图形,一边征调民夫采集搬运砖石木料。六月十五日举行了正殿上梁仪式,至七月初土木建筑基本完成,开始内部油漆彩绘和各项家具器物布置。整体完工在八月底。

    问:花费多少?

    答:王爷拨银6万两,实际支出七万九千六百一十八两。

    问:征调民夫多少?

    答:回大人,朔州原本是三国交兵之地,人烟稀少,虽在王爷治下百姓有所生息,要改变地广人稀的局面仍远非三年五载之功。所以下官刻意节约民力,应征徭役五百人,实征三百九十人。土木建筑结束后,征召建庵的木工、泥塑、彩绘匠人十分艰难。本地匠人稀少,应征八十人,实际只有五十七人,只好日夜赶工。所幸上下努力,不曾误了期限。

    问:得银多少?

    答:修建工程向来是衙门支付材料、人工、器具种种款项,银子只是花出去,并没有赚来的道路。大人所言卑职不知所以。

    问:也罢。施工可还顺利?是否有死走逃亡之事?

    答:托王爷福荫,只有七月初一名工匠坠崖,此外一切还算顺利。

    问:工匠何时遣散?

    答:八月底开始陆续遣散,只留有三十名工匠,一是防备庵里修补,二是演习佛乐帮庵里准备开光大典。

    问:工匠归何人统领?此人身在何处?

    答:归令史叶铭统领。此人十八日在庵内做了最后查验,今日回避王爷车架,并未前往彩凤山,想是在家歇息。

    问:兴建白衣庵你全程督办,其中就没发现什么古怪?

    答:大人说的哪里话来。下官只知道一心做好王爷交代的差事,全程都有据可查,哪里有什么古怪?想是有小人进谗言,让大人心生误会。若是叶铭出了什么岔子,我回去必定严加盘查,务求铁证如山,必不敢随意冤枉了他。

    问:哈哈哈,好个嘴尖皮厚的沈敬唐。来人,拖下去杖刑二十!

    答:马大人!下官有何错漏就请明言,何必动粗?

    问:留着你这颗狗头是要听你说实话的,事到如今还心存侥幸,简直该死!给我拖下去打!

    问:你可知本官为何打你?

    答:打我心存侥幸。

    问:你这些年官场还没白混。要我说你的错漏,我不能白说,每打你一次,就说你一条。你听清楚了,在征调民夫期间,你勾结附近州县衙门差役,勒索当地百姓。凡不愿服役者,都要向你交纳银钱。不到一月时间,共勒索白银万两有余,你自分了三千两,差家人送往原籍,可有此事?

    答:有。

    问:你不回话,是不是需要本官再说你一条?

    答:我说我说。建白衣庵过程中虚支款项,贪污二万七千两,我分一万五千两,其余分给各令史。

    问:记下来。还有什么?

    答:还有,留下的工匠八月底两伙殴斗,七人死亡二人失踪,唯恐王爷怪罪,只拉人补上,未曾上报。

    问:记下来。还有什么?

    答:没了。

    问:真没了?来,抽十鞭!

    问:再说你一条。今日白衣庵内,留下的三十个匠人,全数是贼匪冒充,竟然连个错漏的都没有。你如何解释?

    答:实在不知道,需问叶铭。

    问:那叶铭昨天已连夜出城,至今不见踪影。你道无人对质就审不得你么?

    答:确是不知。

    问:来人,上夹棍!

    问:已搜得留下匠人名册,经核查,三十人中有二十二人查无此人,身份俱是编造。另八人更已确认,是西周潜伏在朔州城的密探。这些贼子在你手下先后潜藏一月有余,你以为不知二字就能交代?

    答:冤枉。

    问:准备烙刑。

    问:招不招?

    答:冤枉。

    问:沈敬唐,你勾结西周谋刺王爷,已是满门抄斩的大罪。本官就是打碎了你也无人说话。不过你家人并无死罪,如此株连实在可怜。这事通了天,丢了王爷脸面,也不利边境稳定。只要你招了,本官即以贪腐的罪名斩你,其余不问,你家人就可得以保全。如何?

    答:招。

    问:可敢翻供?

    答:家人为质,不敢。

    问:你来朔州后,早已被西周收买成为间谍。你利用修建白衣庵的机会,亲手组织刺杀王爷,三十名刺客都是你的属下。事败后他们已经潜逃西周,只剩下你不及逃走。以上情况是否属实?

    答:这等背国弃家的言语,真真实在不敢啊!大人别打,我有一隐情,换命如何?

    问:什么隐情?

    答:白衣庵,西厢……

    问:来人!堵了嘴,再打八十杖!

    问:死了?重新整理口供,谁说死人不能画押?

    问话实录叁

    审问人:侍卫统领童冠山

    受审人:女尼智性

    时间:九月二十日卯初

    问:你可知道这间屋子为什么没有窗户?不用你回答,我告诉你,关上了门,这就不再是人间。你是小鬼我是阎王。我问你的话,不能不答,不能不知道,不能撒谎。我就当你听清楚了。你叫什么?

    答:智性。

    问:多大?

    答:十五岁。

    问:当尼姑多少年了?

    答:九个月零十一天。

    问:为什么去当尼姑?

    答:家乡遭了灾,出去逃难,爹娘路上走散了。我流落到静心庵,得师傅收留,就作了尼姑。

    问:你都会念什么经?

    答:我入佛门日短,只会一部心经。

    问:凭这点道行怎么还带你来朔州?

    答:我会打水扫地、捏肩捶腿,师傅离不开我。

    问:今天殿内的那帮秃驴是些什么人?

    答:我猜是王爷得罪过的人。

    问:他们从哪来的?

    答:我猜是朔州附近的村镇来的。

    问:他们在庵里多久了?

    答:我猜最少有一个月了,我们是一个月前来的,那时候他们就在了。

    问:谁指使他们来刺杀王爷?

    答:我猜……

    问:你猜个屁你猜,你当过元宵节打灯谜吗?

    答:将军问话不敢不答,这些问题有些艰难了,师傅没教过,只能靠猜了。

    问:有趣的小尼姑。你倒猜猜,小鬼去薅阎王爷的胡子,阎王爷生不生气?

    答:平常的小鬼自然是找死,但那小鬼若是阎王爷的妻子、女儿,那也算不得什么。

    问:到了这里,你一只脚已经踏进鬼门关了。要去给阎王爷当媳妇,也不急在这一时。你深更半夜不睡觉,在山上瞎溜达什么?

    答:上茅房。

    问:我再给你一次机会。

    答:将军,你说我可还有些姿色吗?以前有头发的时候,乡亲们都说我是个美人坯子,没满十四就有媒婆上门提亲了。现在我长大了,能嫁人了,只是穿了海青,看不出来。不信,我脱了给你看。

    问:停停停停停!我没那么下作!你只管说实话,我不为难你就是。衣服穿好!你这是要干什么?

    答:我……怕。将军,你收了我吧,叠被铺床暖被窝,要不就挑水帮厨端尿盆,干什么都行,就是别让我再回那老尼姑身边了,我是真的怕。

    问:你不怕阎王,倒怕尼姑,也真稀奇。怕什么?说来听听。

    答:那老尼姑……吃人。

    问:哦?她吃谁了?

    答:智空师姐给她吃了。下边一定是要吃我了。

    问:你还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答:将军,我没发神经。之前在净心庵时,想是有佛祖镇着,老尼姑恶行不显,虽然管我们严了些,仍是个慈悲师长。这次北上路途中,她就变了……不是变了,人前她还是那个慈悲的师长,可人后……

    问:你别怕,喝口水不喝?慢慢说,说清楚。

    答:来朔州路上,记得那天是七月初二,我们在一个小村客栈投宿。师傅说要静心念经,不许打扰,打发我去和众师姐闲话。天将黑时,忽然下起雨来。我想起下午刚替老尼姑洗的海青还晾在院里,急忙跑去收了,送去她房间。远看着房里没点灯,想着老尼姑可能是在坐禅,就轻手轻脚走过去,打算放下海青就出来。不想刚推开门……刚推开门……

    问:就看见一只青面獠牙的老鬼?

    答:不不不,我什么都没看到。只有老尼姑站在桌旁,向我微微一笑,慢悠悠地说,徒儿你怎么来了?我说外面下雨,替师傅收了海青。于是轻轻放在桌上,倒退出去,慢慢关了房门,跑出院子,寻了平日要好的师姐,拉着她的手,才自己发现浑身抖个不停,话也说不出,后背的衣衫都被冷汗浸透了。

    问:啥?为啥啊?

    答:一推门,满屋子血腥气冲得我差点呕吐出来。在那一瞬间我脑子里就一个念头,这屋里刚杀了人!

    问:又是你猜的?

    答:第二天老尼姑就说一路劳乏,要在那小店里休整几天。我留心各房转了转,发现智空师姐不见了。老尼姑说是一早派她出去采买香烛。我越想越不对劲,一个小村子能有什么好香烛?那些劣等货老尼姑平常看都不看一眼,这次怎么巴巴的专门派人去买?果然智空再没回来,她定是给老尼姑吃啦……一个大活人,怎么就一下子不见了?她定是给老尼姑吃啦……

    问:别哭别哭,来人,打开门透透气。后来呢?

    答:后来老尼姑跟陪同的陆彦丞长史报了走失人口,略耽搁了三五天,搜寻不到,就启程上路了。连着好多天,我都怕得要命,偷偷打量老尼姑,总是跟往日一样不咸不淡的脸,看不出什么。要不是后来那两件古怪事,我都要怀疑是不是我自己发了噩梦了。

    问:什么古怪事?

    答:快要入境朔州的时候,忽然多了辆马车,不远不近吊在队尾。晚饭的时候,老尼姑跟大家说,今天又新收了个徒弟,因想成全智空师姐远赴边境弘扬佛法的功德,所以给这个新徒弟也赐名智空。只是这个徒弟得了重病,见不得风,只好带了一同上路,吩咐大家不可打扰。这个后来的智空师姐,怕是什么山精树怪变的,怕见光。总共我只见过三次。第一次是抵达白衣庵进山门的时候,她戴着僧帽,棉布裹着头脸,穿着肥大海青,连长什么样子都没看清。后来就住在西禅房,自己一间,再没碰过面。我就知道,快要大祸临头了,只盼庵里的观音菩萨,能镇住这两个妖精。直到开光大典那天,她又出现了,跪在最后跟着念经。后来正殿里出了事儿,一乱的工夫,她就不见了。

    问:这是昨天上午的事了。你见过那后来的智空两次了,还有一次是什么时候?

    答:出了白天的事,我就料定跟这两个妖精有关系,只怕他们白天见了血腥,到黑夜现了原形,又来吃人。吓得睡不着,只在榻上翻来覆去地烙饼。约莫亥初前后,听见院子里隐约有了响动,定是那妖精来吃我了。既躲不掉,我就跟他们拼了。我摸起木枕头,躲在了门后,从门缝向外偷看,原来是智和、智光两位师姐,抬着个东西往后山去。她们抬的东西似乎十分沉重,二人走的很慢。那一瞬间我就料定了,她俩也是妖精,不然这半夜,怎么会做这样鬼鬼祟祟的勾当?既是妖精,早晚就要来吃我的,我就跟她们拼了。我远远跟在后面,见他们进了藏经阁,就扒在窗边偷看。她俩把那东西装进了一口大箱子,然后往里边撒石灰,摆弄了许久,才转身出来。莫非是这群妖精藏了什么宝贝?等他们走远了,我悄悄进了藏经阁。那两个妖精也是粗心,脚上沾了石灰,让我很容易就找到了那口箱子……

    问:里边是个人吧?撒石灰说明已经死了。这没什么,像我们上战场,在死人堆里打滚儿是常事儿。你不要怕,简单点说,你看到的是谁?

    答:是……是后来的智空……她浑身是血,死得开肠破肚,明显是被挖了心肝。老尼姑这妖精恶得太邪乎,怎么连妖精也吃?我凭手里的木枕头,怕是拼她不过,只好躲避躲避。我盖好箱子,出了藏经阁,翻后墙逃出白衣庵。山里黑呀,月光在林子里一点都透不进来。我本来是怕的,可想想,我身后有个吃人的妖精守在庵里,也就不怎么怕了,就是一股劲儿往前走。后来就让你抓到这来了。

    问:好了好了,后边的事我都知道了。你可知道那老妖精还有什么隐秘?

    答:将军,你收了我吧,我不想被她吃了心肝。

    问:我不能放你,预备王爷问话。你有什么要求可以提……让我收了你就不用说了,我对尼姑没兴趣。别的还有什么,都可以说。

    答:帮我找个院子,没有人的。我想晒太阳。